第一图书网

我的爷爷任弼时

任继宁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任继宁  

页数:

319  

字数:

3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任弼时同志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他旗帜鲜明地同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进行坚决斗争。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走上中央领导岗位。大革命失败后,他积极主张开展土地革命,努力纠正党内的盲动主义错误,特别是与毛泽东等同志一起,积极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初期,他受党中央委托,前往共产国际介绍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对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克服王明右倾错误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任弼时同志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参与制定党的重大决策,成为毛泽东同志的得力助手。他在筹备党的七大,领导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参与起草党的历史决议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任弼时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任弼时同志是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28年,他曾负责修定党的第一份军事工作纲领。1934年,他率领红六军团西征,与贺龙同志领导的红二军团共同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成功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任弼时同志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创建人。长征途中,他与朱德、刘伯承、贺龙、关向应、徐向前等同志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为胜利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与朱德、彭德怀等同志奔赴山西抗战前线,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敌后抗日新局面。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起转战陕北,参与了中央的许多重大决策。他还认真了解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情况,及时纠正土改中出现的“左”的错误,调动广大翻身农民积极投身人民解放战争。   任弼时同志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大革命时期,他连任两届团中央总书记,为党的青年工作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五卅运动中,他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团组织,将大批团员输送给党,壮大了党的队伍。他十分重视团的建设,反复强调团组织必须以工农劳动青年为主体,坚决接受党的领导,成为无产阶级的青年群众组织和党最有力的助手。全国胜利前夕,他倡议并领导重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选为团中央名誉主席。任弼时同志积极培养和教育青年干部,是广大青年的良师益友。   任弼时同志勤于思索,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他在党内较早提出“必须按中国实际情形去解释我们的理论”,“ 不应做一个不顾环境的模仿主义者”。他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例如: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要建立经常的健全的系统的政治工作:革命的目的是为着建设,而建设的根本,就是发展经济,共产党人如果只晓得用战争和暴力来推翻旧的制度和统治,而不善于建设新的丰衣足食的幸福快乐的社会,那我们也是不会胜利的;共产党员要增强群众观念,在一切工作中。都要从照顾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照顾群众的经验出发,从依靠群众的力量出发:全党同志要做好从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的思想准备,必须懂得建设需要经验,需要科学知识,要争取大批知识分子为新民主主义建设服务,建设新中国需要经历艰苦的路程,它比战争还要复杂,作为即将执政的党,更要注意党的建设,等等。这些思想和观点,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任弼时同志具有崇高的品德,是一位模范的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坚持原则,服从真理,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待人诚恳,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敢于坚决斗争,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他头脑冷静,思维缜密,作风实在,工作细致,善于正确解决复杂的重大问题。他长期抱病担任繁重的工作,病重期间仍要求自己“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他的这种精神,被大家形象地誉为“骆驼精神”。任弼时同志去世后,党中央对他的这种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向他学习。 本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任弼时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让我们一同走近任弼时,一起来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导……

书籍目录

代序我的爷爷任弼时 第一章 爷爷任弼时  湖南新屋老家 第二章 少年学习激扬文字  爷爷初小生活  爷爷高小时代  就读长郡中学  五四运动启蒙  在外国语学社 第三章 少小留苏学习革命 第四章 在上海从事青年团工作  参与共青团“三大”的筹备  领导青年团参加“五卅运动”  参加中央军委  主持通过儿童运动决议案  赴会青年共产国际 第五章 在白区从事秘密工作  递交《政治意见书》  出席八七会议  返乡做暴动调查  正确认识党团关系  初入中央机关  改写《军事工作大纲》  起草《兵运策略》通告  首次狱中斗争  主持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  第二次狱中斗争  在武汉领导工作 第六章 进入苏区工作  反对敌军“围剿”  参与组织首次中华苏维埃“一大”  主持苏区后方工作  进入湘赣苏区  建设湘赣苏区 第七章 先遣率部西征“探路”  率部进入少数民族地区  突出敌军重围  首次团结胜利的会师  开展根据地土改斗争  重建红二军团政治工作  处理好苏区党政军关系  关注电讯工作 第八章 促使两个方面军并肩北上  进入黔大毕地区  第二次团结胜利的会师  说服张国焘坚决北上  第三次团结胜利的会师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出席洛川会议  在八路军总部 第九章 在共产国际工作  初到共产国际  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  主持中共代表团工作 第十章 返回延安参加书记处工作  创建中央办公厅  筹备中共“七大”  整顿边区财经工作  参与指导延安整风  整顿边区经济工作 第十一章 在中共“七大”前后  出席中共“七大”  参与决策进占东北  参与指导自卫战争  坚守延安的难忘岁月 第十二章 转战陕北  主动撤离延安  参与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参与指导战略反攻 第十三章 参与制定全国土改政策  关于土改中几个问题的报告  关于土改几个问题的报告  行军中的土改调查 第十四章 进驻西柏坡  要认真整顿党组织  抱病为党和人民工作  出席九月会议  注意党的各项政策教育 第十五章 胜利进入北平  悉心指导青年运动  同疾病做斗争  心系人民群众  欢庆人民共和国诞生 第十六章 最后的时刻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精神不朽英名永存我的一家 我的奶奶陈琮英  …… 我的父亲任远远我的妈妈娄惠平妹妹任继南我的名字——任继宁编后语总注释

章节摘录

书摘那时候,年轻的苏维埃对抗着来自世界上各种敌对势力的禁锢和挑战。在通往苏俄的道路上,时常还有中国军阀,日军、沙俄白匪的盘查。 到达海参崴后,正值冰天雪地,城市又闹鼠疫。大家住进了一个小旅馆。爷爷任弼时感冒了,正在发烧。虽然他们一行已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代表伊凡诺夫取得了联系,但是他们还必须经过日军和白匪控制的哨卡。如稍有不慎,还有被捕送回的危险。在过伊曼河检查站时,日军发现他正在发烧,怀疑他是鼠疫患者,即被扣下观察。这样,爷爷任弼时就和大家失散了。 几天之后,爷爷终于赶上了大家。大家这才得知,他被扣下之后,苏俄白匪和日本占领军都对他进行盘问。他遇事不慌,镇定自若。一口咬定是到俄国去谋生的。而且他在量体温的时候,又将体温表的水银球,悄悄的露在腋窝的外面,体温表量不到他的实际体温。这样,他闯过了这一关,赶上了大伙儿。大家都赞扬他的镇定和机智勇敢。队伍继续向莫斯科前进。 为了赶路,大家分为两路。萧劲光和刘少奇等坐船北上。爷爷任弼时和其他同学,则乘火车从西伯利亚驶往莫斯科。 没有暖气的车厢像冰窖一样的寒冷,烧柴火的列车走走停停,有时遭到土匪袭击列车,旅客们还得下车躲避流弹。 那时苏联红军供给非常困难,红军只能给赴苏的留学生们每人一个小枕头大小的黑面包。大家在通过贝加尔湖的时候,才凑了些钱,买了一点湖里的鲜鱼,用火烤熟,“改善了一次伙食”。 但不管环境多么艰苦,这些年轻的中国革命者到列宁故乡去学习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就这样,在历经两个多月,行程七千余里的艰苦旅程之后,他们终于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莫斯科。 尽管莫斯科寒风凛冽,但全城上下,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之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及赤色职工国际大会,都在召开的喜悦之中。 P19-20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二零零四年四月五十日,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我的爷爷任弼时诞辰一百周耳。   做为他惟一的孙子,我能够在他离开我们五十四年的今天,重新体验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卓越历程,实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愿大家和我一起,一同走近我的爷爷任弼时,一起来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导,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任继宁 2004年4月于北京


编辑推荐

任弼时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本书为《我的爷爷任弼时》丛书第一部《光辉的历程》,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任弼时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让我们一同走近任弼时,一起来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爷爷任弼时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书,不错的书啊!


帮朋友买的 据说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