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秘传李鸿章
2009-11
中国城市出版社
石斋
336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曾国藩的影响至大至深,这绝不是镇压太平天国一件事所能概括的。他对晚清的影响。更深远地表现在改革军事体制,倡导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等方面。而所有这些,在曾国藩看来,关键还是培养新型的人才,给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的血液。曾国藩说过。办大事以多得替手为第一要义,他一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寻找、发现、培养、提拔人才上。他的幕府是清代最大的幕府,几乎网罗了当时所有优秀的人才,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打开了新局面。 可以说,曾国藩的成功,并非他本人有多么超人的素质和能力,而是由于他最善于鉴别人才,驾驭人才。李鸿章是曾国藩着意培养的接班人。曾国藩没有李鸿章,他的事业就很难继续下去,他的影响也远远没有现在这样深远。而李鸿章如果没有曾国藩的发现、培养和扶持,更不可能走到清政府的最高层,主持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三十年之久。师徒二人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把事业推向了巅峰。对于今天来说,研究曾国藩和李鸿章师徒二人固然重要,而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教导之法,培育之方,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曾国藩秘传李鸿章》系列
前言第一篇 入局心法——真正的大赢家从不当看客 志气是事业的灵魂 找好自己的用武之地 “挺”字是事业的人门之诀 把危机变成良机 面对大事,敢迎难而上 力支危局,绝不能动摇第二篇 交际心法——选择怎样的朋友,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诚信是人生第一课 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借助强力站直腰 谦怀相待是人际的破门之术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撕破脸 坚决不用痞子手段第三篇 自强心法——危急之际,只有自己靠得住 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 先靠自己,别人才能变得可靠 苦心经营,天下无不可办之事 敌人的长处也要学 内心越是求强,外表越要和让 抓好自己的钱袋子第四篇 处世心法——既要站得稳,又要行得通 把自己和社会兼容起来 内方外圆,才能屈伸自如 不怕不能精明,就怕不会糊涂 众人皆醉,我也不能“独醒” 话不可说绝,势不可用尽 刚柔互用,张弛有道第五篇 为官心法——宦途如大海,谦谨定风波 尽忠是做官第一要招 “勤”字是护官之符,立命之根 少一分张扬,就多一分实惠 视公事须如己事 棘手之时,从“耐烦”痛下工夫 谨慎是宦海的定风宝珠,第六篇 应变心法——英雄举事,变化无方 不断调试人生轨迹 充分利用历史大势 紧紧抓住一个“机”字 不变可以应万变 不因小利小害而变 因循守旧者难成大事第七篇 鉴才心法——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打造自己的人才库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知人所长,也要知人所短 人才需要真心爱护 特殊时代需要特殊人才 一下子看透人的潜力第八篇 事上心法——倚人而起,要不露痕迹 少树敌,不结党 事关成败之时,敢于抗上 进退有度,适可而止 知道怎么说,更要知道说什么 权变事上,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求于上,有备而发第九篇 驭下心法——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感情的沟通最可靠 掌握用人攻心之术 引其所长,策其所短 讲道理也要讲实惠 不可因一人而坏风气 自己成功,也要让别人成功第十篇 反败心法——利用好失败这种宝贵资源 羽毛不丰,不可高飞 稳慎以图,自可万无一失 败而不馁,坚持就是胜利 小心大度,常存不自满之心 深思熟虑,谋定而后胜 心不能黑,但手要辣第十一篇 固权心法——让自己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 建立最牢固的权力框架 私利可弃,公利必争 把舵者必须稳住脚跟 薪火相传,保全后路 绝不能受制于人 尽量避免真刀相见第十二篇 避祸心法——晓得下塘,也要晓得上岸 祸从口出,首先要管住嘴巴 心有所畏,自不会有大祸临头 少贪少祸,不可有非分之想 功高不居,不能自择绝地 自剪羽翼,在波平浪静处上岸 培养种子,实力不可轻弃
第一篇 入局心法——真正的大赢家从不当看客 志气是事业的灵魂 曾国藩从芸芸众生中发现李鸿章,并将他培养成了自己事业的接班人。他之所以选中李鸿章,不外两点:一是志,二是才。志气和才华二者同时具备的人是很难得的,所以李鸿章出道不久,就引起了曾国藩的关注。 曾国藩的事业是自己打下的,但却是由李鸿章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没有李鸿章,曾国藩的势力和影响不会延续到清朝的灭亡,而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可能只是个普通幕僚或者是地方小吏,根本无法脱颖而出。 曾国藩是清代名臣,他出身平民,却建立了再造中兴的伟业。他被称为清代权力最大的汉人,虽然官位没有达到最高,但是却建立了一支直属于自己的武装,改变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汉人不掌兵权的局面,正是这支武装,挽救了大清王朝。不过,他的业绩还不限于此。他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西学东渐,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培养了几代人才,这些人才,主导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他的影响至深至远,近现代的著名人物,几乎全都受过他的启迪和影响。李鸿章这个主持晚清政局三十年之久的政坛巨子,正是曾国藩刻意培养的“种子”,继承并完成他的事业。 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就是立志,所以他将有“志”视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品质。他曾经对自己的弟弟们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曾国藩的志向是什么呢?他不止一次在给亲友的书信中表达过。他对好友刘蓉袒露胸襟,说吖卜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给弟弟的信中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由此可见,曾国藩继承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那就是不追求一身的荣辱,而是以国家的兴旺、人民的饱暖为奋斗的目标。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立志高远,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也是以有无志向作为取舍的标准。他教育子弟,更是以立志作为第一要义。志不立,无可成之事,没有了志向,一切都无从谈起。李鸿章之所以得到他的青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鸿章从小就怀有远大的志向。但是李鸿章的志向仅仅是“功名”,曾国藩则把他引入安邦定国、济世利民的正途上,把他的人格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县人,世称“李合肥”。先祖本姓许,后过继给李姓,才改姓李。他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在李家六兄弟中排行第二,后来人称“李二先生”。李家世代耕读为生,到了李鸿章的高祖时,才过上自耕自给的日子。和曾国藩的家族一样,李家也一直没有人考中功名。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考中进士,李家才成为当地的望族。 李鸿章年少的时候就怀有远大志向,他后来在家书中回忆说:“余弱冠时,曾填七律廿首以咏志,内有几句很是难忘,现抄于后,与弟共勉:人生唯有青春好,世事须防白首催。万里请缨终子少,千秋献策贾生推。”这首诗是他二十岁时写作,激励自己趁年轻力壮,奋发自强,既要学习请缨从戎的名将终军,也要学习名满天下的名臣贾谊。 终军是西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十八岁的时候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后来毅然请缨,在制止诸侯割据、抵御外族侵扰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终军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终军到南越后,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终于使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 贾谊是西汉著名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十八岁的时候就名闻郡中,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他当时年仅二十出头,在所有的博士中最为年轻,但是每次参议诏令,那些老先生不置可否,贾谊均能详尽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深得文帝赏识,升迁为太中大夫。他认为汉王朝建立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应当改正朔,易服色,更定律令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文帝认为贾谊很有才干,拟任为公卿,但因遭到周勃、灌婴等大臣的反对而作罢。他所作的《治安策》、《过秦论》等,不但是西汉鸿文,还是千古政论名篇。 年仅二十岁,李鸿章就把这两个历史名人当作自己的楷模,不能不说很有志气。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为了参加来年的乡试,离开故乡前往北京。李鸿章踌躇满志,一心想高榜得中,一举成名。在北上之时,李鸿章写下了《入都》诗十首以抒情怀,其中一首写道:“丈夫双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笑指卢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在诗中,他不但表达了科考夺魁的决心,也反映了自己留名史册,平乱封侯的宏图大志。他在给母亲的信中说:“男洵前有《人都》诗九首,中有如下语: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写罢观之,功名之心昭然若揭,然此实男之志也。”他毫不隐讳自己的为官求功名之心。 这首诗确切地反映了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和他的人生取向,也是他的诗作中传唱最广的。其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和曾国藩的“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鸿章来到北京的时候,刚刚二十出头,风华正茂。他发下了“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宏愿。所以到京不久,他就以“年家子”的身份投帖拜当时已经稍有名气的曾国藩为师。而曾国藩此时正在积极发现人才,培养一大批有志之士,为将来的事业做准备。 据李鸿章给母亲的家书中说,“前日各地应举文人,组织文社,于九条胡同三号,慕曾涤笙夫子之名,请渠出任社长,社规每月应交文三篇、诗八首。初次会试,男以诗文受知于曾夫子,因师事之,而朝夕过从,求义理经世之学”,说明李鸿章投人曾国藩的门下,并不是因为父亲和曾国藩是同年,而是因为曾国藩名气大,有号召力。而曾国藩之所以选中李鸿章,也是以“诗文受知”。曾国藩对他非常照顾,把他推荐给一个朋友教育其子女,李鸿章回忆说:“蒙曾夫子垂爱,荐馆于何仲高幕府。” 曾国藩对于“年家子”的名分并不看中,引起他的兴趣的,是李鸿章诗中的逼人志气和不俗的才华。曾国藩因此对他格外垂青。认真指导他学习经学和八股文技巧。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鸿章应顺天恩科乡试,考中了第48名举人。 第二年,李鸿章又参加了恩科会试。曾国藩是会试的同考官,也就是他的“座师”。可惜的是李鸿章没有考中。曾国藩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因为曾国藩自己也是考了三次才考中。而且还是三甲。曾国藩的许多好朋友,如刘蓉、罗泽南、左宗棠等,则是终身都无缘进士的尊称。经过一年多的调教,李鸿章的诗文已经大有长进,很受曾国藩的青睐。 此时李鸿章年轻气盛,一心想金榜题名,获得功名。曾国藩则借机对他进行了系统的教育。 这一年的夏天,曾国藩因为患肺病,在城南的报国寺静养,闲暇之时,就和门人弟子谈经论道。李鸿章几乎是每天都要来请教。这时,曾国藩对诗文很少教授,而是更多地传授“义理经世之学”。义理之学所强调的恰恰是“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正是曾国藩的得意之学。曾国藩认为“文章不是救时物”,只有经世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李鸿章的使命感,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提高自己的人生志向。跟着这样一位名师,李鸿章的人生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曾国藩不失时机地锻炼李鸿章的办事能力。此时曾国藩正在编辑《经史百家杂钞》,突破了桐城派宗师姚鼐《古文辞类纂》的局限,体现自己治学要讲求经世致用的宗旨,把文章与政事相结合,以探讨历代治乱兴衰的规律和经国治民的经验。他吩咐李鸿章帮助他进行编校,一方面考验李鸿章的能力,同时也使他在编选中学到里面的精华。果然,李鸿章受益匪浅,对曾国藩也更加佩服,在给父亲的信中说:“曾夫子近编《经史百家杂钞》一书。一日著述门,内分三类:为论著类、辞赋类、序跋类。二日告语门,内分四类: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哀祭类。三日记载门,内分四类:传志类、叙记类、典志类、杂记类。以上各类,凡经史之隽妙作品,包罗殆尽。评者以曾公编此书,胆气颇大。今由儿校正。一俟工竣,当付版制印。诸弟等可手执一部,为书斋之消遣品可耳。” 曾国藩编这部书,并非是为了学习诗文,而是为了学习治国的经验和智慧。在当时的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四种主要学问中,一般的读书人只关注前三种,曾国藩则不然,他向唐鉴请教的时候,最关注的则是经济之学,也就是安邦定国的实践之学。唐鉴告诉他,经济之学,不外读史。从此,曾国藩是史书不离手,每天都要精读几十页,他后来从政治国和用兵的学问,也确实是从史书上学来的。他编这本书,供自己学习之用,同时也用来教育子弟。他让李鸿章参与此事,也是想让他从中汲取历史上的智慧,为将来打下基础。这段时间里,李鸿章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这部书上。 在曾国藩所选的古文中,李鸿章最喜欢的有两篇:一篇是韩愈的《论佛骨表》,一篇是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他评价说:“余平生最喜读者,为韩愈《论佛骨表》,取气盛也。三弟可常常阅之,多阅数十篇,得神志。譬如饮食,但得一肴,适口充肠,正不求多品也。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言之非常痛快。余亦常读。”后来李鸿章进入曾国藩的幕府,主要负责起草奏章,深得曾国藩的喜欢,给他总结了一个“辣”字诀,可以说是从曾国藩的这部书中得到了精髓。
有人说这本书讲的是历史,也有人说这个历史没什么好学习的……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里吖有特别多的案例可学习,它教会了我怎样更好的与上级领导沟通,也教会了我怎样更好的培养下属,是一本让我一看就想看完的书箱,并不是一看就会睡着的书哟。
发货速递很快
该书很不错,例子与归纳较透彻,引人深思。
留心这本书很久了 今日得以细细品读 体会个中味道
不错的故事书 ,挺好的
不足的地方:书中引用的古文没有白话文的解释,有时比较难懂
有些章节文章内容和标题没啥关系,感觉像是胡诌的
好的地方:书中避祸之法写的还是不错的,印象最深的是慎言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还是很有感触的
书很好,不足之错,封面很旧都快破了
名字很怪,内容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