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五大诗人年谱合订辨正
2011-11
学苑出版社
肖伟韬
384
无
《元和五大诗人年谱合订辩证》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元和文学的文化精神与唐宋思想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为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元和五大诗人生存哲学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全书以韩愈生年大历三年(768)为始年,以白居易卒年会昌六年(846)为终年。每年之下,尽量以本人诗文、墓志、神道碑、行状、集序标明其经历或仕履;如阙或明显错讹,则以新、旧《唐书》本传、《资治通鉴》等相关史料,或本人最权威的年谱、前贤时俊的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肖伟韬
男,湖南人,文学博士。现为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宗教学研究》、《船山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已出版专著《白居易研究的反思与批判》、《自居易生存哲学本体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戊申
唐代宗大历四年(769) 己酉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庚戌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辛亥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壬子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癸丑
唐代宗大历九年(774)甲寅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 乙卯
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丙辰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戊午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 己未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庚申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壬戌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癸亥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甲子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乙丑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丙寅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丁卯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戊辰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己巳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庚午
……
唐代宗大历九年(774)甲寅 韩愈七岁,白居易三岁,刘禹锡三岁,柳宗元两岁。 韩愈《祭郑夫人文》云:“未龀一年,兄宦王官,提携负任,去洛居秦。”古人以“男八岁、女七岁而龀”,韩愈谓“未龀一年”,即指他七岁那年,随兄韩会离开河阳,来到西安。从本年到大历十二年,四年之间,韩愈随兄、嫂住在长安。由于早失怙恃,在幼年的韩愈眼里,长兄长嫂,如同父母一般。其时,韩愈的叔父韩云卿也在长安,任礼部郎中。韩氏叔侄,以其卓异的文学才能,在长安上层社会享有很高的声望,这给七八岁的韩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甫浞《韩文公墓志铭·序》载“先生七岁好学,言出成文”(《皇甫持正集》卷六),恰与之相合。 关于韩会,当时名望很著,时人多有谈及,对韩愈影响很深。据韩愈《考功员外卢君(东美)墓铭》云:“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会),以道德文章伏一世。其友四人,其一范阳卢君东美。少未出仕,皆在江淮间,天下大夫士谓之“四夔”,其义以为道可与古之夔皋者侔,故云尔。”(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六)具体四人,《旧唐书·崔造传》载云:“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其中尤以韩会名最大,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韩会与名辈号为‘四夔’,会为夔头,而善歌妙绝。”韩会与柳宗元父柳镇为挚友,这也是韩愈、柳宗元交好的重要原因,据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记“韩会”云:“韩会……善清言,有文章,名最高,然以故多谤,至起居郎(‘郎’为‘舍人’之误)。贬官,卒。”(《柳宗元集》卷十二) ……
肖伟韬所著的《元和五大诗人年谱合订辨正》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元和文学的文化精神与唐宋思想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为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元和五大诗人生存哲学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全书以韩愈生年大历三年(768)为始年,以白居易卒年会昌六年(846)为终年。每年之下,尽量以本人诗文、墓志、神道碑、行状、集序标明其经历或仕履;如阙或明显错讹,则以新、旧《唐书》本传、《资治通鉴》等相关史料,或本人最权威的年谱、前贤时俊的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无
还没有收到货呢,相比不错的
还行,就是简略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