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帝国传奇
2008-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承天
225
无
据说,哥伦布出海航行,是为了寻找他仰慕已久的契丹帝国,然而他并不知道,当时契丹帝国已经灭亡,甚至连契丹民族也消失得不知所踪了。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她有着青牛白马的美丽传说,有着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有着西进中亚的复国壮举,有着黯然引退的凄凉悲怆。她叱咤蒙古草原900年,她开疆辟壤纵横亚洲。她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写下了“亚洲历史上最为浓重的一笔”。当她以不辞而别的方式从人们的视野里神秘消失后,世界却记住了她的名字。直到13世纪,欧洲和阿拉伯人还把契丹(Cathay)当作中国的代名词;而至今俄文和拉丁文对中国或中国人的通称都是“契丹”(Китай)。 本书通过对契丹民族以及其建立的帝国的发展为线索,妙趣横生地介绍了在契丹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与故事,特别介绍了契丹民族西进之后在中亚的那段历史,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事件关系、政权关系梳理得一清二楚,令读者在轻松、幽默、欢快的氛围中探寻千年前的先人那一幕幕激荡人心的精彩画卷,体味中国历史的另一种风格。
序篇 追寻900年前远逝的契丹民族 第一章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契丹民族的来源之谜 ●木叶山下的青牛白马: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宋人别有用心的匈奴说:人种复杂的鲜卑余部 ●妖魔化的祖先:荒诞传说的另类解读 第二章 长城内外百花香——奠定北中国版图的草原新主 ●没有话语权的尴尬:一个被忽视和扭曲的政权 ●另一个北朝:北中国版图的奠定者 ●把长城圈进自家大院:草原与汉地正常交往的新途径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一国两制的成功尝试 ●五京并存:独出心裁的分都制度 ●四时捺钵:契丹皇帝的现场办公 ●把女权进行到底:女主浮沉的帝国政坛上部 没有耐性的代价——迟到500年的帝国开基 第三章 心急吃不着热豆腐——帝国建立前的漫漫长夜 ●一分为三:朝贡带来的意外后果 ●50年后重相聚:面目全非的契丹八部 ●一石三鸟:营州举义的意外收获 ●没有军权的遥辇氏可汗:躲在背后积蓄力量的迭剌人 ●无法承受的大帽子:被冠以唐王朝“隐形杀手”的契丹人 第四章 青牛妪,曾避路——奇女子催生枭雄 ●遥辇氏可汗的终结者:靠合法改选登上大位的阿保机 ●祸起萧墙:来自家族内部的汗位竞争者 ●以退为进:主动辞职的大可汗 ●剑指东北:冒进南下,争雄失败后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要草原还是要耕地——皇位之争背后的文化角逐 ●皇帝需要继续选举吗:没有法定继承制度的尴尬 ●为草原,更为揽权:以右手殉夫的皇太后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抛弃故国的皇太子 第六章 居间调停:契丹太宗的南下战术 ●与沙陀结盟:阿保机留下的宝贵遗产 ●奉上大礼:慷他人之慨的“老”儿子石敬瑭 ●称帝开封:契丹直接统治中原的唯一尝试中部 两个女人一台戏——从中兴到盛世的契丹帝国 第七章 从起点回到原点——挑战祖母权威的皇长孙 ●病急乱投医:被赶上皇位的耶律阮 ●横渡之约:祖孙对峙的戏剧化结局 ●祖陵了残生:被母爱扰乱心智的女英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拥立者抛弃的辽世宗 第八章 睡皇帝耶律璟——又一个病急乱投医的错误选择 ●镇压叛乱:即位十年间的唯一要务 ●千万不要撒酒疯:耶律璟留下的千古箴言 第九章 萧家有女初长成——鼎盛帝国背后的女掌门 ●景宗中兴之治:终于盼来个好皇帝 ●温良恭俭的北国“武则天”:政治婚姻带来的意外惊喜 ●有惊无险的权力交接:可以倚靠的汉官群体 ●雍熙北伐:拿绯闻当情报的北宋君臣 ●耻辱VS双赢:带有近代国家关系色彩的“澶渊之盟” ●萧家有本难念的经:让人寒心的娘家人 ●北国“小尧舜”:圣宗亲政后的全盛帝国下部 长堤蚁穴——从内部垮掉的帝国 第十章 庸主佞臣交相映——疲态尽显的老大帝国 ●两个女人斗法:旁人无法插手的家务事 ●崽卖爷田不心疼:连年征战虚耗国力的辽兴宗 ●家有一老,未必是宝:碌碌无为的长寿皇帝 ●悔不该,当年抛了赤金冠:不合情理的皇叔叛乱 ●失妻丧子:宠信乙辛的“好果子” 第十一章 没有赢家的“海上之盟”——轰然崩塌的帝国大厦 ●瑟瑟伤时悯直臣,燕云夕枕暗红尘:倒霉的才女,昏庸的丈夫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后悔终生的头鱼宴 ●尽敌而止:擅打心理战的女真人 ●孤注一掷的自救:短命的北辽政权 ●让人失望的趁火打劫:没有赢家的“海上之盟”余波帝国余绪——纵横中亚的喀喇契丹 第十二章 被自己人逼出的绝域远征——西走的大石林牙 ●君臣反目:200契丹勇士的最后远征 ●定都八剌沙衮:威震中亚的菊儿汗 ●摧毁塞尔柱帝国:耶律大石的巅峰绝唱 第十三章 宗教包容,多神共存——西辽立国的精神武器 ●盛也承天,败也承天: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女人们 ●好渔翁花剌子模:西辽与古尔王朝之争 ●引狼入室:摧毁帝国的乃蛮王子屈出律
第一章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契丹民族的来源之谜 木叶山下的青牛白马: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相传,夏朝人的始祖契,是其母吞食玄鸟卵而生。 相传,吐蕃人,是神猴与岩山魔女的后代。 相传,突厥人的君王阿史那,是母狼与匈奴人的儿子。
《契丹帝国》契丹族属东胡族系,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颇有建树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4世纪见于文献记载。
无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契丹帝国传奇”以及成套系列,是我一直以来就想看到的。我们站在大汉族的立场上,从小就把中原的中央王朝历史作为中国的正统历史。岳飞抗金,就是民族英雄。金庸的书中也把契丹和辽国写成侵略成性的异族。其实,辽和金难道不是中国吗?还有突厥、回鹘、柔然、匈奴、鲜卑等多个北方少数民族都为今天的中国的方方面面作出过重要贡献。没有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今天的中国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心目中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朝代,宋朝,别说南宋,就是北宋,它的疆域也实在小得可怜。南宋时,大半个北方都是金朝,你还能说它是异族?自欺欺人。因此,我认为,这些书应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传播,让更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懂一点。
china是契丹的音译还是秦的音译,向来有所争议,但是绝大部分学者倾向于后者.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如下:
china一词来源于古印度的cina一词,该词出现在古印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意指中国,摩诃婆罗多成书于公元3世纪到5世纪之间。此时的有没有契丹族名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契丹(如果有的话)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部落,根本没有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实力。更何况印度地处西南,如何能够得知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小部落?退一步讲,就算印度人消息灵通,但此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柔然等,哪里轮得到契丹。
综上,china一词词源为秦帝国国号。
另外,亚欧诸语中,确实有以契丹代称中国的词汇,如cathay,但此词于china、cin、cina、sino、sina无关。
但是契丹(辽)确实是我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抹杀!
一直对契丹民族熟悉而又陌生,通过该书,终于对契丹族的兴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契丹在我们的历史中介绍并不多,但我们不能否认契丹民族对中国在世界上所造成的的影响。契丹是个的伟大的民族,有很多值得我们现在人学习的地方!书的印刷也不错,历史资料彩图比较多,很有珍藏价值!但在叙述中所说年号似乎有点乱,得仔细研究。
了解了契丹文化,契丹的习俗和历史,血性帝国。
契丹帝国传奇
文章以一种很易懂通俗的语言,叙述了契丹的产生以及消亡的历史,契丹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本书让读者可以轻易的抓住其历史的发展脉络,值得一读。
想了解契丹那段历史的人就看看真本书吧!很好的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这本书我太喜欢了,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历史资料详尽,有辽一代的历史都在里面了,高度评价。
真是一本了解中国北方民族历史的好书。
西向天狼的系列书,看了这么多。正好,这两天给女儿讲到草原小屋,里面有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在北美肥沃的土地上几千年如一日的无变化,无进步的游牧生活,以致遇到白人时那么大的差距,以致被屠杀灭绝。西向天狼的那些少数族,应该感谢汉族,一直在创造文明,一直在进步。宋和明创造的东西要远远超过元与清。以致鸦片战争时,我们这块大陆上的炎黄子孙没有与白人差距太大,而灭绝掉。女真,鲜卑,羌,在与中原纠缠前,光靠他们自己的游牧,也是如印第安人那样,几千年不变的部落制度。没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没有数学,天文学。是汉族给他们一个向往的文明目标,或抢劫,或学习模仿。总归,大家一起进步。
以前总喜欢看这段历史的小说,现在真正的区了解他,是那么的吸引人!
写的不错,是我理解了那段历史
了解历史,知识博渊
理清了历史的脉络
正版,非常期待,在当当买书很放心,很好!
以前在书店看到过,觉得内容很错,之前买过这个系列的女真也很好。准备把这一套都买齐。
质量不错,娱乐与知识兼得
我对于历史没有特殊的爱好,读史只是为了了解感兴趣人物的生存背景。读契丹史的兴趣,一是源于看《杨家将》的萧太后,二是源于看《天龙八部》的萧峰,三是看网上春秋的小说《和亲》中的耶律楚,当然,后两个人物历史上大概没有,却我喜欢任由自己意识天马行空,对着真史找对应的影子。
自有史以来,中原国家自称为“中国”,不屑地称周边是“东夷,西羌,北狄,南蛮”,看了这部契丹历史,我才知道西方称中国为“CHINA”,实际源于契丹的名称。泱泱大国的外文称呼居然来自于所谓“蛮夷”之族,这又让人有足够的兴趣去探究契丹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契丹族,首次入史在距今1600年前,消逝于距今900年前,契丹帝国成立于距近约1100年前,屹立于北方近200年,帝国领土横跨长城内外,西至阿尔泰山以西,东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北到色楞格河,南至河北陕西北部,奠定了中国北方版图的基础,真正是欧亚大陆的强国。而同期北宋的历史,只是发生在不足契丹版图1/2,约占中国版图1/4的领土上的历史。从丝绸之路到中国,首先进入契丹,这就是外文“CHINA”实为契丹的原因吧。
汉人对待异族的心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契丹统治者聪明开通,他们没有汉人的偏执,对各民族懂得“因俗而治,得其宜”,“以汉制待汉人”,完全可媲美今天的一国两制。即便在契丹帝国灭亡后,流亡贵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疆域辽阔的西辽,使之成为屹立于中亚的军事强国,国内多个民族和平共处,应该也完全来源于契丹的军政培养熏陶。
而女人在帝国统治中的长袖擅舞,又是中国历史中其他时代不可企及的亮点。从帝国成立之初到鼎盛时期,甚至是中亚的西辽,几乎每一个耶律皇帝都里不开一个聪明强势,能骑擅战的萧皇后。小时侯听《杨家将》,知道辽国有个萧太后。而今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辽国的皇后全部姓萧。那个杨家将里的萧太后是萧燕燕,对于辽国的政治影响堪比唐代武则天,然而却是个慈母,儿子也各有本事,应该说她与武则天一样英明,拥有同相同的权利,确享受到更多的人间幸福,所以我宁愿认为她比武则天更睿智。
历史是残酷的,再强大的帝国也难免由盛而衰,契丹帝国最后被完颜阿骨打创立的金国灭亡,耶律大石的西辽也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破。浩瀚史书上,数百年松漠帝国,也不过弹指瞬间,沧海一粟,然而合上书,想想这些历史片段,刀光剑影,心中依旧挥不去那些人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契丹是个消失的民族 ,在辽国曾经辉煌过 曾经和党项的西夏和宋成三足鼎立
如果你对于这个民族的历史感兴趣,这本书很全面.是一本从契丹人角度写的历史.
中国的正史对于契丹的记载确实不多,作者也参考了部分国外文献的记载,对于契丹族的历史发展还是作了比较系统的解说,是一本不错的书。读正统史书对于现在的大部分读者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本书的写法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通过此书可以清晰地了解契丹的历史,尤其作者用了小说的手法,有些象叙述故事,接受起来更容易!
是了解民族历史的一本好书~~
通俗读本的辽史,此系列图书都配了彩图,但是很多图片与内容不相符,指导阅读的作用不强。
一个勇猛的民族,下落不明
本书内容不错,就是图片和部分内容配不上
粗略翻了一下,挺好,就是图有点少、有点小。
应该了解一下,但在就“史实”而言,不敢恭维。
不错的书就是物流慢了一点
也许是历史上契丹民族的文字记录较少,感觉上本书内容很单薄.只是从辽史上抄来的流水帐.唯一的亮点是增加了西辽帝国的描述.
书写的还可以,但对历史分析的不够透彻,只能停留在连接其他参考文献的表面上去叙述。
最大的有点事,纸质书的质量相当好
但是很多内容片面,而且犹如流水账
很一般,没有新意。
一直对契丹有着强烈的感情,但是现在所存的史料太少了,尤其是西辽的历史,这次能看见,实在是太幸运了!!!可惜还是太少了!
不错,读起不深奥,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多一点了解。
想研究游牧民族历史,或者是东北民族历史的可以买,还是不错的
一口气读完了,还算可以。
基本看了以后不想睡觉!
看了这本书,终于了解到契丹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契丹西进中亚后的西辽历史。喜欢耶律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