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两晋南北朝十二讲

李文才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

李文才  

页数:

247  

Tag标签:

无  

前言

  泱泱华夏,悠悠岁月。六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提供了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素材与智慧,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与教训。  也正缘于此,在时代的当下,历史热持续升温,通俗化的历史读物、历史讲坛不断涌现,并受到社会的长久追捧。但细析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历史读物还是历史讲坛大多数都还只限于介绍史实、普及知识的层面,只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告诉人们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什么事,而缺乏对重大事件、重要问题的集中阐述,即专题式的、纵向的深度论述明显缺乏。换句话说,市面上的读物、讲坛,基本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讲“史”。历史是长时段的,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单纯地讲故事,只能使读者、受众流于对史事的了解,却不能领会历史深处的奥妙,在无形中失去了真正触摸历史脉搏的机会。纲不举,目安能张?!  有鉴于此,我社于2007年开始陆续出版“中国历史大讲堂”系列丛书。在当年1月,涵括《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朝史话》等十三册的“历朝史话”系列顺利出版,并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读者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史话”系列的基础上,我社于2007年初又制定了出版“历朝十二讲”系列的计划,约请当今史学界最为活跃的专家学者,从各断代中,遴选出最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十二个专题进行集中讲解。  本套丛书作为“历朝史话”系列的姊妹篇,力求发扬其长处,弥补其不足。“历朝史话”强调的是内容全面,对各时段的历史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以使读者能总体性地把握;本套丛书则把重点放在讲解每个时段的特色问题上,希求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断代为一册,每册选取12个能够代表这一时段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入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该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因本丛书着眼于为大众传播历史,为他们提供把握每个断代的线索与框架,所以在夹叙夹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严肃而不失活泼。  本套丛书包括:《先秦史十二讲》、《秦汉史十二讲》、《两晋南北朝十二讲》、《唐史十二讲》、《宋史十二讲》、《金元史十二讲》、《明史十二讲》以及《清史十二讲》,共八册,将自2009年1月起陆续推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天波浩渺的中华历史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亿万华夏儿女来说,不仅是一笔值得骄傲的精神遗产,更是深奥无比的智慧宝库,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有限的努力,唤起广大读者无限的理性和认知,不断地发现历史的真相,不断地接近历史的本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年12月

内容概要

  本套丛书作为“历朝史话”系列的姊妹篇,力求发扬其长处,弥补其不足。“历朝史话”强调的是内容全面,对各时段的历史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以使读者能总体性地把握;本套丛书则把重点放在讲解每个时段的特色问题上,希求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断代为一册,每册选取12个能够代表这一时段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人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该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因本丛书着眼于为大众传播历史,为他们提供把握每个断代的线索与框架,所以在夹叙夹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严肃而不失活泼。  本套丛书包括:《先秦史十二讲》、《秦汉史十二讲》、《两晋南北朝十二讲》、《唐史十二讲》、《宋史十二讲》、《金元史十二讲》、《明史十二讲》以及《清史十二讲》,共八册,将自2009年1月起陆续推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天波浩渺的中华历史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亿万华夏儿女来说,不仅是一笔值得骄傲的精神遗产,更是深奥无比的智慧宝库,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有限的努力,唤起广大读者无限的理性和认知,不断地发现历史的真相,不断地接近历史的本质。

作者简介

  李文才,男,1969年出生,江苏东海人。1988~1998年先后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于河北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出版专著3部。

书籍目录

第一讲 乱世流离——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色一、纷繁的历史头绪二、诡异杂乱的史料记录三、汹涌的移民浪潮四、血腥多变的政局第二讲 八王之乱——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一、“八王之乱”与皇后贾南风二、宗王出镇与“八王之乱”三、“八王之乱”的后果第三讲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与两晋南北朝的社会构造一、东晋门阀政治的建立二、南朝的门阀制度三、北朝的门阀制度第四讲 清谈与名士——两晋南北朝士人的精神世界一、何谓“清谈”二、如何“清谈”三、名士与“清谈”四、“清谈”误国第五讲 淝水之战——兼论南北战争与南北政治形势一、淝水之战前的南方形势二、淝水之战前的北方形势三、淝水之战四、淝水之战的性质、影响诸问题第六讲 文明的诱惑——十六国北朝前期的汉化历程一、胡族的汉化二、胡汉分治三、拓跋鲜卑的早期汉化四、崔浩事件——太武帝时期的汉化与反汉化第七讲 走向文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一、冯太后与献文帝的权力争夺二、冯太后改革三、迁都洛阳四、全面汉化五、汉化过程中的阻力及对汉化的评价第八讲 从“六镇之乱”到“河阴之变”——尔朱氏集团兴衰的政治与文化考察一、从平城时代到洛阳时代的尔朱氏二、尔朱氏之兴起三、尔朱氏之衰败四、尔朱氏兴衰的政治与文化意义第九讲 血染的皇冠——南朝“荒主”与宫廷政变一、刘宋“荒主”何其多二、齐、陈“荒主”何其冤-三、赵翼论点何其偏第十讲 梁武帝政治与“侯景之乱”——兼论“侯景之乱”对南北政局的影响一、梁武帝其人、其政二、侯景之乱三、“侯景之乱”与南北政局第十一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一、佛教与东晋南朝的政治二、佛教与十六国北朝政治三、南北朝的反佛第十二讲 南北朝的差异一、南北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二、南北门阀士族的差异三、南北兵制的差异四、南北学风的差异

章节摘录

  第六讲 文明的诱惑  ——十六国北朝前期的汉化历程  在讲述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时候,汉化、胡化、封建化、民族融合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词语。 什么是汉化、胡化?汉化,简单说,就是指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地区先进文化的历史现象;胡化正好相反。无论汉化还是胡化,都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至于封建化,内涵就不一样了,它是从社会阶段的分期来说的,按照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来判断,中国古代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乃是封建制度,因此进入封建化也就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同义语。  中国历史上,汉族最先进入封建社会,因此汉族一直处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周边的少数民族从整体上看,一直落后于汉族。正因为这样一种形势,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汉化才成为主流;胡化则是次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不例外,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过,由于少数民族势力相对比较强大,因此那个时期的汉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遇到了顽强的阻力,并出现过几次较大的胡化逆流。 本讲拟从少数民族的汉化,以及汉化过程中存在的胡汉分治等现象,对十六国北朝前期的汉化历程进行讲述。


编辑推荐

  “横看成岭侧成峰”,天波浩渺的中华历史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亿万华夏儿女来说,不仅是一笔值得骄傲的精神遗产,更是深奥无比的智慧宝库,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有限的努力,唤起广大读者无限的理性和认知,不断地发现历史的真相,不断地接近历史的本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两晋南北朝十二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