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认与焦虑
2012-4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张磊
144
150000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任何对英国维多利亚主流音乐文化的审视都会聚焦在它的矛盾性之上:一方面,它回应着当时形形色色、近乎狂热的进步话语,有开放性的一面。不论是它被传播的广泛性、还是被理想化的程度,都是前所未见;另一方面,它也是隐蔽的,背后隐藏着另一套极端保守的意识形态,以微妙的方式警惕着、打压着它任何可能的“语义过剩”。这一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自身的矛盾性:既希望通过音乐“民主”的表象作出超越贵族阶级的姿势,又对贵族阶级和工人阶级心存疑惧,担心他们会威胁到自己新建的音乐文化霸权。
作为一名中产阶级精英知识分子,现实主义作家乔治·爱略特在音乐政治观上也无法避免阶级身份带来的影响,呈现出某种复杂性、矛盾性。一方面,她对当时的主流音乐、音乐家极为尊崇,高度肯认其权威性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中产阶级的文化霸权意识形态合谋;另一方面,她也意识到过度理想化的音乐背后所隐藏的各种潜在的颠覆因素,不可避免地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产生严重的焦虑。
张磊所著的《肯认与焦虑——乔治·爱略特小说中音乐文化的意识形态研究》在法国学者阿达利“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和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的关照下,主要从音乐“理想化”和“世俗化”两个角度人手,探讨爱略特小说中涉及到的音乐政治之一体两面:中产阶级对音乐过于理想化的建构、音乐在工商业社会中的四种自我解构。
《肯认与焦虑——乔治·爱略特小说中音乐文化的意识形态研究将重点分析爱略特三个代表性音乐主题的小说文本:《亚当·贝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丹尼尔·狄隆达》。第一部作品以宗教音乐(主要是赞美诗)为核心主题,塑造了以黛娜为主的四个宗教音乐形象,并通过对其权威性逐一的消解,戏剧性地再现了音乐布道在世俗化泛滥的乡村面临的危机;第二部作品以田园牧歌式音乐为核心主题,集中塑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音乐形象麦琪,以她与菲利浦、斯蒂芬等人充满世俗化色彩的音乐互动方式构成叙事张力,揭露了田园牧歌式音乐的伪田园性;第三部作品以古典音乐为核心主题,塑造了“超验”的“伟大”音乐家克莱斯默这一形象,并通过反讽和互文这两种叙事手段,打破了古典音乐和古典音乐家“不食人间烟火”的幻象。
由此可见,爱略特在其小说中对音乐和音乐人物的描写,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深刻反映了维多利亚社会政治美学化努力的矛盾性、复杂性,其对文化进行积极建构的同时已经隐含了解构和颠覆的一面。
张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市共建项目《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专业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爱乐》专栏作家,在包括《剑桥研究杂志》在内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学、音乐、法律等方向论文、译文数十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译著两本,即将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第二部专著《跨文化视野下的古典音乐与世界文学》。本书是他的第一本专著。
第一章 概论
1.1 音乐与小说研究
1.2 爱略特小说与音乐
1.3 爱略特批评史
1.3.1 主题研究
1.3.2 形式研究
1.4 爱略特音乐批评史(国外)
1.5 爱略特音乐批评考略(国内)
1.6 本研究的切人点及思路
第二章 建构的焦虑:爱略特小说中音乐的社会背景
2.1 主流中产阶级对音乐文化的积极建构
2.1.1 类型的定性:排他式的道德视野
2.1.2 理想化的书写:精英知识分子的智力支持
2.1.3 改革式的论调:道德家和教育家的极力鼓吹
2.1.4 “进步观”的思维:科学话语的挪用
2.1.5 日常化的劝导:大众传媒的渗入
2.1.6 商品化的符号:转向室内的消费
2.1.7 体制化的生产:专业音乐机构的规训
2.1.8 地位和财富的景观:公共音乐厅的崛起
2.2 维多利亚音乐的隐性颠覆
2.2.1 文字“编辑”的焦虑:对歌词的过分依赖性
2.2.2 视觉表演的危险:身体的在场
2.2.3 感官取悦的隐忧:过度的可听性
2.2.4 思维混乱的恐慌:情感体验的多义性和流动性
第三章 模糊的边界:宗教音乐表征与意识形态
3.1 合谋与悖逆:爱略特的宗教音乐政治观
3.2 音乐布道的危机:《亚当·贝德》
3.2.1 神圣与世俗的划界:宗教音乐优越性的建构
3.2.2 优越性的解构:四个宗教音乐人物
第四章 去魅的神话:田园牧歌式音乐表征与意识形态
4.1 肯认与质疑:爱略特的田园牧歌式音乐政治观
4.2 牧歌式歌唱的窘境:《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4.2.1 理想化田园与现实乡村的混同:田园牧歌式歌者麦琪重要地位的建构
4.2.2 麦琪身份的瓦解:五个视角
第五章 超验的想象:古典音乐表征与意识形态
5.1 认同与矫正:爱略特的古典音乐政治观
5.2 古典音乐话语权威的挑战:《丹尼尔·狄隆达》
5.2.1 “权威”的评判力:克莱斯默“伟大性”的建构
5.2.2 克莱斯默权威的颠覆:反讽与互文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英文部分
2.中文部分
后记
中产阶级就是喜欢看到田园牧歌式人物(无耻地说他们就是下层阶层的象征)看似“悠闲”、“惬意”、“和谐”、“无忧无虑”的样子,借此来粉饰太平,麻痹、欺骗下等阶层,让他们自己安心地攫取各种特权和利益,确认自己可以继续保证自己地位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里的麦琪便成为了他们实现这一目的的又一个“牺牲品”。又譬如,被各种哲学和美学理论包装,似乎可以直接表达“意志”本身的古典音乐,更是得到了中产阶级的大加推崇。音乐厅、客厅里的各种声乐、器乐演出,在不断地再现着古典音乐和古典音乐家的“伟大”和“超凡脱俗”,再现着它“超验性”的理想。和当时最顶尖音乐家李斯特、瓦格纳等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音乐家克莱斯默,自然成了这一理想最好的代言人。 然而,吊诡的是,这些音乐却本身固有着四个潜在的、反建构、颠覆性的特征,譬如音乐与歌词的过分“联姻”、听觉表演与视觉景观的不可分割、旋律美感追求与感官取悦之界限的混淆、音乐中包含情感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在性别和阶级差异日益突出时,这些颠覆性特征就会暴露出一种或者多种,并且常常以一种尤为突出的方式显现。譬如,当歌词文字被“剪辑”时,宗教音乐可能瞬间变成亵渎神灵、纵情纵欲的世俗音乐,反映它的“世俗”本质;田园牧歌式音乐则可能变成充满“城市”中产阶级情欲气息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