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卷
2008-6
华夏出版社
中华中医药学会
325
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宝。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名著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好学术素质的必由之路。 纵观古往今来的名医巨匠,无不是通过熟谙典籍、躬身实践而登上中医药学术高峰的。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在书的催化中,锤炼为万代永传之宗师的;药圣李时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是在书的滋养中,磨砺为千秋不朽之巨匠的。可以说,凡有成就的名医和学者,尽管他们各自的成长道路不同,或家传,或师承,或自学,但“学经典,读名著”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已经证明,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是每位医家成功的门径。不读书,就谈不上扎实的继承;无继承,学术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无从奢谈创新和进步。 经典著作不仅是理论家的治学根底,更是临床家的活水源头。诚如徐灵胎所言:“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历代名医都把读熟、背熟经典名著作为治医、行医的一项基本功。已故名医岳美中先生亦曾颇有体会地说道:“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以得心应手。”“学医必须读书”,早已成为医家之共识。 实践告诉我们,中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读书、临证、师承这三大要素。读书是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学术的重要源泉。临证是体验中医、运用中医学知识实现防病治病的基本途径。师承是按照中医学自身规律传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的学科特色。这三大要素,互相关联,各有侧重,不可偏废。但三者之中,读书是最基本的路径。只有多读书,才能加深对中医药学的认识,才能增强对其内涵的领会,才能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如果读书太少,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则难以登堂窥奥,临证则辨证不精,用方不活,仅能知常,而难达变,要想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是很难的。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宝库,如何在这个宝库中迅速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者最需要的著作,这是不少中医人士在读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丛书,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必读”者,学医之人不可不读,业医之人不能不读。此乃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案头之必备。愿《百部名著》成为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良师益友;愿本套丛书成为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及各图书馆的永久珍藏。
《医方集解》 补养之剂 发表之剂 涌吐之剂 攻里之剂 表里之剂 和解之剂 理气之剂 理血之剂 祛风之剂 祛寒之剂 清暑之剂 利湿之剂 润燥之剂 泻火之剂 除痰之剂 消导之剂 收涩之剂 杀虫之剂 明目之剂 痈疡之剂 经产之剂 救急良方 勿药元诠《易简方》《全生指迷方》《串雅内编》《串雅外编》
补养之剂 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人之气禀,罕得其平,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故必假药以滋助之,而又须优游安舒,假之岁月,使气血归于和平,乃能形神俱茂,而疾病不生也。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故先补养。然补养非旦夕可效,故以丸剂居前,汤剂居后。 六味地黄丸补真阴,除百病。钱氏仲阳因仲景八味丸减去桂附,以治小儿。以小儿纯阳,故减桂附。今用通治大小证。 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赢弱,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仲景曰:气虚有痰,宜肾气丸补而逐之。丹溪曰: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发热咳嗽,肾虚则移热于肺而咳嗽,按之至骨,其热烙手,骨困不任为肾热。头晕目眩,《直指方》云:淫欲过度,肾气不能归元,此气虚头晕也。吐衄崩漏,脾不摄血,致血妄行,此血虚头晕。耳鸣耳聋,遗精便血,消渴淋沥,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虚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疮疡等证。诸证皆由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详注分见各门。 地黄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山茱肉酒润山药四两茯苓乳拌丹皮泽泻三两蜜丸,空心盐汤下,冬酒下。钱氏加减法:血虚阴衰,熟地为君;精滑头昏,山茱为君;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为君;小便淋沥,泽泻为君;心虚火盛,及有瘀血,丹皮为君;脾胃虚弱,皮肤干涩,山药为君。言为君者,其分用八两,地黄只用臣分两。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熟地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山茱温肝逐风,涩精秘气;牡丹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李时珍曰: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丹者南方火色,牡而非牝,属阳,故能人肾,泻阴火,退无汗之骨蒸。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能涩精。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解见后注。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也。 或谓肾气丸为补水之剂,以熟地大补精血故也。不知精血足则真阳自生,况山药、茱萸,皆能涩精固气。气者火也,水中之火,乃为真阳。此剂水火兼补,不寒不燥,至平淡,至神奇也。或曰肾气丸实补肝药也,肾为肝母,子虚则补母之义。古云:肝肾之病,同一治也。昂按:肾气丸,熟地温而丹皮凉,山药涩而茯苓渗,山茱收而泽泻泻,补肾而兼补脾,有补而必有泻,相和相济,以成平补之功,乃平淡之精奇,所以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即有加减,不过一二味,极三四味而止。今人多拣本草补药,任意加入,有补无泻,且客倍于主,责成不专,而六味之功反退处于虚位,失制方之本旨矣,此后世庸师之误也。李士材曰:用此方者,有四失,地黄非怀庆则力薄;蒸晒非九次则不熟;或疑地黄之滞而减之,则君主弱;或恶泽泻之泻而减之,则使力薄。顾归咎于药之无功,毋乃愚乎!按:泽泻《本经》云聪耳明目,为其能渗下焦之湿热也。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故能养五脏,起阴气,补虚损,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是以古方用之。今人多以昏目疑之,盖服之太多,则肾水过利而目昏。若古方配合,多寡适宜,未易增减也。 ……
无
内容还是不错的,像这套书一贯的水平。
这本书让我你叫失望 像业余的人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