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上中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编  

页数:

961  

前言

顾名思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从1995年创刊之日起,就以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宗旨和己任。13年来,我们不懈求索,始终围绕历史与时代主题,立足社会发展与改革实践,关注党和国家战略思想转换与理论创新,跟踪国内外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动向与实践发展,努力向广大读者和社会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更多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更多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的鲜活经验。回眸历史,可以清晰看到我们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和轨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概括并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和界说;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理论和实践价值进行了概括,并也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全景式的总结概括,众望所归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新概念,并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其中,一并写进了党章,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令人欣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亲历了党的十四大以后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同我们党的理论一起成长和成熟起来的。13年来,杂志从64个页码增加到112个页码,刊发了上千篇理论文章。

内容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以党的代表大会为界分为三册,各册内容相对集中独立,同时三册又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它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途中,我国理论工作者开拓创新的艰难跋涉、孜孜求索的心路历程,部分地反映了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可喜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的编辑出版不仅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重要帮助,而且也可以作为党政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导书和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上)编者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努力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本刊召开首都部分专家学者学习《纲要》座谈会发言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对待科学体系应有科学的评判标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访中央党校副校长、《求是》杂志总编辑邢贲思教授关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几个认识问题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效率、公平与收入差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重大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由来、框架和精神坚持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统一——学习邓小平理论,正确对待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论先进思想道德的高尚性和先导作用中西传统义利观比较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国两制”与时代主题邓小平“一国两制”论的由来和意义“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伟大意义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谈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学习邓小平关于时代、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思想的一点体会当今世界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刊与中央党校科社部联合召开学术笔谈会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论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哲学意义邓小平的辩证法及其特色唯物辩证哲学思维方法的光辉典范历史意识:一种重要的政治素质——邓小平思维中的历史意识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中编者的话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理论品质的对话论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回到马克思”、“走出马克思”论理论创新劳动价值论对话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从十五大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导论部分导读社会主义观的巨大飞跃“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几个问题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两次讲话、两个报告的体会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承“三个代表”历史地全面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论述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党建理论的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南方谈话”论“三个代表”的理论特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20世纪社会主义应对的三大挑战和历史启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的发展苏联模式的衰败与邓小平理论的诞生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下编者的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当代全球化的大趋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野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邓小平理论创新的世界视野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新发展一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实质性突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深刻的启示: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反思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解读公有制经济新论:主体、性质、目的、原则、机制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的三个思想来源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一种崭新的政治哲学时代主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和平崛起”:历史性诉求与现实策略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浅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及其正确处理回应三大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道路体现人民民主的制度选择——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文化整合视野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于努力建设先进文化的若干思考构建新世纪中国对外文化战略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自己的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现代性成长困境与选择

章节摘录

要从体系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体系上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学习掌握这一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要从体系上把握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要搞清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对象的整体性和理论的体系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一门科学,要达到理论上的有体系性,首先这门科学的对象必须具有整体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有体系的,首先就在于这一理论对象的整体性,即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这一理论是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以现时代怎样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研究主题的。如果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那么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等基本理论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最迫切需要解答的课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总结历史、直面现实、放眼未来的过程中,对构成这一时代课题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解答,并由此而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正是这一对象的整体性,内在地决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性。第二,理论发展的历史性和理论体系的逻辑性之间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形成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是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和把握其体系的重要方面。但是,这种理论发展的历史性并不等于理论体系的逻辑性。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上册从本刊于1995—1997年发表的300多篇文章中精选了32篇文章。中册选编了本刊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期间发表的部分文章。下册所汇集的35篇文章选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02年至2007年十七大召开之前出版的第4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的编辑出版不仅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重要帮助,而且也可以作为党政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导书和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业性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集政治性、理论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研究主题,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开辟专栏,打造品牌,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特色和影响,使杂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基址 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刊号:ISSN1006-6470、CN11-3527/D、邮发代号:82-819。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