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少年古典必读精选丛书/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改编:林良 华夏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华夏  

作者:

(清)文康|改编:林良  

页数:

167  

字数:

134000  

内容概要

  《儿女英雄传》原书有四十回,前二十回写十三妹的武艺、邓九公的豪迈、安公子的遇险、张金凤的聪慧、安老爷的明智练达,都很精彩。后二十回写的却是十三妹嫁给已经娶了张金凤的安公子,以及婚后的一些琐事。一方面,它像是在替当时那种“两个太太”的旧习俗辩护;一方面了把十三妹那个女英雄写俗气了。所以这改写本只保留前二十回最精彩的部分。  这本改写本,以原书的主题为主题,那就是“化解仇恨”,“发扬仁爱”,“激励正义感”,“尊重理性和法治”。特别注意向少年读者剖析“十三妹”的内心,使少年读者知道“十三妹”并不纯粹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女英雄,她其实也有内心的矛盾和不安,她也渴望人间的温暖。在她受仇恨煎迫走上极端的时候,只有“理性”和“慈爱”才能解救她。 也许就是这一点,使我觉得《儿女英雄传》是一部兼具丰富教育价值的文学作品,使我觉得这件改写工作是值得认真去做的

作者简介

  文康,清代小说家。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号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生卒年未详。他是大学士勒保的孙子,曾任过理藩院郎中、徽州知府,后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

书籍目录

十三妹仗义 邓九公除怨结友安公子涉险 女力士拔刀相助安老爷蒙冤 老忠仆全心护助两恶人谋财 能仁寺险象环生探地穴救人 张金凤转怒为喜十三妹使硬 一双人缔结良缘接宝弓护驾 平风波父子团圆邓九公使气 话投机义结金兰尹先生设局 连环技巧解心结十三妹全孝 化愁怨海阔天空

章节摘录

  商人们知道邓九公已经下了决心,再挽留也没有用,就都依了他。但是大家想到从前邓九公给他们当保镖的那一段日子,使他们人货平安,经商顺利,发了大财,真是帮了他们不少的忙,个个心里感激,就都老远地派人送礼来,说是要给这位老英雄庆功,并且还联合送了一块“名镇江湖”的匾,挂在邓九公家的大厅上。  邓九公是个豪爽人,花钱不心疼,就是好面子。他看见那么多有头有脸的人这么捧他,心里一高兴,索性就拿出钱来大办酒席,意思是想把远近所有认识的亲友,都请到二十八棵红柳树庄上来,大家痛痛快快热闹几天,作个退休的纪念。  他那二十八棵红柳树庄上,靠西边有个大院落,正好在那里搭一座戏台,把城里一个有名的戏班子叫到家里来唱戏。戏台前面搭了看棚,酒席就摆在棚子里,让客人们一边喝酒,一边看戏。来的客人,除了那些大商号派来庆功道贺的以外,还有邓九公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连乡下地方那些平日点过头,打过招呼的,也都请了来。邓九公一会儿在这边陪朋友喝酒,一会儿到那边跟刚入席的客人打招呼,虽然忙得团团转,却觉得精神爽快,忙得很起劲。  第一天,第二天,都快快乐乐地过去了。到了第三天,来喝酒看戏的人更多,院子里差不多都挤不开了。还有那些卖糖果点心的小贩,也都来赶热闹,索性在戏台前面做起生意来。  这天台上的戏刚好演到一位大英雄老年得子,客人们就趁机会给邓九公敬酒,祝他早早生个儿子,继承他的大事业。邓九公酒量本来很大,听了这些吉利话,心里一高兴,就不管是谁敬的酒,说喝就喝,一口气喝了几十杯,不但不醉,反倒觉得这样才有意思。  这时候,忽然外面有个仆人慌慌张张跑进来说:“门口来了一个客人,说是来送礼道贺的。问他姓名,又不肯说,一直嚷着要进来。是让他进来,还是先让他住到前街客店里去,等明天再见他?”  邓九公是个豪爽的人,就吩咐仆人,说:“他既然是来贺喜的,自然应该请他进来。他不肯说出姓名,一定是有缘故,用不着追问他。”仆人去了一会儿,就带进来一个大汉,身上背着蓝布缠着的一样东西,像是一件武器。这大汉后面,又跟着一个人,手里托着一个红漆小盒子。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邓九公座位前面站住。大汉随随便便向邓九公拱拱手,算是行了礼,然后冷冷地说声“好啊”,就转过脸去,紧握拳头,脸上布满了怒意,不声不响他站在那儿。  邓九公觉得这位客人来得奇怪,怕有什么事情,就和和气气地说:“客人找我有事吗?”话刚说完,那个大汉回过脸来,横眉竖眼地说:“姓邓的,你不要装糊涂!我不是不认得你,你也不是不认得我。听说你今天大摆庆功宴,所以特地来跟你见见面。”  邓九公再仔细看看他,觉得确实有点儿面熟,可是又记不起到底在那儿见过,只好又说:“我这一对老眼睛不中用了,实在想不起咱们在什么地方见过面?”那个大汉就大声说:“我就是‘海马周三’,我们在忙牛山交过手,还记得你打过我那一鞭吗?”  邓九公听了这句话,就把五年前的一件事情记起来了。那年邓九公从北京城保镖,带了一批货往南边去。他的朋友有个叫金振声的,正好从南边保镖,带了一批货往北边来。两个人在忙牛山相遇,才知道金振声的货物刚被山上的强盗抢了去。邓九公一心要帮朋友的忙,就骑马追到前面,狠狠打了那个强盗首领一鞭,夺回货物,交还金振声。  那强盗首领就是“海马周三”,挨了邓九公一鞭以后,心里怀恨,所以趁邓九公请客的日子,找上门来报仇,想在许多客人面前,叫邓九公丢脸。  邓九公是爱面子的人,当然不愿意在这种时候跟人吵架,弄得大家不好看,所以就拿好话劝他说:“朋友,你错怪我了。我们镖行的规矩,同行应该相救。我要回那批货物,不过是按规矩做事。这件事情早过去好几年了,大家把它忘了就算了,何必再去记它。你既然肯到我这儿来,就不应该再提那鞭子的事。现成的酒席,大家坐下来喝几杯,你我交个朋友,这不是很好吗?”  旁边那些客人们听了邓九公的话,也都站起来劝解,有的忙着搬椅子,有的忙着斟酒。邓九公是为了大家的面子好看,所以步步让人,希望海马周三懂得好歹,坐下来喝两杯酒,好好走了就算了。  但是海马周三不领这个情,反倒指着邓九公说:“你也不必这样让酒让茶,反正我不喝。自从你对我动手以后,我就拿定主意,不管在什么地方碰到你,一定饶不了你,一定要好好还你一鞭子。现在听说你不干这镖行的买卖了,我要是还躲在暗地里等你,就不算好汉。所以我海马周三特别挑这样一个日子,当着许多人跟你见面。我要在座的人做个证明,跟你借个一万八千两银子,补还我在牛山让给你的那一批货。你要是懂事,快把钱好好地交给我。要是心疼这笔钱,我也不叫你为难。我这儿有个盒子,里面装有胭脂、香粉、两朵花儿。你好好拿去打扮打扮,就到那戏台上去扭一圈儿给我看看。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抬腿就走!”  这几句话,明明是讥笑邓九公没有胆子,不敢跟他比武,就像男孩装扮的小姑娘,只配搽脂、抹粉、戴花儿,在戏台上唱戏。  邓九公从来没受过这种气,胸前一股怒火直升上来。但是这天是他请客的日子,不好跟人说粗话,所以勉强忍住这口气,反倒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要的是一百万、八十万,那倒使我为难。这一万两银子我还拿得出来!”就回过头去,叫人去取银子。  客人们怕事情闹大,都过来劝,希望两人好好商量,不要对这件事太认真。他们话里的意思,倒好像是把海马周三看成一个强者,把邓九公看成一个弱者,仗着人多,要替邓九公主持正义似的。这一来,倒真激起邓九公的怒气,再也顾不得客人们的好意了。  他等仆人把银子取来,就吩咐摆到旁边一张八仙桌上去,对大家说:“诸位不要惊慌。我姓邓的虽然是个没用的人,但是自己也还分得清是非黑白。今天这件事,不管闹到怎么样,大家不要再劝。”  又对海马周三说:“朋友,一万两银子就在这里。不过我邓老九的银子可是凭气力血汗挣来的,你想这么轻轻松松地拿了去,没这么容易。这里是我的家,做主人的不能仗着人多欺负客人。我们先把话说明白,你我两人谁也不许找帮手,就在这院子里比个高低。你打倒了我,立刻把银子拿去,我哪怕只受了伤,也要搽脂抹粉,戴着两朵花,到戏台上去扭给大家看。万一我兵器上不长眼睛,打伤了你,那就别怪我了!”  邓九公说完话,就脱了外衣,往地下一丢,从仆人手里接过他保镖用的那条钢鞭来。海马周三也把背上的蓝布包抖开,露出一条钢鞭来。两条钢鞭的大小斤两,恰好不相上下。  客人们一看是要动武,赶紧向四面躲开,远远地围住院子当中的一片空地。这时候戏也不唱了,戏台成了客人看比武的大看台。本来是大锣大鼓,人声嘈杂的一座西院,现在静得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邓九公和海马周三,一个站在北面,一个站在南面,两个人举起钢鞭,踏稳了脚步,四只眼睛都发出寒光。


编辑推荐

  在清代中后期,中国通俗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儿女英雄小说。其代表作,就是《儿女英雄传》。出身于八旗世家的文康,在晚年最穷愁无聊的时候,写了一部圆满的故事。他不满足于英雄的使气角力和儿女的诗简传情,把英雄儿女、大贤大圣的品格集于他心爱的人物十三妹身上,而让少年公子安骥读书应试,科场连捷,最终位极人臣,尽享人间富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少年古典必读精选丛书/儿女英雄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