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学原理

阿弗里德·马歇尔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阿弗里德·马歇尔  

页数:

732  

字数:

762000  

译者:

廉运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经济学原理(珍藏本)》是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阿弗里德·马歇尔所著。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经济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尽管马克思的《资本论》已经揭穿了庸俗经济学的辩护理论,但它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基础。

书籍目录

原著第一版序言
原著第八版序言
第一篇 导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经济学的实质
第3章 经济学普遍原理或经济规律
第4章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第二篇 基本概念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财富
第3章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第4章 收入资本
第三篇 论需求及其满足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需求与活动的关系
第3章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第4章 需求弹性
第5章 一物不同用途之间的选择 立即使用与延缓使用
第6章 价值与效用
第四篇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土地肥力
第3章 土地肥力(续前) 报酬递减倾向
第4章 人口的增长
第5章 人口的健康与强壮
第6章 工业训练
第7章 财富的增长
第8章 工业组织
第9章 工业组织(续前) 分工机械的影响
第10章 工业组织(续前) 将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第11章 工业组织(续前) 大规模生产
第12章 工业组织(续前) 企业管理
第13章 结论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的相互关系
第五篇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第1章 绪论论市场
第2章 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第3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4章 资金的投放与分配
第5章 正常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续)
第6章 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
第7章 直接成本和总成本同连带产品的关系 销售成本风险保险再生产成本
第8章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 一般原理
第9章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续)
第10章 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第11章 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第12章 从报酬递增规律来看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13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与最大限度满足的原理的关系
第14章 垄断理论
第15章 供求均衡一般理论的总结
第六篇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1章 分配概论
第2章 分配概论(续)
第3章 劳动工资
第4章 劳动工资(续)
第5章 劳动工资(续)
第6章 资本的利息
第7章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
第8章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续)
第9章 地租
第10章 土地租佃
第11章 分配总论
第12章 进步对价值的总的影响
第13章 进步和生活标准的关系
附录一 自由工业和企业的发展
附录二 经济学的发展
附录三 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
附录四 抽象推理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附录五 资本的诸定义
附录六 物物交换
附录七 地方税的征税范围及有关政策的几点建议
附录八 关于报酬递增静态假设运用的局限性
附录九 李嘉图的价值论
附录十 工资基金学说
附录十一 几种剩余
附录十二 李嘉图关于农业税和土地改良的理论
数学附录
英汉人名、地名、术语对照表

章节摘录

  如果各工业部门发奋建立几种劳动效率标准和相应的工资标准,一旦物价高涨的巨潮过去了,就迅速降低适应这种暴涨的高额货币工资标准,那么在长期内各部门都会获得较大的利益。这种调节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如果普遍而明确地认识到通过阻碍任何工业部门的生产而取得的高额工资,势必会增加其他部门的失业人数这一事实,那么也许会很快获得这种调节。因为医治失业唯一有效的药方就在于不断地使手段和目的相适应,这样才能使信用建立在相当可靠的基础上;才可以将信用的任意膨胀(一切经济病症的主要原因)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这个问题不便在这里加以论证,但略需解释一番。穆勒说得好:“构成商品支付手段的东西仅仅是商品而已。各人用来购买他人产品的支付手段是由他所拥有的那些东西构成的。所有卖主不可避免地都是买主(就此词的意义来说)。如果我们能把全国的生产效率立即提高一倍,就会使各个市场的商品供应量增加一倍,但同时我们会使购买力提高一倍。每个人的供给和需求都增加一倍,每个人能买的东西也增加一倍,因为每个人拿出交换的东西也增加了一倍。”  虽然人们有购买能力,但是也许不愿使用它。因为一旦破产动摇了信心之后,便不会用资本来成立新公司或扩大旧公司,兴修铁路的工程无人问津;船只停运,新船订单绝迹;对挖掘机几乎没有任何需求;对建筑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工作需求也不大。总之,在任何生产固定资本的企业中,工作都很少。这些行业中的资本家和技术工人赚得极少,从而购买其他行业的产品也极少。而当其他行业发觉自己的商品销路很差时,便会减少生产量;收入也减少了,因此,购买量也减少了。对这些行业商品需求的减少,使它们对其他行业的商品的需求也减少,结果全国商业一片混乱。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一、《通论》的产生背景   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干预是经济学发展的主线。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竞争的环境中,市场会自动通过价格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使社会经济处于平衡的发展状态之中。然而,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严重的置疑。经济的周期性剧烈波动和社会供需的失衡均是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古典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通论》从讨论就业量入手,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强调对供给和需求总量的控制,这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通论》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诱。   (一)消费倾向   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有收入、资本价值、贴现率、财政政策和预期的改变等。主观因素主要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此重点引述其关于消费和投资关系的论述。消费是净收入的函数,也即净投资的函数。在非静态的经济体系中,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主导的资本设备投资急剧扩大,则不需要重置的机器设备的偿债基金和折旧基金积累了庞大的规模,以致要有巨额的新投资才能吸收这些财政储蓄。否则较高的财政储备抑制收入不能升高,处于一个恰与较低的总净投资相适应的低水平,进而减少有效需求。   (二)投资引诱   1、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收入等于该资本资产供给价格的贴现率。这一定义表明资本边际效率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预期,也即人们的信心状态。   2、利息率   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另外流动性偏好也会影响利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数量的增加虽然可能预期利息率降低,但如果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增加大于货币数量的增加,则货币数量的增加就不会使利息率降低。   (三)引论   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有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周期性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而引起。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对资本品未来收益的现时预期。由于预期的依据捉摸不定,所以它们面临的是突然和剧烈的变动。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自然会使流动性偏好急剧增加,因而利息率上升,恶化投资。   防止经济波动不在于高利息率。高利息率虽然可以克服投机刺激,但同时却又会遏制各种合理的新投资。注定要走向萧条的繁荣是由于利息率和预期状态结合起来造成的。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收入再分配以及其他措施来刺激消费倾向。   2、国际贸易   过量的贸易顺差即相当于过分地对外放款和在海外购置资产,常常使得国内利息率不能下降到国内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程度。   三、《通论》的现实意义   本书不仅为政府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指出了政府调控的核心目标,即充分就业。因为充分就业才能保证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这依然是当今各国政府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逻辑。以政府所运用的调控手段而言也是如此。通常是将利率作为最主要的经济调控工具,而利率的调节就是为了改变人们的预期,以提高或降低投资引诱,进而增加或减少投资量,并最终影响到就业量和有效需求。   四、《通论》的理论局限   尽管凯恩斯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在调控的层次和方式上仍受到了各学派的批评。特别是“滞胀”现象的出现更使凯恩斯主义受到严峻挑战。经济本身的发展总是更为先进,因此任何经济理论总是有期时限性。   


经济学爱好这必读之作,划时代巨著——不代表其理论都是正确的,个人认为谬误不少


还没开始看,但很精美,大部头呀!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很有意义的书籍,对学习经济学的起源很有用。


看到,感覺很亂,讓人很不了解经济学原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