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布衣宰相孙叔敖

石穆海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石穆海  

页数:

308  

字数:

350000  

内容概要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作者简介

  石穆海,1944年生,湖北仙桃人。1964年入伍,1987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同年进入湖北荆州电视台工作,曾任副台长、总编辑等职。先后在《长江文艺》、《解放军文艺》、《报告文学》、《芳草》、《知音》、《中国青年》等文学刊物发表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多篇。2009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追踪报道》。

书籍目录

第一回 孙叔敖负母逃难 养由基比箭毙贼
第二回 凤翔宫樊姬论贤 小狐山叔敖问道
第三回 承天殿虞丘去职 扁头坡叔敖受命
第四回 潘鬻孙宅访旧交 叔敖路寝朝明主
第五回 择吉时庄王拜相 借风势蒯通撞杆
第六回 税吏无辜遭痛打 樊羽风流起相思
第七回 孙府虞丘欲结亲 路寝庄王定伐郑
第八回 恶仆讨债抢小婵 贤相问责斥虞季
第九回 申叔时严饬潘鬻 孙叔敖法办屈巫
第十回 结欢虞季送娇娃 报怨屈巫献秘计
第十一回 樊姬慷慨赠奁盒 小婵懵懂进宫闱
第十二回 街巷伍举听童谣 漆行叔敖催赋税
第十三回 郢都庄王回征旅 路寝群臣争谤谣
第十四回 许姬谣诼毁令尹 伍举访察追太傅
第十五回 庄王围猎前驱马 令尹争功一去相
第十六回 说随兕庄王除疑 卖绢罗叔敖立信
第十七回 公孙越夜送钱物 孙叔敖谏修行宫
第十八回 见兵马樊羽缴税 演百戏优孟讽谏
第十九回 庄王微服访田亩 夏姬媚态惑君臣
第二十回 叔敖惨怛失妻儿 潘鬻狡诈人司败
第二十一回 申叔时谏复陈国 孙叔敖避使吴越
第二十二回 接孙妻虞丘设宴 伐舒国襄老出征
第二十三回 樊羽府计定美人 襄老宅情惊鹦鹉
第二十四回 许姬因步摇生事 襄老见鹦鹉起疑
第二十五回 凤阳宫许姬鼓舌 云梦泽屈巫出丑
第二十六回 渚宫楚庄王观舞 郢都养由基获盗
第二十七回 叔敖巡视通灵渠 虞季得意北门市
第二十八回 庄王廷议亲审贼 令尹明心二去相
第二十九回 叔敖趁夜还期思 屈巫求计登虞府
第三十回 庄王郊野访民瘼 许姬后宫祝寿辰
第三十一回 禳旱灾衙役拆庐 闯县署叔敖夺子
第三十二回 谒恩师上小狐山 散家财修芍陂渠
第三十三回 屈巫请命赴期思 樊姬动情劝庄王
第三十四回 说盗案归生洗冤 斥晋使叔敖拒聘
第三十五回 虎口里小婵偷生 地宫内优孟谏主
第三十六回 东门柳奇技救主 孙叔敖正气逢仇
第三十七回 黑衣人夜求箴尹 斗更生血谏君王
第三十八回 扁头坡主客问答 芍陂渠君臣重会
第三十九回 屈巫技穷激虞丘 叔敖情至劝潘母
第四十回 由基助小婵脱困 庄王召孙安赐婚
第四十一回 申吕地思除屈巫 承天殿议斩潘鬻
第四十二回 聚法场君臣观刑 严守时潘鬻免死
第四十三回 潘鬻历劫吐内情 许姬争宠设诡计
第四十四回 申盟誓屈巫掼玉 卜贞吉庄王出师
第四十五回 追赵旃庄王神勇 放士会令尹仁慈
第四十六回 申县界潘鬻射雕 茅门前奸人劝进
第四十七回 令尹无怨三去相 国舅惊魂猝人宫
第四十八回 武子小心求真相 归生大胆夺铜节
第四十九回 优人坊庄王观戏 小狐山叔敖谒师
第五十回 义士武子生报恩 奇人蒯通死解怨
第五十一回 孙叔敖官复令尹 虞太傅罪进囹圄
第五十二回 令尹舍侖堵龙口 鬼蜮玩火归阴界
第五十三回 孙府内巫觋招魂 灵柩前股肱托梦
第五十四回 寤庄王演优孟戏 颂贤相传惋慷歌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回 孙叔敖负母逃难 养由基比箭毙贼诗曰:“楚相当年泣母慈,至今阴德令人思。空山何处埋蛇迹,古树荒台应有祠。”此诗乃清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来谦鸣所作,专道楚国宰相孙叔敖宅心仁厚,不忍累及无辜之事。史书记载,孙叔敖年幼时外出玩耍,曾看到一条双头蛇。时人传言见双头蛇者死,孙叔敖不免大惊,于是决定将它打死,就地掩埋。处置完毕,他哭着回到家。母亲惊问其故,孙叔敖叙说经过,然后道:“儿听说见两头蛇者必死,我时日无多,好害怕啊!”母亲问道:“你干吗把它打死?留它一条活命,你或可免遭惩罚。”“母亲,如果不将它打死,别人看到了,岂不也会折寿?”母亲欣慰地道:“我儿不要担心,你心地良善,神必佑之!”后来孙叔敖历经磨难,果成一代名相。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话说孙叔敖乃楚国郢都人。这郢都城因位于纪山之南,又称纪郢,魏晋以后之史书多称其为纪南城。此城始建于楚文王十年(公元前680年),控江扼汉,背山临泽,西通巫巴,北接中原,东连吴越,乃机枢冲要之地。城内宫殿、宗庙、坛、祠、公府、馆榭、观景楼阁、邸店、柜坊等建筑日渐宏阔,至庄王时,人口已逾十万之众,成为南方第一大都邑。郢都大城套小城,都城内还有一座王城,是楚王处理朝政、居寝的地方。这王城规模宏丽,非他国可比,楼阁遍布,其中最巍峨高峻的当属君臣商讨国事的承天大殿。在高可丈余的层台上,立有三十六根三人合抱的楠木楹柱,朱红髹漆,既承载层层顶盖的千钧重压,又显出威威赫赫、令人敬畏的气势;大殿之顶覆赭黄色琉璃瓦,若红日临空,则气象万千,王者之气沛然而生。王城北半里之遥是达官贵人、国戚勋臣居住的贵人府街,大司马蒍贾的府第就坐落于贵人府街的尽头。再向北,便是黎庶居住之地。蒍宅内一株大槐树虬蟠苍劲,枝叶茂盛,犹如伞盖,显得院内分外幽静。前文所说的孙叔敖就是大司马蒍贾的公子,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猎。蒍家历来耕读传家,孙叔敖常跟着母亲在院后菜园劳作。一日,孙叔敖劳作完毕,洗漱之后到窗下读书。看到《尚书》“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一句时,他不禁陷入沉思。此时正是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春秋各国,齐国自齐桓之后,五子相继任国,其时惠公在位,国势日颓,大势已去,能与楚争霸者,唯晋而已。两年前,晋国正卿赵宣子盾默许赵穿弑灵公,掌握晋国大权,扶持公族,赵氏势力极度膨胀。前607年晋伐郑,庄王亦挥军北上,郑惧,与晋结盟。庄王北进受阻,转攻陆浑之戎,后陈兵周境,意欲问鼎天下。此时的楚国尚未摆脱庄王三年大灾带来的影响,加之以攻戎灭庸,消耗国力,可谓仓廪不实,兵甲未修。庄王北上又为赵盾所阻,正在举棋不定之际。而内部若敖一族世袭令尹,称霸朝廷,阻塞言路,阴结势力,时有不臣之意。故楚国看似国力雄厚,实则内忧外患。孙叔敖沉思着,脸庞轮廓分明,双目深邃有神。他刚过弱冠之年,此刻脸上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正思索间,一樽凉水被轻轻地放到了几案上。孙叔敖知是老家人东门柳送来的。东门柳是瘸腿的老人,蒍家见他无家可归,便将他收留在府中,已有十多年了。他虽说瘸着一条腿,但做事极勤快。孙叔敖正待端起水,忽见院子里老槐树上几只乌鹊惊起,箭一样飞向天空,耳听门外大街奔跑声、呼喊声、车马疾驰声,乱成了一团。“儿子,儿子!”随着急促的呼唤声,满脸惊惧的母亲走了进来,“外面怎么乱糟糟的,兵荒马乱一样?”她素面朝天,头发高高挽起,斜插着麋鹿骨节磨制的笄簪,一身青灰色的葛布曲裾深衣袍服,丝毫不像别府的夫人,满身绫罗珠宝。孙叔敖还未作答,门外就冲进来一个着官服的青年,却是宫厩尹——专管王宫养马之事的潘鬻,与叔孙敖母子是熟识不过的。潘鬻几步跨到他们面前,双手抱拳一揖,单腿跪到了地上,急急忙忙地说道:“伯母,大事不好,令尹谋反,全城就要戒严……”孙母赶紧扶起潘鬻道:“侄儿快请起,你说令尹谋反了,要大开杀戒了?那……敖儿的父亲还好么?”潘鬻道:“司马他……在三舍之外的轑阳筹措军饷……已被令尹遣人杀害了!”说罢泪水夺眶而出。两家本是世交,过从甚密,亲如一家,提起伯父遇害,潘鬻不由得心如刀绞。孙母闻听此言,惨叫一声:“痛杀我也!”随即昏厥在地。潘鬻与孙叔敖慌忙将她扶起。一阵呼唤之后,孙母才悠悠醒转,泪如泉涌。潘鬻急切地劝道:“伯母大人节哀,现在还不是悲痛的时候。令尹要斩草除根,不久就会派兵来捉拿伯母全家,当务之急是赶快逃命。如今四座城门与朱河、松柏河、新桥河、龙桥河上都已派去兵将,严控朝中大臣与家眷的走脱。令尹要一一甄别,以定生死。此刻松柏河一带守兵尚未到达,是唯一的活路。事不宜迟,你们赶快动身吧!”潘鬻怕耽搁久了引来杀身之祸,说完向孙母叩头,起身快步冲了出去。孙母哀哀痛哭,六神无主。孙叔敖从内室拿出一块约有五钱的金子,塞到东门柳手里道:“这点钱你拿着逃命去吧。你对我家的恩德,只能来日再报了!”说罢他将玉剑藏到贴胸的衣襟内,背起母亲向门外奔去。这玉剑是时为太子的庄王与太傅冉伯聃到蒍府时,太傅赠与之物。当时庄王熊侣仅十四五岁,孙叔敖也还是把玩弹弓的年纪。太傅戏与孙叔敖论治国之道,孙叔敖说道:“休兵罢战,休养生息,民富国强,何愁霸业不成?此乃远虑之事,是国之根本。”太傅又问及双头蛇之事,解下腰间的玉剑赠送给他,说道:“此子好生教诲,必成大器!”此后这玉剑被蒍家视为宝物,一直不离孙叔敖之身。街上逃难的人群扶老携幼,哭爹喊娘,又有兵丁不时横刀纵马,疾驰而过,一派恐怖的情形。孙叔敖负着母亲,混在杂乱的人群里,朝潘鬻指点的方向逃去。然而他们来到桥头时,已是兵丁林立,盘查得滴水不漏。那些横眉怒目、杀气腾腾的军士大喊大叫:“千万别放跑了司马蒍贾的儿子!令尹说了,谁抓住他,官至大夫,赏黄金千镒,美女百名!”孙叔敖赶紧放下母亲,抓起一把尘土朝脸上一抹,将自己弄得面目全非,然后将母亲背起,硬着头皮随人流拥上了松柏河桥头。他知道此刻再无退路,一切只能听天由命。清醒过来的孙母咬着儿子的耳朵说道:“把为娘放下,你快快脱身去吧!”孙叔敖只是不听,挤到了守军那里。一个兵士喝道:“别看你灰头灰脸的,模样儿却还是个书生,你心里有鬼!莫不是我们要盘查的孙叔敖吧!说!叫什么?”孙叔敖答道:“敝人叫东门碣石。”那兵士紧追不舍地盘问:“干什么的?背上何人?”孙叔敖强自镇静地答道:“姑母有病,我奉母到城里探望,不料遇见这场变故,母亲也吓病了,我须将母亲背回去。”兵士继续问:“既然姑母病了,你父亲理应看望,怎么不见他的人?”孙叔敖正不知如何回答,旁边却响起一个气喘吁吁的苍老声音:“小人便是他的父亲。只是我瘸了一条腿,走不快,迟到了一步。”孙叔敖不禁讶然,竟是老家人东门柳!亏得他这个瘸脚老人竟能一路相随,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孙叔敖激动地说:“父亲!你怎么现在才跟上来,害得我们好不担心!”那个兵士狐疑地打量着他们,并没有就此放过的意思:“你姑妈住哪条街?做什么营生?说!”孙叔敖胆战心惊,心想这下恐怕要落入虎口了。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速将那三个可疑的人押过来,我要亲自审问!”说话之人竟是潘鬻,那个兵士将三人押了过去。“斗”字大旗下有一乘战车,旁边坐着满脸肃杀之气的潘鬻,他身后站着两名披坚执锐的兵士。看来在这里,潘鬻手握生杀大权。潘鬻让兵士将孙叔敖捆了个结结实实,却并不审问,挥手道:“将他押到一边去。”潘鬻领着兵丁继续盘查过往人群。过了一会儿,他对一个青年耳语了几句,那青年便拔足狂奔。潘鬻大喊一声:“还不快去追赶孙叔敖!”守桥兵士听得主将命令,呼啦啦全去追赶那个年轻人去了。潘鬻快步走来,拿刀刷刷几下划断孙叔敖身上的绳索:“贤弟,赶紧背上伯母去吧。庄王已经回师郢都,令尹率兵迎战去了,咱们后会有期。”孙叔敖感激地背起母亲。偏生那个兵士跑了回来,道:“大人,此人还须细细审问。”潘鬻只得照例审问:“你再回答我一遍,你叫什么?”“东门碣石!”潘鬻转而问家人东门柳:“你果真叫东门柳吗?如果蒙骗本官,哪怕你不是蒍贾家里的人,也难逃死罪!”东门柳镇定地答道:“启禀大人,小的的确叫做东门柳。”潘鬻故意沉吟半晌,道:“谅你也不敢糊弄本官。”又转头对那兵士说道:“看来疑虑可消。还不赶快回去,如果放跑了蒍贾的儿子,令尹轻饶不了你我!”然后冲孙叔敖吼道:“还不快滚!”孙叔敖如蒙大赦,背起母亲,快步朝城外奔去。只是苦了东门柳,拖着一条瘸腿一颠一颠地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三人来到一片高岗,岗上杂树丛生,荒无人烟。浑身散了架似的孙叔敖瘫倒在地,衣服湿得能拧出水来。东门柳忽地跪到地上掌自己的嘴,道:“公子,主母,小人该死,过松柏桥时老奴不该胡说八道!”孙叔敖急忙抓住他的手,将他扶起,道:“生死攸关,也亏得你急中生智,不然我们已经死了!”孙母也感激地说:“我们感激你还来不及,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三人稍作歇息,恢复些体力,便朝云梦大泽深处奔去,一会儿就变成了三个黑点,不见了踪影。郢都发生这场大变故时,庄王正带甲十万,借伐陆浑之机,兵锋直指伊洛。此时东周王室衰微,无力抗拒,周定王便遣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军。王孙满游说庄王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庄王哂笑道:“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但他也意识到取代周王室条件还不成熟,便有退兵之意。此时朝里忠良之臣暗中派出的信使星夜赶到,奏报令尹谋反之事。庄王大惊失色,急令火速回都。这谋反之人名叫斗越椒,官至令尹。何为令尹?“令”乃善之意,“尹”为长之意,“令尹”即最好的官长。虽然楚国先祖出自黄帝之孙颛顼,周朝建立之时亦立有大功,但由于地域关系,楚国一向被视为南蛮,楚之国君也只是子爵。楚国朝廷典章制度与官职名称等,多有别于中原诸国。立国之初,令尹之职叫做莫敖,楚武王时更名令尹,相当于中原各诸侯国的丞相或相国,但又有所差别:丞相或相国只管文官类的国事,而令尹入相出将,掌握全国军政大权,权力之大,别官概莫能及。斗越椒谋反有两个原因。一则他是国君熊仪之后,虽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深入骨髓的王族优越感还在,而且膨胀出政治野心,他要“斩”而复得。二则楚庄王亲政之初,国内发生饥荒,戎人、庸国、麋国趁机勾结百濮,聚众几十万,兵压郢都,形势万分危急。庄王召集大臣廷议时,斗越椒力主迁都坂高。司马蒍贾驳斥道:“郢都乃国之根基,遽然迁都,众敌一鼓可取。况坂高离此不过百里,并无险阻可凭。当下之势,庸国为群乱之首,擒贼擒王,只要集中兵力击败庸国,其余必不战自溃。”庄王采纳蒍贾之策,果然尽破来犯之敌,楚国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势力扩展,迫近晋国,为争霸中原奠定了基础。此一战使若敖氏丢尽了脸面,斗越椒十分忌恨蒍贾,总欲寻找机会雪耻洗恨。庄王率兵在外,斗越椒便高举叛旗,大开杀戒,第一刀砍向司马蒍贾,继而搜寻他的儿子与家人。闻得信使驰报,庄王率大军日夜兼程赶回郢都,遣使告斗越椒道:“若敖氏于楚有累世功勋,宁肯斗越椒负寡人,寡人不负斗越椒。”并许诺赦其擅杀司马蒍贾之罪,将文王、成王、穆王的子孙作为人质送入斗越椒营中。斗越椒利令智昏,口吐狂言:“令尹之职太小,我志不在此!”此言一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庄王平叛之战不可避免。庄王大军与斗越椒的私卒和郢都叛军几番激战,最后对垒于清河桥畔。庄王军中有一名小校,名叫养由基,箭法深得楚国神箭手琴氏之精髓,可谓盖世无双。此人胆气豪壮,请命要与令尹比试射箭。斗越椒自忖箭法无敌,哈哈一笑,命亲兵高喊:“射杀无名小辈,庄王当下马投降!”比试开始,斗越椒眼露凶光,连射三箭,皆没射中,有一支箭竟被养由基衔住。斗越椒见状慌了手脚。养由基一阵大笑,高声叫道:“令尹,现在轮到小人射你三箭了!”已经慌神的斗越椒听得弦响,只当箭已射来,急忙将身子一闪,哪知养由基只是虚张声势。如是者再,斗越椒渐渐放下心来,却听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直穿其喉,斗越椒倒地而亡。庄王大喜,亲自擂鼓,指挥将军公子婴齐、公子潘尪等乘胜掩杀。斗越椒一死,叛军斗志全无,土崩瓦解。庄王欣然嘉勉养由基,奏凯还都。庄王九年,若敖氏一族不拘大小,皆被斩于城外凤凰山麓。这一日,庄王召集群臣于承天大殿议事,忽报出使齐鲁二国的箴尹斗克皇回朝,已在殿外候旨。朝臣大为吃惊:斗越椒谋逆被平后,若敖氏一族无人幸免,斗克皇与斗越椒一族,也在诛杀之列,此等大变他岂有不闻?既闻之,又怎会自投罗网?接到禀报,庄王倏地抬起头,双目如电,寒气逼人,冠冕上的红宝石旒晃个不停:“宣他进殿!”斗克皇走上殿来,稽首伏地,奏道:“臣斗克皇叩见我王!”庄王怒气冲冲地问道:“若敖氏斗越椒谋反,寡人上赖神明祖宗福佑,下赖众将士忠勇,得以击杀。若敖氏一族有负于朝廷,有负于寡人,依祖制法度,你也难逃一死!你还有何话说?”斗克皇脸涨得通红,慷慨道:“臣知祖宗之法不可违,然臣奉旨出使他国,尚未复命,若为顾全性命,中途逃遁,岂不为人耻笑?何况君为天,背天者诸神群氓皆可杀之!容臣禀奏出使之状,然后依律问斩。”庄王不语。斗克皇道:“齐国已不复当年之盛,桓公七子为夺王位,兄弟阋墙,内耗甚重,已成强弩之末;鲁国僖公即位不久,信义未孚,无力外拓,皆愿结好于我国,共同对付正在崛起的晋国。”奏罢,不待庄王言语即起身,说道:“罪臣去也!愿我王千秋万岁不弃楚国!”言讫转身离殿而去。“潘尫将军,”庄王对斗克皇行止颇感奇怪,令司马潘尫将军道,“你领兵紧随其后,看他意欲何为。务必不使其逃脱!”“微臣遵旨!”潘尫急步走出大殿。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屏住呼吸,不知庄王将会如何处置斗克皇。不久潘尫归来,含泪跪下奏道:“箴尹真乃忠义之士,他已去司败衙门请死!”庄王愕然,内心已下了“忠烈之臣”的断语,又想到若敖氏代有贤臣良吏,忠于楚国,勤于王事,实在于国有功,内心翻腾不已,忙宣斗克皇进殿,道:“卿乃楚国社稷之臣!寡人赐你改名更生,仍为我朝箴尹,望卿不负我望!”斗更生跪在地上,涕泗横流地道:“臣肝脑涂地,难报大王厚地高天之大德!”朝臣亦发出一片欷歔之声。


编辑推荐

《布衣宰相孙叔敖》中集中笔力刻画了这位春秋历史名臣辅佐楚庄王鞠躬尽瘁成就霸业的能臣形象。凸显出孙叔敖事君如父、爱民如子、奉法如天的高贵品格。小说对楚庄王、樊姬等历史名人同样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同时对伍举、申叔时、斗更生、虞丘等人物都有传神的刻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布衣宰相孙叔敖 PDF格式下载



期待作者以《布衣宰相孙叔敖》为基础,多写几本关于楚国、关于荆州的书!


买书是一种病,看到中意的,总是忍不住想买下来。读读《布衣宰相孙叔敖》,了解楚地千年前的风情。


布衣宰相孙叔敖,跌宕起伏的小说~


历史上的孙叔敖是什么样的,已经没人知晓,但是,在《布衣宰相孙叔敖》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孙叔敖,一个大写的良吏。


历史上关于孙叔敖的记载太少,甚至连他到底姓什么,也不甚了然;何以叫孙叔敖,也不太清楚。这本书从“三去相、三复相”出发,建构一部大文章,虚构与史实交错,加以浓厚的楚地风情,让人浑然以为此孙叔敖即历史上之孙叔敖。好!


我们耳熟能详的孙叔敖斩杀双头蛇的故事,成了这本书的引子。作者对整个故事的架构和 把握还是很到位的。推荐。


孙叔敖,是千古良吏,也是现代官员的榜样!


小学时就看过孙叔敖的故事,可是一直没有见到详细的、


孙叔敖何许人也?读完就有了答案。


春秋时期的楚国争霸的史诗。


一个“蛮夷之邦”,是如何晋身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让人很感兴趣的历史。


想了解楚地文化的,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一代名相,辅佐了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霸业


虽然是小说,但是文中的器物服饰名称等富有楚文化特色的东西一丝不苟,可以看出作者应该下了很大的工夫。


语言老到,盎然有古白话小说的神韵。


历史就在那里,要看怎么去描述。不同的描述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面貌,有死的,有鲜活的。


石老师是认识的,人很不错,没想到还写出了这么好看的书。


增加他对家乡的热爱,嘻嘻!


一天就送到了!


很多严谨的历史知识,获益匪浅。


作者笔法严正,非常经典!


朋友很喜欢,我也拿来看看,还可以


不错不错~!


很好看啊,真本书,每天晚上读一章!


文笔细腻而老到,结构张弛有度,出手即名家!


翻了翻,语言很地道,抽空读一遍。


有些情节安排不甚合理,但是总体读来,尚属佳作。


手感不错,看看再说。


先睹为快~


一个复杂曲折的故事,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很有趣味的书。


呵呵,评价晚了。


替别人买的,先看看。


很好看,写作水平不凡。


现在的书,很多都不适合躺着看,哎,真是太遗憾了


质量挺好,很满意


这本书还不赖!


贸然买下,居然还可以。


作者的笔法很棒!


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跃然纸上。


稍微翻翻,写的不错!


送货的速度需要提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