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书五经详解

罗少卿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罗少卿  

页数:

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该书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它,既可养心修德,又可增智广识,还可怡情励志。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推出《四书五经详解》这套丛书。 这套丛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译文显豁。翻译达到了信、达、雅的要求,并将原文与译文上下对照编排,可让读者一目了然。二是注释详细。注释体例严密,不仅对疑难词语作了解释,而且对实词活用、虚词用法也作了说明。三是讲评得当。讲评着重阐明主题思想,如有歧义,不作考证,只取一家之言。行文简明扼要,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 这套丛书编写力量雄厚。参编人员都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其中有五位博士,有一位博士后。他们长期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颇强的科研能力,因而编写质量得到了保证。

书籍目录

大学 前言 正文中庸 前言 正文


编辑推荐

《大学中庸》编写阵营强大,博采众家之长,对译详注精析,独领经典风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四书五经详解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一本很适合现代人阅的一本书,内容对译,解释精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但是好像那些:孟子、周易、春秋左传、礼记等还没有出版吧。


这套书我全买了。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套书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解释详细。编排、排版非常非常的巧妙。有白话文翻译,有注释。白话文翻译就在正文的下边,看了非常方便、舒服。而且当当的价格很优惠,送货速度很快。


很不错 出门都可以戴在身上 很轻便 内容很全面 注释译文都有 还有鉴赏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文白对照,有注释,每天读一遍,睡觉都舒服


那些没有找到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即便已经拥有很多财富,但他们依然在四处找寻。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还拥有了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当下的力量。阅读本书的过程是一个发现之旅。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引导下,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很好 有对照


不错,简单的解释。不会太多影响个人的理解!


多背诵经典,别被世俗污染!


这本书有点薄啊。。。好吧。我买的时候以为很厚的、


我没注意,多买了一本,适合中学生看


挺好,还没有仔细看


应该多补充些国学


还没读,读后再写


应该是为初中生编纂的,不过现在就算是大学生能理解四书的也不多了。拜读。


不够专业的.


我还没有认真读这本书,但是国学一直是我的最爱


很薄的一本,价格便宜,值了。


其实,书还凑合古文和白话一起,光看古文也能明白的


内容当然是好,买的目的也是为了看大学的原文。可是,为什么这么像盗版书?


古文外加现在白话翻译 一般


翻译看着容易懂


货发得快,必须承认。
不过这书的内容少了点。


谈不上收藏,这本书便宜,又轻便,可以随身携带看。纸张很差,但无所谓,内容正确就好


看着有点晃眼睛,有些翻得不好


给我大哥买的,不错,值得买!!!很喜欢


书比较薄,字体较大。注解还是比较明晰的,适合一般了解的人看。有一些错别字,应该在再版时做些修改才好。排版的原文字间距较大,为了对应下面的翻译。但是因为字间距过大,阅读时不很方便,我不喜欢这种方式。


货与网页上的很相符.


  大学   《大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所谓“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与至善”;“八目”就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阐述的,主要是道德修养与社会的关系,认为道德修养的好坏决定社会的治乱。  摘要:  1、知道了要达到最高的境界,然后才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心静,心静才能安稳,安稳,然后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虽然当代的我们并不会大张旗鼓的到处宣扬自己是如何如何的了解善的,但换个角度看就会觉得其实在为自己定立目标时借鉴一下圣人的话也是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目标,我们才能着手为自己的目标加砖添瓦。在添加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慎重的思考要达到那个目标,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才是正确的。只有了解了正确的路径才能心安理得地为自己的目标奋进。)  2、穷究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知无不尽;知无不尽,才能意念诚实;意念诚实,然后才能心志端正;心志端正,然后才能使自己有修养;自身有修养,然后才能把家整顿好。(只有了解某件事物的过程以及参与后会遇到什么困难后,我们才能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一个正确的方法去完成这件事。例如你的目标。)  3、商汤的盘铭说:“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还真是该每天都学习一点东西呀!)  4、孔子说:“黄鸟栖息时还知道它应该栖身的地方,难道人还不如鸟吗?”(能真正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才是时代的胜利者。)  5、《诗经、卫风、淇奥》云:眺望那淇水的深处,当绿竹郁郁葱葱,文采风流的君子,好像切磋的象牙,好像雕刻的美玉。(很是唯美的画面。)  6、所谓意志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如同厌恶恶臭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像喜爱美色那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心安理得。(从一而终、心口同一在当今社会很难有人做得到吧!不过,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本心不变,顺应当今社会口是心非的度日本领有待提高呀!)  7、心不在这儿,虽然看了却没有看见,虽然听了却没有听见,吃这东西也辨不出味道。(有点儿像是失恋中人的状态。)  8、人们对自己亲近的人往往有偏爱,对自己鄙视的人往往有偏见,对自己敬畏人往往会有偏心,对自己怜悯的人往往有偏心,对自己简慢的人往往有成见。所以,喜欢一个人而又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又了解他的优点,那是何等的难呀!(是挺难的。要不然幻城这本书哪能买得那么好。)  9、所谓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自己家的人都教不好却能教育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这应该也是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最高的境界吧!)  10、尧舜用仁政来统治天下,百姓就跟着他们讲仁爱。桀、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百姓就跟着他们悖逆作乱。因此说,执政者自己有了这些善德,然后才能要求别人行善;自己没有这些恶习,然后才能指责别人的恶习。所以执政者在道德上应起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11、国君聚敛财富,那么百姓就会离散;把财富散发给百姓,就会把民众团结在周围。(这就是民心呀!)  12、《尚书、秦誓》说:“如果有一个臣子,老老实实却没有其他才能,但他心地宽容,能够容纳他人。别人有才能,就嫉妒和憎恶人家;别人有美德,就压制人家,使他的美德不为国君所知。(这便是心胸可容人和不能容人的人,得到亲近和疏远的原因。)   中庸   《中庸》主要发挥了孔子“中庸”的思想,它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即所谓“中庸”之道。同时它还要求以至诚的态度不断进行道德修养,积累学问,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必须指出,这些处理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大多数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虽然它是为了服务封建社会,但也不是对当今社会下的我们没一点好处的。  摘要:  1、孔子说:“舜恐怕是伟大的智者了,他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详审那些浅近的话。他隐去别人的缺点,宣扬别人的长处,抓住过和不及这两个极端的偏向,加以调和,而用其中庸之道去引导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如果我们也能隐去学生的缺点,宣扬学生的长处,抓住过和不及这两个极端的偏向,我想我们也能事半功倍的。)  2、孔子说:“人们都说自己聪明,却为利欲所驱使,像禽兽一样落入捕网、木笼和陷阱中,没有人知道躲避。(贪欲害死人呀!一旦陷入其中就无法自拔。权欲也好、钱欲也好、情欲也好,都害人非浅。)  3、所以,君子温和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刚强啊!君子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刚强啊!国家太平,政治清明时,君子不改变贫困时的操守,这才是刚强啊!国家混乱,政治黑暗时,君子一直到死不改变操守,这才是刚强啊!(从一而终,〈愚忠除外〉难呀!所以很难再看到那种刚强了。)  4、君子行为准则四项:作为人子,侍奉父母;作为人臣,侍奉国君;作为兄弟,侍奉兄长;作为朋友,应该首先达到能作朋友的要求。言行要顾及行动,行动也要顾及言语,能组到这些,君子还有什么言行不相应的呢!(言行一致,对家人、对朋友、对上级,对下手。我都没能做到,被感惭愧。)  5、无论处在什么地位上都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处在上位,不欺凌处在下位的人;居于下位不巴结上位的人。自己正直就不必去乞求别人,因而没有怨恨。不怨天命,下不归罪于别人。(在当今的社会里,这种与世无争看起来很是愚昧,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坚持起见,从一而终。)  6、天生万物,必定会依据其自身的材质来决定自己的厚实的程度。可以栽培的就一定栽培,只能受到颠覆的一定颠覆。(心平气和,熟知轻重,天下太平。)  7、人们对政治非常敏感,树草木对土地非常敏感,而因人施政就好像种蒲苇一样,比植物的成效更快。  8、智、仁、勇,这三样就是天下共行的美德。  9、孔子说:“爱好学习,接近于智;努力行善,接近于仁;知道什么是耻辱,接近于勇。懂得这三种,就懂得怎样修养自身。  10、一切事情,只要有准备就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之前先想好怎么说,说起话来就不会发生障碍。做事之前先决定怎么做,做起事来就不会发生困难。行动之前先决定怎么办,行动起来就不会行不通。(不打无准备之仗,说的就是这段话吧!)  11、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能按这个道理去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得刚强。(感同身受)  12、从诚心到明辩事理,叫做天性;从明辩事理到诚心,就叫做教化。有诚心就能明辩事理,能明辩事理就会有诚心。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化恶为善。  13、至诚是不间断的,不间断就可以长久延续,长久延续就可以得到验证,得到验证就能更加悠远长久,悠远长久就能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高大光明。  14、天,它由点点光明所积累土所积累,以至广博深厚,承载华山而不感到沉重,容纳河海而不会泄露,万物被承载在上面。山,它由一个个小石堆积起来,以广阔高大,草木生长在山上,禽兽栖居在山中,宝藏也从山里开采出来。水,由一勺勺的水积蓄起来,以至深广莫测,鼋、鼍、蛟、龙、鱼、鳌都生长在水中,各种财货也都从水中生出。(感谢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  15、孔子:说:“愚蠢的人喜欢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可很少有人能清楚地分辨出自己是自以为是还是独断专行。)  16、小德如江河长流不息,大德以淳朴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  17、君子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光而美德日益彰明。小人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艳而日渐消亡。君子为人之道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要从自己开始,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明,这样就可以进入圣人之德了。(做人不能太过浮华,死心塌地,不浮不燥才是真理。)  18、《诗经、商颂、烈祖》曰:“默默祷告寂静无声,音乐停奏一片安宁。”所以,君子不用赏赐百姓就受到鼓励,不必发怒,而百姓畏服超过刑戮。(有些深奥,无言以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