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参菇栽培技术

赵荣艳,段毅 编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赵荣艳,段毅 编  

页数:

142  

内容概要

  白参菇概述,生物学特性,生产设施,原、辅材料,菌种生产技术,加工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文字通俗易懂,科学性、可操作性强,可供广大菇农,食用菌生产场、专业户,农业技术员以及食用菌经销人员阅读,亦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一、概述(一)白参菇的分类地位与名称(二)白参菇的经济价值(三)白参菇的研究简介(四)白参菇的栽培状况和市场前景二、白参菇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二)自然生态习性(三)产地分布(四)生活史及遗传特性(五)人工栽培条件三、白参菇的生产设施(一)菌种厂房设置(二)菌种生产设备(三)机械设备(四)栽培生产场所四、原、辅材料选择(一)主要原料(二)辅助原料(三)常用消毒与杀虫药剂五、白参菇菌种生产(一)优质菌种的选育(二)灭菌消毒与无菌操作(三)母种分离与培育(四)原种制作技术(五)栽培种制作技术(六)液体菌种制作技术(七)菌种质量鉴别(八)菌种保藏六、白参菇栽培技术(一)房棚要求(二)栽培季节(三)生产工艺流程(四)培养料配方(五)配制方法(六)装栽培袋(七)灭菌(八)冷却接种(九)室内养菌管理(十)熟化培养(十一)催蕾出菇管理(十二)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十三)采收加工(十四)养菌再出菇(十五)废料再利用七、白参菇加工技术(一)常用贮藏保鲜方法(二)干制技术八、白参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白参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白参菇子实体形态特征  白参菇子实体小型。子实体为侧耳状、扇形、肾形或掌状开裂,通常覆瓦状叠生、簇生或群生,形似小菊花。菌盖长为0.6~5厘米,宽0.8~3厘米,厚0.1~0.3厘米,菌盖上表面白色、灰白色、肉褐色至黄棕色,表面密披有茸毛或粗毛,具有多数裂瓣,韧肉质至软革质,边缘内卷;子实层体假褶状,假菌褶白色至黄棕色,每厘米14~26片,不等长,沿中部纵裂成深沟纹,褶缘钝且宽,锯齿状。菌肉薄,约1毫米厚;菌肉白色,韧肉革质,质地韧;基部狭窄,菌褶窄,从基部呈辐射状长出,白色或灰白色,后期淡肉色带粉紫色,边缘往往呈掌形或瓣状纵裂而向外反卷如“人”字形,有条纹,子实体无柄或短柄。  2.白参菇孢子及菌丝形态特征  孢子印白色或淡肉色。孢子无色透明,圆柱状,5~5.5微米×2~2.5微米,双核,孢子壁平滑。担孢子圆柱形至腊肠形,无色,光滑,大小为4~6微米×1.5~2.5微米。菌丝体白色、疏松、茸毛状,气生菌丝较旺。菌丝有间隔,有分枝。菌丝粗细不均,直径1.25~7.5微米。单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有锁状联合,无色,交织排列,直径为5~8微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白参菇栽培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