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耳针疗法治百病

杨兆民//董勤//周静珍 金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金盾  

作者:

杨兆民//董勤//周静珍  

页数:

219  

前言

  耳针疗法,是指通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上的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是中国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术部位仅局限于耳穴,故名耳针。其刺激方法以针刺法为代表,此外还有耳压、耳灸、耳穴磁疗、耳穴激光照射、耳穴电针、耳穴注射等多种方法,谓之“耳穴疗法”。  耳针疗法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奏效迅速。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壮健身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病症遍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内分泌等各科,不仅对神经衰弱、自主神经紊乱等功能性疾病疗效明显,对某些器质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近40年来,医学界不仅反复验证、加深了对耳针适应证的认识,而且大大拓展了耳针在戒烟、戒酒、戒除药瘾、戒毒、减肥、竞技综合征和皮肤科JL科、妇产科及护理、影像学等领域的应用。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一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的疾病分类标准中所示,采用耳针治疗并有一定疗效的病症(指单用耳穴治疗能使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的病症)共计245种。  耳针疗效确切,对于一些急性扭伤、落枕、头痛等病症常有针到病除、针到痛止的立竿见影之功效。即使对于一些慢性病,也能通过耳针治疗收到不同程度的疗效,可弥补体针治疗的不足。在单用体针不能取得预定疗效或效果较差时,可改用耳针,或用耳针配合体针以增加疗效。

内容概要

本书简要介绍了耳郭的形态、结构与分区,耳生理与病理,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穴的命名、分布;重点介绍了耳穴的诊断与施治方法,耳穴的性能、功效,耳针处方选择原则与耳穴配伍,耳针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推荐了多种常见病与常见病候的耳针辩证治疗方法,耳针处方选穴与针治方法,并配合体穴、头穴及中药治疗。 其内容简明扼要,科学实用,可供基层医师,针灸教学、科研人员、以及耳针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杨兆民,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继承生导师,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顾问,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江苏省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60余年,长于治疗疑难杂症,总结临床诊治“五辨”、“八法”等经验。主编《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导读》,参编(《针法灸法学》(一版)、《专业考试复习参考书·针灸学》等全国教材与教参,专著《实用针灸选穴手册》、《杨兆民针灸临床经验集粹》等。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董勤,女,1961年8月生,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24年,主持或参加科研及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9部。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耳针分会副主任委员。  周静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本科学士,医师,江苏省针灸学会会员,当代针灸名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杨兆民教授弟子,随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门诊部从事中医针灸临床诊治6年,编著《杨兆民针灸临床经验集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耳郭 一、耳郭形态  二、耳郭结构  三、耳郭分区 第二章 耳生理与病理  一、耳生理  二、耳病理 第三章 耳与全身的关系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二、耳与经络的关系 第四章 耳穴  一、耳穴的由来  二、耳穴的命名  三、耳穴的分布 第五章 耳穴诊治方法  一、耳穴诊断方法  二、耳穴治疗方法 第六章 耳穴性能与功效  一、耳穴性能  二、耳穴功效 第七章 耳针的处方选穴  一、耳针处方意义  二、耳针取穴原则  三、耳穴配伍方法 第八章 耳针疗法的宜忌  一、耳针疗法治疗范围  二、耳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九章 常见病耳针治疗方法  一、急症对症治疗  二、疼痛对症治疗  三、一般症状对症治疗 第十章 耳针辩证治疗常见病候  一、脏腑病候的耳针辩证治疗  二、十二经脉病候耳针辩证治疗  三、奇经八脉病候耳针辩证治疗 第十一章 耳针辩病治疗常见病  一、心脑血管疾病辨病治疗  二、呼吸系统疾病辨病治疗  三、消化系统疾病辨病治疗  四、生殖泌尿系统疾病辨病治疗  五、妇科疾病辨病治疗  六、神经、精神疾病辨病治疗  七、运动系统疾病辨病治疗  八、眼部疾病辨病治疗  九、耳鼻咽喉、口腔疾病辨病治疗  十、内分泌疾病辨病治疗  十一、皮肤疾病辨病治疗  十二、传染性疾病辨病治疗  十三、老年疾病辨病治疗  十四、其他病症辨病治疗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耳郭  耳郭是人体位听器官,具有收集声音、辨别音源的功能。耳郭的表面解剖结构是耳郭分区、耳穴定位的主要标志,也是耳穴视诊触诊、耳针施术治疗的部位。因此,必须非常熟悉耳郭的形态结构和分区等基础知识,方能进行耳针疗法。  一、耳郭形态  耳郭是外耳的组成部分,位于下颌窝和颞骨、乳突之间,呈垂直方向生长,耳的前外面(耳郭正面)凹陷(图1),后内面(耳郭背面)隆凸(图2)。  (一)耳郭正面  1 耳轮耳郭外缘向前卷曲的游离部分。  2 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内的部分。  3 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的一个不甚明显的小结节。  4 耳轮尾在耳轮末端,移行于耳垂的部分。  5 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上部有分叉,呈“丫”字形的隆起部分。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组成。对耳轮体部是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对耳轮上脚是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对耳轮下脚是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6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耳针疗法治百病 PDF格式下载



不错,很有用,便宜啊


中医爱好者读一读还可以,就是400客服服务太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