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枢纽工程勘察与实践

王自高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

王自高  

页数:

136  

字数:

225000  

前言

水电是绿色能源,是目前人类唯一能够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电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发水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理论蕴藏量达6.89亿kW,其中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4.93亿kW,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3.95亿kw。我国水能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在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中,80%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约占50%。为满足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促进全国联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全国电力发展规划,将在全国逐步建立南、中、北三条“西电东送’’通道,其中西南地区的大型水电基地开发和骨干水电站建设成为重点。红水河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条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的河流,年平均来水量1300亿m3。落差’760rn,规划分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十级开发,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该水电基地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资源开发条件,被定为“西电东送”(南线)大通道的最先开发项目,同时也是云南电力东送华南的中转枢纽站之一。红水河梯级电站建设始于大化、岩滩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工建设的天生桥二级电站,这三个电站的合计装机容量达2480Mw,但因其调节性能差,合计保证出力仅为535Mw,因此期望处于龙头地位、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能尽早兴建,充分发挥效益。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工程勘察过程、国际咨询及勘察成果的验证情况;第二部分介绍区域地质及水库诱发地震情况;第三部分介绍水库岩溶渗漏及库岸稳定工程勘察情况;第四部分介绍坝址及枢纽布置方案选择的地质勘察情况;第五部分介绍枢纽区岩土工程特性研究情况;第六部分介绍枢纽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勘察与评价情况;第七部分重点介绍天然建筑材料(特别是软岩风化料、软岩堆石料及开挖料利用)的勘察研究情况;第八部分对若干已建的面板堆石坝地质勘察(特别是坝基及建筑材料的勘察)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更多面板堆石坝勘测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地质勘察与基础处理经验;最后一部分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枢纽工程勘察进行评价和总结。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1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过程 1.3 国际咨询情况 1.4 基本地质条件 1.5 开挖前后地质条件对比复核 1.6 工程回访情况 1.7 工程勘察获奖情况2 区域构造稳定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2.1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2.2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2.3 蓄水后水库地震影响及处理3 水库岩溶渗漏与库岸稳定性研究 3.1 水库岩溶渗漏分析 3.2 库岸稳定性评价及库岸再造分析 3.3 移民新址工程地质勘察4 坝址与枢纽布置方案选择的地质评价 4.1 坝址选择过程概述 4.2 坝址选择地质评价 4.3 枢纽布置方案选择地质评价5 枢纽区岩土工程特性研究 5.1 河床冲积层工程特性 5.2 岩石及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5.3 泥岩工程地质特性 5.4 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特性 5.5 工程岩体分区及分类6 枢纽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勘察与评价 6.1 右岸山坡稳定性勘察与评价 6.2 断层及软弱夹层渗透稳定性研究 6.3 坝基工程地质评价与处理 6.4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评价与处理 6.5 厂房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处理 6.6 溢洪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处理7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与研究 7.1 软岩风化土料勘察与研究 7.2 软岩堆石料利用研究 7.3 开挖料利用研究8 面板堆石坝工程地质勘察与实践 8.1 面板堆石坝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8.2 面板堆石坝坝基工程地质勘察 8.3 面板堆石坝地基工程处理 8.4 面板堆石坝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8.5 面板堆石坝变形与渗流问题分析9 结论 9.1 总体评价 9.2 经验总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枢纽工程勘察与实践》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枢纽工程勘察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特色工程资料值得收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