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苕溪运河志(上下)

《苕溪运河志》编纂委员会 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

《苕溪运河志》编纂委员会 编  

页数:

全2册  

字数:

1796000  

内容概要

  《浙江省志丛书》是记载浙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系列志书。它上溯史前,下至当代;详今明古,涵盖百业;有分有合,蔚为大观。这是我省地方志工作者多年来呕心沥血、勤奋耕耘的结晶,也是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丰硕成果。
  编纂地方志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作为全面、系统、准确的地情书、国情书,地方志不仅能记述和反映历史的沿革变化,而且还具有独到的“存史、教化、资治”功能。浙江有着悠久的修志历史。早在东汉初年,被称为“方志之祖”的《越绝书》就在浙江问世;清代,我国方志学的创立者章学诚诞生于浙江。千百年来,浙江佳志迭现,名家辈出,为我们赢得了“方志之乡”的美誉,也给“文化之邦”增添了光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3年来,浙江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曰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4600万浙江儿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富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今天,我们用志书的形式把浙江人民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奋斗精神,以及可圈可点之事、可歌可泣之人详细记载下来,既可以激发当代人励精图治,团结奋斗,更可以传之后世,教育和启迪后来者。其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书籍目录

总序

序二
序三
凡例
凡例(英文)
【上册】
概述
概述(英文)
大事记
第一篇 水系
第一章 苕溪水系
第一节 东苕溪
第二节 西苕溪
第三节 苕溪尾闾
第四节 长兴水系
第二章 运河水网
第一节 北排河道
第二节 东排河道
第三节 南排河道
第四节 上塘河
第三章 湖泊
第一节 太湖漤港
第二节 平原湖泊
第三节 著名湖泊
第二篇 环境
第四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貌地质
第二节 土壤植被
第三节 气候水文
第四节 水资源
第五章 社会环境
第一节 行政区划
第二节 人口
第三节 经济
第四节 城镇
第三篇 水晕灾害与防汛防旱
第六章 水旱灾害
第一节 灾害统计
第二节 重大灾害
第三节 灾害成因
第七章 防汛防旱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情报预报
第三节 洪水调度
第四节 抢险救灾
第四篇 治理开发錾础工作
第八章 测绘
第一节 控制测量
第二节 陆地测绘
第三节 河湖测绘
第九章 工程地质
第一节 水库工程地质
第二节 闸站堤塘工程地质
第三节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
……
第五篇 苕溪治理开发
下册
第六篇 运河网治理开发
第七篇 海墉
第八篇 运河航运
第九篇 水产
第十篇 管理
第十一篇 利人物
第十二篇 丛录

章节摘录

插图:三、第三产业苕溪运河流域运输、商贸、金融等业也发展较快。隋代南北大运河开通后经济开始繁荣。“贡赋漕挽、商旅往返”,不绝于途。唐、五代后,流域内干河拓展,支河四出,无往不达。近代,轮船业兴起,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招商局轮船“翔凫号”首航嘉兴、硖石,内河航运进入新纪元。运河水网地区东南临杭州湾,海运早就发达。唐以后,青龙港曾是远东大港。宋元时期,澉浦港为杭州外港,均曾建立市舶司,进出口贸易兴盛。元以后,乍浦港崛起,与东南亚、日本通商,“番舶辐辏、外商云集”。随着商业繁盛,南宋时,官府发行纸币关子、会子和钞引,实行钱钞并用,货币种类增加,进行货币交易的金融业开始萌生,当时杭州已有质库和钱钞交易铺开设。元时因禁用钱币,实行纯粹的纸币流通,因而钱钞交易铺曾有所衰落。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勃兴,金融业又有所发展,从事钱钞兑换的钱铺又重新出现,质库逐渐演变成典当。清康熙、乾隆年间,典当、钱铺发展到鼎盛时期,后来典当业逐渐衰落,钱铺则逐步发展成全面存放汇兑业务的钱庄。清末杭州银行业开始兴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在杭州成立。宣统元年(1909年),浙江官银行改组为浙江银行,是找国最早创立的省银行。辛亥革命后,随着沪杭铁路通车,流域内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均有发展。日本侵略军侵入杭嘉湖地区以后,城镇陷落,城乡交流中断,日军又通过实施经济统制,以及烧杀掳掠等残暴手段,使流域内工商各业受到极度摧残,损失惨重。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政府监管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市场萧条,正常的金融业务不复存生。三、第三产业苕溪运河流域运输、商贸、金融等业也发展较快。隋代南北大运河开通后经济开始繁荣。“贡赋漕挽、商旅往返”,不绝于途。唐、五代后,流域内干河拓展,支河四出,无往不达。近代,轮船业兴起,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招商局轮船“翔凫号”首航嘉兴、硖石,内河航运进入新纪元。运河水网地区东南临杭州湾,海运早就发达。唐以后,青龙港曾是远东大港。宋元时期,澉浦港为杭州外港,均曾建立市舶司,进出口贸易兴盛。元以后,乍浦港崛起,与东南亚、日本通商,“番舶辐辏、外商云集”。随着商业繁盛,南宋时,官府发行纸币关子、会子和钞引,实行钱钞并用,货币种类增加,进行货币交易的金融业开始萌生,当时杭州已有质库和钱钞交易铺开设。元时因禁用钱币,实行纯粹的纸币流通,因而钱钞交易铺曾有所衰落。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勃兴,金融业又有所发展,从事钱钞兑换的钱铺又重新出现,质库逐渐演变成典当。清康熙、乾隆年间,典当、钱铺发展到鼎盛时期,后来典当业逐渐衰落,钱铺则逐步发展成全面存放汇兑业务的钱庄。清末杭州银行业开始兴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在杭州成立。宣统元年(1909年),浙江官银行改组为浙江银行,是找国最早创立的省银行。辛亥革命后,随着沪杭铁路通车,流域内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均有发展。日本侵略军侵入杭嘉湖地区以后,城镇陷落,城乡交流中断,日军又通过实施经济统制,以及烧杀掳掠等残暴手段,使流域内工商各业受到极度摧残,损失惨重。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政府监管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市场萧条,正常的金融业务不复存生。


编辑推荐

《苕溪运河志(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苕溪运河志(上下) PDF格式下载



书很厚,内容也很丰富,只是时间节点在2000年之前,从2001到2010年十年之间的变化什么的,都更新的较少!这确实是美中不足。整体来说,这本书是值得收藏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