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麦田里的歌

汪丁丁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汪丁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的经济学随笔系列图书。在麦田里读书,与在都市里读书相比,最明显的好处是你随时可以感到你的脚是踩在土地上的,厚实,质朴,不赶时髦,不作玄想。天和地,向你提出问题,等候你回答。

作者简介

汪丁丁 北京人 1969年 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1971年 调回北京某电子所当工人 1981年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 1984年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理学硕士 1990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1年 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 1996年 赴德国任Gerhard-Mercalor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7年 返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中心任教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分 共鸣 内在的崩溃—读威廉·詹姆士《多元的宇宙》 斯密的幽灵—为《拯救亚当·斯密》中译本序 知识论视角下的哈耶克—推荐《哈耶克传》中译本 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译丛》序 一个或更多,诺贝尔经济学奖—推荐蔡昉、林毅夫著《中国经济》 为《中国经济学2002》序 长大的烦恼—《长大》批评 意识如何涌现—评唐孝威《脑功能原理》 需求公理—解释《经济解释》之一 模型与判断—解释《经济解释》之二 约束条件—解释《经济解释》之三 从套套逻辑走向真实世界—解释《经济解释》之四 需求公理的运用方法—解释《经济解释》之五 威氏图—解释《经济解释》之六 寻价行为—解释《经济解释》之七 寻价与投机—解释《经济解释》之八 契约原理—解释《经济解释》之九 归返真实—解释《经济解释》之十 为《理性的追问》序 一本我喜欢却不能在厕所里读的书 从第一句开始—《史努比的写作生活指南》 写在《财经》的边缘—为《财经·边缘》序 忙碌时代的读书方法 《财经》书评(2002年12月一2003年10月) 童心永驻—评《极客与怪杰》第二部分 回响 宽带知识状况 何谓“直面现象”的经济学? 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 从公共选择理论讨论立法冲突的几个维度 “天则”现象 概念的三个维度 欲反汽车论 选择不恨? 都市是一种教养 从五常卖字说起 闲聊租车 就《上海晨报》书评栏目陈佳勇的问题作答 中国的汽车文明与中国人的汽车文化 历史语境里的文正一 历史视角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成炳 重遇五常 深浅之辩 行为与金融 北大改革方案的三大要害 给王岐山市长的电子信件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经济学理性的贫困 行为,意义与经济学 就《阅读空间》王璞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章节摘录

书摘 为什么柏格森要把“节省时间”提出来当做“理智”的几乎惟一的优越性呢?这需要把我们的叙事带回到休谟的“因果性联想”,在讨论我们每个人大脑根据习惯对事物甲和事物乙的反复出现提出“原因一结果”的推测方式时,休谟批评说:我们其实无法证明(即基于逻辑推导)甲和乙之间的因果关系“永远存在”,任何联想都仅仅是有限的“体验”,试图把自己推广为“无限”。 概念,或“名词”,其动词是“命名”。我们根据有限的体验,出于社会交往的便利或者天性,就总试图为体验命名。于是有了“概念”,以及要为任何事物“命名”的内在冲动。一旦获得了名称,有限的体验便可以被一种叫做“语言”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可是,由于语词的本质,我们每个人的体验,必须通过语言的“一般化”过程,才被传递给他人,并引发他人的想像——对我们个人体验的想像。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指出并讨论了这一语言困境——“特殊”只能经由“一般”而被理解。 假设全部可能的关于“杯子”的经验组成一个集合A,用概念“杯子”来表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只能亲自体验集合A的有限多个元素——每一个元素代表一只特定的“杯子”。如果人类完全不借助于“概念”,那么为了说明“杯子”这类事物,每一个人从生到死必须争取体验尽可能多的各种各样的杯子,—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穷尽全部可能出现的杯子,于是他将像今天世界上众多语言实验室里的大多数黑猩猩那样,到死也不会使用“概念”来表达自己的体验。 写了六篇评论文章,算是读《经济解释》第一卷的“笔记”吧。刚翻开《经济解释》第二卷,便赫然发现第一章的题目是“利息理论”,暗中佩服五常教授功力过人。我读过不少经济学教科书,不记得芝加哥主流经济学家里面,有谁愿意在生产理论的第一章就谈利息。即便是早于芝加哥学派的MIT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等人,也未必愿意开篇就讨论错综复杂的利息理论。 五常教授“利息理论”这一章中最精彩的,以我受过的资源经济学训练来判断,莫过于他在第五节里对“森林资源最优开发理论”的通俗解释。恰好,我在浙江大学讲授“制度经济分析基础”,第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到资源经济学涉及的复杂的动态优化数学问题,着重指出过:森林资源的最优开发在数学上代表着最复杂的一类动态优化问题。1993年,我曾经在计算机前苦苦’挣扎过几个月的时间,才求得一类特殊方程组的“极限环”,并于1994年与另一位教授合作写过《资源经济学若干前沿问题》,试图给出最普适的资源概念的经济学定义。鉴于这类数学问题的复杂性,我宁愿只在这里告诉读者,五常教授这一节的论述,对希望直观理解资源经济学基本问题的读者极具价值。 在第一章的讨论中,五常教授非要直观地解释森林最优开发问题。为了取消复杂的数学演算,他引进地租概念,作为对林业经营者的理性计算的真实描述。林业经营者未必懂得那么高深的动态优化理论,五常询问:那么,在真实世界里,如果资源经济学的数学推导是正确的,这正确的推导对应着什么样的信息呢?他的回答是:林业经营者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信息是“地租”的变动,动态优化理论的全部复杂性,都可以由价格信号代替! 这样,在第一章的论述之后,就应当讨论地租概念了,故而“第二章:成本、租值与盈利”。我在其他场合反复说过,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其实只是两个:成本和租。想不到,五常打算只在一章之内同时解释这两个核心概念。 前些日子我查找1912年的《美国经济评论》,发现了这么一篇文章:The Definition of Price,很有新意。作者认为,在重新审理价值与成本等基本概念之前,应当首先重新审理的,是价格概念。因为不论需求和供给如何地不可观测,每笔生意的成交价,是可以观测的。 五常卖橘的经验是,即便成交价格原则上可以观测,在真实的市场里仍然有观测的费用。2002年末的一个星期日,我在北京万通新世界小商品市场里陪女儿购物。因为年关将至,市场里挤满了要回家过年的打工族和白领族,熙熙攘攘,万头攒动。我好奇,选中了一种女孩子喜欢的挎包,凡见到有这种挎包的摊子,就上去询问价格。我得到的报价,最高的是143元——在小商品市场里几乎算是“天价”,最低的是56元——公道价。但是,女儿比我更常来这里,而且每次都有家中的小保姆陪伴,经验丰富。讨价还价约10分钟之后,她居然以15元的价格成交。旁边大约两米处,有两位女士,也拿着这种挎包反复打量,大有按56元成交之趋势。其中年纪较大的那位凑到我耳边询问:“你们那个,多少钱买的?”我早就听到过摊贩们的警告,于是大声回答:“我不能说!在这个市场里,成交价是不能说的。” 整套《经济解释》,第二卷写得最精彩,我是在浙江长兴县的宾馆里二夜读完的。这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写“寻价”的章节可说是最最精彩,那段香港玉石交易的场内写实,完全可以收入正宗的现象学教科书。 1.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丁丁评语:我和韦森虽然相识,却从未见面。他以文会友,寄来一篇会议论文,我略予评论,赞誉有加。这本小册子,我早听韦森念叨过,没有想到拖了这么久才出版。韦森作文,特点是“咬文嚼字”。每一关键词语,他非要拆开把玩,再仔细组装,结果是建构了不少新鲜的词语。例如,这次造的“制序”,他对我解释过,要取“制度”与“秩序”的合义。还应当指出,上海人民出版社,破天荒地,为这本小册子设计了相当雅致的封面。于是,因为符合了我说过的忙碌时代选书的三要素——标题、装帧、作者,这本书优先人选。 2.米兰·昆德拉《身份》,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丁丁评语:不愧是一流装帧的大师之作,3个月印了6万册。董强教授,我读《文景》,知道他是米兰·昆德拉11年前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授课时招收的惟一中国学生——全班一共5名学生。原文是这位文学大师的新作,法文本2002年2月问世,中译本居然只滞后了一年!内容同样精彩,请看第170页的一句话:“你现在终于明白我是对的,明白我那不是在耸人听闻,明白我真的就是我,一个边缘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一个乞丐。” 3.汤姆·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追求卓越的激情》,张秀琴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丁丁评语:这本书能够从市面上几十本同类书籍里脱颖而出,吸引了我的注意,得益于它标题里的“激情”。这两位作者的努力表明,美国管理学叙事的主流终于意识到,是激情,而不是理性,决定了只有不到1%的企业能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惊险跳跃。对于优秀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保持优秀”,就是最理性的选择。芸芸众生,都追求这样的理性。此外,还有一小撮人,哪怕他们只是卑微的士兵,他们受到不断从内心涌现出来的追求卓越的激情的驱使,要么成为英雄人物,要么成为投火的飞蛾。关于自由企业的历史,其实是写给他们的。 4.康素爱萝·德·圣埃克苏佩里《玫瑰信札》,侯智荣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丁丁评语:原文发表于2001年,正值2000年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百年诞辰之际,庆祝活动无视陈规、前卫时尚……这本日记的主人——萨尔瓦多女郎,圣埃克苏佩里1930年从阿根廷带回法国的那个半开化地区的绝色美人儿,丧夫3年的小寡妇,她对自己的爱情经历“从来没有两次说得一样过”(《文景》2003年4期)。当这本日记被披露给公众时,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虽然它的女主人长期被法国公众忽视、遗忘、排斥,因为她的存在,威胁到法国公众关于“英雄”的概念,损害了她丈夫的名声。然而,她和他的真挚爱情,不以公众情绪为转移。这本延续了10多年的日记,是康素爱萝忠于爱情的见证,它感动了我。 看到这个题目,我估计,不少读者马上猜到我是打算“挤兑”一次中国开车一族的了。没错,我这篇随笔,就是要对我身边跑着的那些汽车特别是开车的人的文化底蕴作一番批评。当然,这些批评是从制度角度提出来的。 文明与文化,钱穆作过区分:前者比较偏重于事物的物质方面,后者比较偏重于事物的精神方面。故而,有了汽车文明的中国人,未必能相应地有汽车文化。后者委实需要“化”上一阵子,于是,也就用着了那句英国谚语——“三代人培养一位绅士”。 作为一种工具,与我们的脚相比,汽车不仅速度高,而且粗壮,不怕别人碰撞。有一次在德国科隆附近,我听一位急诊室的医生絮叨,说起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双方的伤员推进手术室,那一瞬间,医生先抢救哪辆车里的伤员,常常就决定了事故死亡率的高低。她的宝贵经验是:凡开着奔驰车的伤员,你最后再去抢救,包管没大事儿。 所以毫不奇怪,美国交通法,从法理学角度为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排列了顺序:对于最强壮者——指交通工具为驾驶者提供的保护的强壮程度,法律必须首先询问其责任,其责任断定之后,才追究次强壮者的责任……最无自我保护能力的事故参与者,其责任追究应当放在最后。 可惜,法理学不是法律,后者的效果,依赖于它在特定社会和特定时空点处的执行成本。每天早晨,我在街头散步,就我的观察而言,城市交通系统的各类使用者当中,交警最不愿意对私家车和公交车的驾驶者追究法律责任。究其理由,就公交车辆而言,我读到过一项研究,说是北京某些线路的公交车(“小巴”)已经与交通管制当局建立了某种“长期合作博弈”的默契。就私人车辆而言,我也听过一些评论,例如在上海和杭州这类城市,交警对私家车的态度颇像孔夫子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那些不打算惹是生非的交警,尤其如此。 不论如何,我们的交警不太愿意追究开私家车的人的责任,这大致是事实。假如开私家车可以少受法律制约,那么,私家车的诸般好处当中自然又要增加一项——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而言的某种特权。于是,原本十分接近于公害的私家车,就更有了理性选择方面的理由在我们的城市里泛滥。 问题在于,不开汽车的一族,往往是“沉默的多数”,他们在街上的位置,由于汽车权力的扩展,就显得很尴尬。例如,像我这类保持沉默者,本来在心里是看不起“汽车显佩”一族的——如无必要,勿买汽车。可是,城市里平添了一大批不懂得也不打算认真对待交通规则的“马路杀手”,让我们步行的人感觉太不安全,也太不公平。于是,为了自我保护,我也开始认真考虑买车了。 当法律(第三方监督)和道德自律(第一方监督)失效的时候,惟一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所谓第二方监督。也就是说,参与契约的各方,依靠自己的力量对契约的其他各方实施监督和惩罚。于是,我开始想像,街头那些开车的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或许就是出于自我保护,才不得不买车的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找不到麦田。 电闪雷鸣,清晨就开始下雨。 让我想像一下……麦田里应当有歌。先是胸腔共鸣,如母亲晃动婴孩般深沉悠缓。后是鼻腔共鸣,轻飏直上重霄九。 我们北大荒的麦田,那气势,如旷野般浩大。降雪的时候,它就是雪原;秋收的时候,它就是瀚海。旷野里的歌,其实也有回响,只是不像山谷里歌的回响那样往复振荡。在旷野里高歌,不能用流行歌曲那个唱法,你必须有“大号”嗓音,才可能听到回响。那回响是在天与地之间的,所谓“天苍苍兮,野茫茫”。 读书,原本是要在田野里读的。梁漱溟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形态,最形象的那种,可以用“耕读之家”来概括。须知,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西方,转来转去,最终也是转到了黑森林里,谓之“诗意地栖居”。 在黑森林里反省,远离喧嚣,把桶从水井里提起,走过铺垫着树叶的泥泞小路,回到昏暗的木屋里。借用铃木大拙的语言,质朴的生活,就是“诗”。 我想像我是在麦田里读这些书的,尤其是在读威廉·詹姆士的时候,我敢肯定,我深受他父亲那种气质的影响。所以,亲爱的读者,你能从“内在的崩溃”里感受到我当时所受的这种影响。 从这一角度看,就连“斯密的幽灵”,也带上了麦田的色彩。美国中部的麦田里—例如威斯康星州,盛产“幽灵”,当然,还有“魔幻”。我开车路过那儿时,正瞧见许多游客去参观那里的“巫术博物馆”。顺便提一句,嘉年华会,是“carnival”的音译,在香港和台湾的口语里更演变为“嘉年华”,显得太矫情,所谓“文过”也。我喜欢直接把它译为“鬼节”,也叫“万圣节”或“狂欢节”,都不显得那么矫情。 如果读者真对幽灵这类事情有兴趣,可以跳过“知识论视角下的哈邓克”和我十分看重的“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译丛》序”,以及它后面的两篇书评,直接去读“意识如何涌现”。 我推测,“成炳”和“历史语境里的文正一”,如果一起读的话,所引起的反差会十分强烈。与此相关地,我还喜欢“童心永驻”和“从第一句开始”。 对经济系的学生们,我推荐“一个或更多,诺贝尔经济学奖”,“何谓‘直面现象,的经济学?”,和最重要的一篇—“行为,意义与经济学”。 对任何其他专业的学生和学者,我推荐“宽带知识状况”,因为它接续和拓展了“宽带写作”的思路(参阅我的另一文集《海的寓言》)。 对法学院的学生,我推荐“从公共选择理论讨论立法冲突的几个维度”。它的思路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十分不同于法学院课程通常采取的思路。 对喜欢逛书店但因书籍太多而不知所措的读者,我推荐“忙碌时代的读书方法”。它所介绍的挑书方法,成功率相当高。 最后,这里收录了两篇“访谈”,它们分别缘起于我的两位朋友坚持不懈地催促我对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出解释。其实还有一位朋友也做了类似的工作,他把那篇访谈收录到另一文集里去了(参阅我和叶航的合作文集《理性的追问》)。 在麦田里读书,与在都市里读书相比,最明显的好处是你随时可以感到你的脚是踩在土地上的,厚实,质朴,不赶时髦,不作玄想。天和地,向你提出问题,等候你回答。 中午的光景,雨停了,天色渐转晴,燕北园夹在圆明园和颐和园之间,塞满了负氧离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麦田里的歌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我很早之前买的,已经退货了感觉。但是让我写点评论,我就来说两句。这本书主要是存的太久了吧?封面完全跟二手的没差别了,虽然内里还是很新的。但是买书的人拿到书的时候心情已经没了。总的来说,卓越的客服值得赞扬~~


写得很好,好书,就是知识跨度太大了,难懂。


  毕竟是随笔,五花八门,除了惊叹于作者的博学和见识,留下的是眼花缭乱的感觉:很多东西都知道了一点,很多书都似乎值得去读一读。:)
  
  林毅夫说过:“我不是看了那么多的文献才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对每一个现象我都是先自己观察,自己思考,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去看别人的文献,这样你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贡献在何处,缺陷在何处,你会发现事实上很多文章是不值得看的。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感觉他的方法和从顾准文集中可以感觉到的顾准的读书方法相似。
  
  http://logotools.yo2.cn/articles/a-graduate-of-learning-sentiment-ccer.html
  
  这是一个警钟。控制自己的兴趣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研究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很重要。
  
  休谟:他写作《人类理解研究》的时候还不到20岁。纳什的谈判理论,是他高中时的作品。
  
  Yishuai: 天知道他们怎么想起来去干这种事的。My God。:)
  
  帕格森说:如果你想知道实在的话,就再冲进可感知之流,转向感觉。他说:我们都需要内在崩溃,因为我们太习惯理智生活,我们的悟性被概念绑得死死的,不再有思想。思想离开了我们,应当把它找回来。回到纯净的、未曾用语言说过的生活中去吧!
  
  Yishuai: 听起来他似乎在说蔡国强。:)
  
  亚当斯密: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平静。
  
  Yishuai: 不是有钱。:)
  
  哈耶克:他试图确立“演化道德”的思想体系,即不道德的行为规范,在物竞天择中会被淘汰。
  
  Yishuai: 这是在说BitTorrent的Tit-for-Tat吗?:)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传达的几乎是同一种思想,即“对人类理性的深刻怀疑”。
  
  Yishuai: 没有绝对的真理。
  
  维特根斯坦:凡用语言能够表达的,都是无意义的。语言所欲表达的意义,必定在语言之外。
  
  Yishuai: 当然也不能用脑图之类的画出来了。:)
  
  刘易斯(George Henry Lewes,1817-1878):从简单事物的复杂连接中涌现的更高级事物,将会呈现出更高级、绝对无法被还原为简单事物所组合的、从而也是任何基于简单事物的知识体系无法预测的各种特征。Reference: Emergence in sociology: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sociologic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7(3), 551-585. http://artsci.wustl.edu/~ksawyer/PDFs/emergence_in_sociology.pdf
  
  Yishuai: 他谈的似乎是P2P系统。:)
  
  纳什:恢复到常人的思维模式并非完全愉快的事情。因为理性思考限制了人对于他与宇宙关系的概念。xxx。如果没有疯狂的思想,xxx就只不过是无数活过的人当中的一个,而且已经被忘记了。
  
  Yishuai: 疯狂,和中国人骨子里信奉的优美,怎么融入到一起呢?我还是倾向于优美。
  
  极客与怪杰: http://www.21cbh.com/HTML/2008/9/2/HTML_BPM3WPJV66QQ.html
  
  每位能持续保持领导角色的怪杰,有着一种决定性的重要品质——赤子心态(neoteny)。‘neoteny’指称‘成年时仍保持着的幼年特征’: 好奇,活泼有趣,热诚,无所畏惧,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不像那些被时间和岁月击垮了的人。
  
  所以开放,愿意承担风险,对知识和经验如饥似渴,勇于向前,翘盼明天。不管岁数如何,仍能把精力集中于即将到来的美好的未知事物上的天赋。这种‘未受污染的新鲜感’的能力,正是成功者与芸芸众生之间的根本差别。
  
  “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是适应能力。而最高的适应能力,要求人们带着赤子之心——好奇、热情、不断失败但仍不断尝试、随时准备为新的探索而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
  
  我们所访问的领导者们都具有非常的亲和力……这些特质包括智慧和美丽,许多人两者兼备,总之,都和年龄无关。他们有一种特殊气味,一种能量……对体验保持开放态度,一种不自觉的坦率,一个顽皮的微笑,或是可以传染别人的大笑,机智,灵活,好奇,精力充沛,对于获取经验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这些,本来都是有才华的孩子的性格,而我们却在这些思虑周详、聪明智慧、令人喜爱的成年人身上发现……我们经常无法分辨‘赤子态’和‘魅力’(charisma),这种神奇的特质不断吸引人们接近这些年老的却是终身领导者的怪杰,使他们永远都有支持者和舞台。”
  
  Yishuai: 不错。
  
  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应当有随时深入到细节之中的理解力,同时还要有把握大局的判断力,在这两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便成为“极客”。
  
  Yishuai: 这句话还不太理解。
  
  人类社会正被全球资本主义带入一个为追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放弃一切价值的体系内。上帝已死。一切价值——“values”,因为失去了最高的价值判断者而变为不再是值得追求的了。剩下来的,是所谓“个人价值”,即每一个体在每一瞬间偶然意识到有价值的那些东西。对于极客们来说,努力工作不再是惟一值得尊重的价值,因为还有晚餐和电影院。只要能让我活得兴高采烈,对于我来说,就有价值。“一个人不是只拥有自己的生活,而是拥有许多可能的生活。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许多可能的自我。不是历史的俘虏,而是历史的创造者。不是等一会儿,而是现在就。”
  
  Yishuai: 似乎有点这个意思。
  
  人类的幼儿,在发育到3岁的时候,其大脑内部的神经元数量大约是成年人的三倍。这就等于是说,每一个神经元都对应着两个准备发挥代偿能力的幼年神经元。然后,在大约7岁之前,这些神经元当中无所事事的那些——三个当中的两个,便逐渐被神经元之间的生存竞争淘汰。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在3岁到7岁之间,是最关键的发育阶段。这恰好解释了中国民间的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Yishuai: 这段时间要好好教育孩子。:)
  
  ===
  一些似乎不错的书。但不去乱看了。先记下来,到时候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看吧。
  
  -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
  - 周国平:以尼采研究著称和以尼采叙事方式写作。
  - Business - The Ultimate Resource,中信出版社:收录了最佳的企业实践。
  -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讲》,李康译。
  -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920年的经典作品。
  - 艾伯斯坦《哈耶克传》,秋风译。
  -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 笛卡尔《探究真理的指导原则》、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告诉你如何学会哲学和思考。
  - 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
  - 唐孝威《脑功能原理》
  - 杨东平《大学之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