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喧哗与骚动

阿奎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阿奎  

页数:

461  

Tag标签:

无  

前言

  股票是因股份制企业而诞生的有价证券,有股票就有股票交易,有股票交易就有证券交易所。说起中国的股票交易,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出现了。1882年,上海出现了“平准股票公司”,是一家买卖股票的华商机构。1891年,外商在上海开办了“上海股份公所”。1905年,英商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众业公所”。这都是外商在上海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  清政府倒台后,上海的一些钱商、茶商、棉商等商人以证券买卖为副业,经常在大新街四马路口(即今天上海的福州路与湖北路路口)的惠芳茶楼里进行股票买卖。后来(1914年)这些华商凑了1

内容概要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对股海中吒咤风云的人物及相关事件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叙述。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和伟大,以及广大散户为中国股市的发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作者简介

  阿奎,本名袁顺奎,1962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当选上海市第七届青联委员,现执教于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表各类作品,著有证券系列长篇小说《金漩涡》(合著,中国第一部股市小说)、《银色空盘》(中国第一部期市小说)和《秦家风波》(中国第一部红马甲小说),由其编剧的18集电视连续剧《秦家风波》,于1997年在上海电视台播出,收视率超过32%。2000~2004年,阿奎在《新民晚报》的“散户厅纪事”任专栏作家,发表股市方面的文章二百多篇。
阿奎还出版过专著《语言技巧》、《当代中国股市实录》、 文学戏剧鉴赏》、《音乐美术知识》等,并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数十万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初剑时期:热情大爆炸 第一节 股市序幕的拉开  第一片“梧桐叶”   店头交易掌门人黄贵显  “老虎、老虎”要出笼  学习万科好榜样  股票和政治表现 第二节 “炸弹”是如何引爆的  热血青年促“两会”   另一种努力叫“联办”   静穆中耕耘出静安指数  “示范作用”   “五马”狂奔  疯狂的黑市交易  “5·18公告”和涨跌停板制度 第三节 炒股大军“北伐”  “你的冷漠我不懂”  “北伐”:教一教“上海巴子”  从仓库保管员到国库券大王  放下架子借钱  转战股市的“杨百万” 第四节 首场多空大搏杀  “热而不熟,皮焦肉生”  首场多空大搏杀  东方的金融巨人即将醒了  新中国的那一声铜锣第二章 起步时期:蹒跚中走来 第一节 不堪回首的一页  第一次“股灾”  沪“牛”深“熊”  望眼欲穿等分红  半小时腰斩 第二节 “抢人生的跑道”  大坑村人玩心跳  政府紧急救市  延中“造反”了  “抢人生的跑道” 第三节 认购证啊认购证  认购大潮汹涌  1992:中国股份年  “梦里寻他千百度”  “8·10”事件  “8·10”催生证监会 第四节 血溅“原野”  荒芜的“原野”  彭建东:一只抽“金”的吸盘  清洗“原野”上的碧血第三章 操纵时期:“盖子"掀掉以后 第一节 “中国概念”的崛起  “老外”靠不住  B股、H股:抢滩国际资本市场  基金们优美地亮相 第二节 放开股价的日子  “盖子”下的白板  “狼”来了吗  股市不相信眼泪  股市大卖场:文化广场  猴年“猴市” 第三节 给“猴”上紧箍  “银证脱钩”:信用交易的末日  治理“猴性”  盗贼“入市” 第四节 收购狼烟:深圳公司北伐  大鱼吃小鱼了:宝延风波  我也要收购:“苏三山”诈骗事件  万申之争:一笑泯恩仇第四章 动荡时期:“熊”途漫长 第一节 大“熊”当道  大“熊”露峥嵘  “777”和申能“8.18防线”  “四不”救市政策  “三大利好”掀起“浦东概念” 第二节 “327”浩劫  两虎相斗:君万起战火  “证券教父”管金生  “327”:期货还是“欺”货  “证券王国”倾覆  劫中劫:辽国发事发  停市没商量 第三节 低价股革命  “5·18”井喷  熊市“游击战”  A二权证:1995年最后的疯狂  低价股封杀熊市 第四节 谁是谁非我风流  场内演“蹦极”  两市角斗出“30”  弄把交椅坐坐第五章 监管时期:内忧外患说风险 第一节 和香港一起回归  长虹最红  “十二道金牌”和重新盖盖子  一纸雄文震天下  和香港一起“回归” 第二节 内忧:呼唤“三公”  自弹自唱“张家界”  琼民源变成“全民冤”  荒诞的声音:“我无罪” 第三节 外患:金融风暴骤起  人民币不贬值  曾荫权发动港股保卫战  调整市道盼“救星” 第四节 股权的诱惑  “君安教父”翻船  “脑子不好”导致的“金百事件”  个人到底有多少钱第六章 重组时期:卖“壳”的年代 第一节 生死之间看重组  “马瘦毛长”困国企  人穷“壳”靓丽  ST一族:生存还是死亡 第二节 “三无”不能无重组  北大要当“老大”  “爱情天使”两度被逼婚  “胜利”之下的厮杀  麻雀变凤凰 第三节 “5·19”开写科幻小说  “十五大”启动新概念  科幻小说里的网络神话 第四节 无风也凶险  海虹:海上生彩虹  垃圾堆里飞出的“天龙”  无风也凶险  网络神话:科幻小说读完了第七章 危难时期:成长的烦恼 第一节 违法欺诈惊天下  掀开锅炉的“盖子”  血色“红光”  大庆联谊:贪官们的“联谊会”  康赛:慷慨地塞黑钱  “T恤妖花”的谢落 第二节 扯开基金的黑幕  耸人听闻的《基金黑幕》  是真是假牵出来瞧瞧  扯开“黑幕”有什么  第三节 庄股“滑铁卢”  跨世纪“雪崩”  “中科系”编织的“杰作”  “炒作航母”驶向罪恶深处  “吕梁舰队”的覆灭  震塌股市的“埃菲尔铁塔”  神秘面纱的背后 第四节 全民大讨论  吴敬琏单挑股市  五位专家齐上阵  等待“唐僧”第八章 法治时期:黎明前的黑暗 第一节 法治下的“牛劲”  《证券法》:大牛雄起新世纪  “吃相”很难看:市场呼唤法治 第二节 退市警钟敲不响  死而不僵郑百文  “该出手时就出手”  证监会当被告  算不算“幸事” 第三节 “问题少年”留问题  “阿B阿B我爱你”  方正股东放不正   一级市场的困惑 第四节 大市场大暴跌  “股灾”: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  股市苍生旦夕危  银广夏:中国股市的“9·11”  蓝田“闷包”:“国家机密”第九章 低迷时期:股市保卫战 第一节 执法出重拳  与其绩优,不如垃圾  “达摩克利斯之剑”  铁娘子的呐喊  铁娘子黯然“退市” 第二节 股市狼藉话“破产”  南方证券绝命“双哈”之上   “高干子弟”中经开  熊口之下毙命的券商们  周正毅“农凯帝国”操纵案  陈久霖海外豪赌中航油 第三节 推倒重来“千点论”  推倒重来“千点论”  “老鼠会”大盘点  唐氏兄弟铸就股市霸王龙  王寇之间“德隆系”  “远离毒品,远离股市” 第四节 千点保卫战  “创业”不成玩“中小”  “国九条”:保卫股市第一枪  先救命还是先治病  “小石”激起大波浪  “波涛三文”仗义执言  神秘资金来“救市”第十章 股改时期: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节 股改震乾坤  股改急先锋李青原  “开弓没有回头箭”  “活着就是成功。不死就是胜利”  根治欠债不还的“乱市” 第二节 “黄金十年”大牛市  逼空,逼空,再逼空  两“牛”齐奔迎红筹  “创设”:权证的原罪  权证狂赌“末日轮” 第三节 都说牛市好风光  无限风光在基金  幸运造就一“股神”  “带头大哥”保护谁  “2·27”狠拍“幸福泡泡”  与民争利“5·30”  权证市场的“暴力犯罪” 第四节 牛蹄声声溅沉渣  郎咸平剑指顾雏军  德勤“诚信”被撕裂  明火执仗来抢钱  杭萧钢构:惊人的忽悠第十一章 涅槃时期:全流通市场的来临 第一节 圈钱猛于虎  中航插足“东新恋”  增发猛于虎  不平不安道“平安”  众口一词骂“剥削”  被人唾弃的“荣耀” 第二节 彼岸袭来次级债  美国蝴蝶扇翻中国股市  惊魂一周:次贷危机很暴力  “两房”危机“鞭尸痛”  友好邻邦吓死你  股市大唱熊市歌 第三节 “大小非”驱赶下的“羊群”  “外面来了个更狠的”  3000点保卫战引发“4·24”井喷  “印花税防线”崩溃  机构带血“裸奔” 第四节 两种资本大博弈  迎接全流通:资本对接的阵痛  人道安慰“再承诺”  游资“狙击”和私募“亮剑”  劫后余生比伤口尾声 “维稳”:“灾后重建”的歼始 “救市”举措密如雨 “维稳”:股市的政治 众望所归盼“平基” 观念改革:重建的希望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初创时期:热情大爆炸  第一节 股市序幕的拉开  第一片“梧桐叶”  “这个买卖证券的中心市场,1792年为每日聚集在附近一棵梧桐树下的商人所建。”这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楼前铜牌上刻的字,记录的是1792年的某个时候,在美国曼哈顿南部的一棵梧桐树下,24位经常在树下交易的股票经纪人,决定成立一个新的股票市场。于是此后人们把股票也称为“梧桐叶”。  那么,新中国第一片“梧桐叶”在哪儿?  在深圳,一位股民捧出一张编号第一的股票,自称是“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在武汉,有人展示出1981年武汉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资本市场的热爱,既可以用高声的赞美来表达,也可以用恨铁不成钢的反思和批评来表达,后一种方式尽管容易失之偏激,但是往往也容易切中关键。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起起伏伏的历程,反思和回顾更有助于我们清晰把握这个市场。回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国资本市场,其发展完善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巴曙松 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  这部股市发展史,将为你缓缓地展示摸着石头走过的二十多年历程,将为你揭开执拗不驯、动荡起伏


编辑推荐

  读《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中国股民用套牢、断臂、腰折,甚至血本无归,在奉献远胜于得到的投资回报环境下,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一根又一根牢固的地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体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忘记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的股民们,不能忘记这些用血肉创造中国资本市场的“英雄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喧哗与骚动 PDF格式下载



以前对股市一直避而远之,每当听到人们被套牢了、断臂、甚至血本无归了,就会庆幸自己没有涉足股市。然而经不起家人的催促,今年年初不得不初涉股海,然后捧回一大堆关于股市、年报等书,《新中国股市二十年》就是其中的一本,断断续续看了两个多月才基本看完。让我对中国的股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真是不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相信中国股市会一步一步走向完善。厚厚的一大本书,沉甸甸的,字体又小,也真是佩服这位作者的文学功底,洋洋洒洒居然有60多万字,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程描写,内容详实,再现了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对新股民了解中国股市历很有用本书。


讲诉中国股票市场二十年的故事纪实类的书籍我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只有从记载上了解以前股市的风波和高潮现在回过头来看读书无疑与加强了自己对政策影响股市的理解更有很多现在市场波动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股市二十年》一书让我对中国的股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读史可以明鉴,对于了解中国股市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每天都去追涨杀跌不如静下心来揣摩几本好书,提高自己的内功和能力,《新中国股市二十年》一书就是这样的一本长内功长知识的好书。


中国股市的历史,每个股民都 应该了解一下


这本书看了好久,差不多半年时间才断断续续地看完,字体较小,但中信出版社的质量还是蛮不错,除了字小了点以外,另外书的纸张用的是比较重的,不是轻型纸,所以整本书拿起来很厚实,有点重。作者的文字功力不错,其中有些话说得比较直白,我喜欢,有可读性,对了解中国股市二十年来的前世今生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推荐


从诞生初始,中国股市就是个怪胎,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真是不易,看了这本书,真是感慨良多,当初本想以史为鉴,指导交易,看来想法粗浅了,有感人的力量,有悲壮的色彩,排成一部电视剧肯定热映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很多中国股市的历史


了解了中国股市的历史,好书


该书使我懂得股市历史总是相似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许是。把握大的市场周期对交易胜算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视角独到,让人回味无穷原来股市是这样……


在股市低迷的时候看看此书获益非浅,是本值得一看的书。顶。。。


书不错,价格也不便宜。但觉得还是值得的。至少比较真实的还原了一个懵懂的年代。


我在当当买了好几本书了,可一直没在上面留评论,这本书是第一次,因为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强烈向大家推荐。


仇子明推荐入门读的这本书,前面翻了下,的确语言挺通俗易懂的,不错~~


书刚收到,正在读,打算用一个月时间把他读完哈。


内容好,作者的文学功底也非常好!绝对值得一看!


经典的作品,值得一看。


不错,对发展过程有很好的理解,如果配上每年的K线图,简直太棒了


是不是在快递过程中有损坏?不过书的内容我喜欢,希望以后看到崭新的书


我们就生活在滚滚历史中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很好,很有文采


本书文笔犀利,深入浅出,不错,值得一读。


不错的一本书,准备十一好好读!


内容非常的细致,很值得一读


书很好,很满意,正是我想看的内容~


dd 不错 物流太给力了!


纪录的很详细


史料价值高。操作价值好


作者是用心作史


对于0708年入市的股民来说,没有经历过以前的跌宕起伏,这是一部不错的股市历史书,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下中国的股市,有助于提高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识,可能读起来的时候会有点枯燥,但是值得一读,尤其是想在这个市场里混饭吃的人就更应该读了!


每一个准备入股市和新入股市的人都应读这本书.读史使人明鉴,令人清醒.了解中国股市的过去,有利于我们思考它的未来.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看好自己的钱包.这一点对准备实战的人尤其重要.不要盲目杀入股市去送钱.以前读的书多是关于国外,华尔街的,其实我们更需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市场.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当然,历史需要沉淀,可生活在今日的人们等不了.每天我们都面临着选择.所以我向新股民推荐这本书,我无意在理论意义上评论这本书,我读后,可以说,这本书有用.


话锋比较犀利,中国的股市在国际上是很具有其“特色”的。而这其中无数弱小股民在这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左右,沪深不同于华尔街,中国股民更不必强大的基金,寡头,券商等。虽然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在蹒跚中学走路一直在进步,但是从制度上,法制上,及心里上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容详实,对新股民了解中国股市历很有用


介绍了新中国股市上曾经发生的股市。
不过作者不是证券界人士,不够专业。但是用新闻的手法写出来了很多事情,对于80后的很多人来说,还是值得认真读一下这本书的。


民间对中国股市发展的见解,虽然有偏,还是可以看看。


刚买回来被本人闲置了很久,前两天随手翻看,很有意思,就一气读完了,对大家了解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变化,有很大帮助。


很久之前就想找一本介绍中国股市历史的书,这本书写得很及时.


过来浏览了一下,内容是中国股市的曲折前进,但是当当送的书的封面有破裂,书的用纸不是很好,一般吧,不打算换了,看书要紧。


这本书总的来说是不错的,对初进股市的股民有一些帮助和警示,但书中有一些错误,让人遗憾.比如在书中418页越南在汶川大地震中捐款20亿美元就是很大的错误.实际是20万美元.


看完整本书,总得来说还不错,对于刚接触股市的小股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警士作用。至少不会盲目吧!


鉴往知今,不错的股市史书!20年惊心动魄,一本书难以言尽,需要读者自己延伸阅读了:)适当配一些k线就更生动了


好书,让中国新生一代青年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曲折历程,内容通明易懂。值得一看。可学到不少东西。


比较清晰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但错别字很多,比如QDII印刷成QDLL,怎么校订的!!中信出版社的书又贵印刷质量又差!


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本好书!


就是一本小说


类似于报告文学


感觉起来,书不整洁,有种破旧感,不怎么好。


有魄力!


要是再深入就好了


了解到一些不知道的历史


学历史,看未来的路。


建议改为《中国证券演义》。


看着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但看着书的表皮让我很恼火!当当怎么连破书也卖啊!真怪自己没打开看就付钱了,各位朋友一定要看清楚再付钱啊!


这个字体有点小,排版太紧凑了。


讲了很多历史上的事情,很详尽,建议股票投资者来读一读,以史为鉴,可以知未来。缺点就是,作者似乎对股票这东西不是很懂,里面有不少错别字和数字,有些数字很明显错的,希望再版中能改正。


中国股市二十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数人一夜暴富,又有无数人望股兴叹,这该是一幅怎样让人心潮澎湃的画面呀!从本书的题目看来:喧哗与骚动,借鉴福克纳作品的篇目,也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书的内容很多,覆盖面也比较广,可惜的是,本书的写法实在是让我提不起接着阅读的兴趣。我没有期望有激荡三十年那样的感觉,只是相形之下,差的太远了。本来,我还是比较期待这本书的,一是凭书名,再就是看中信的牌子。


一个简单的历史叙述都写得思路混乱,而且充斥自身的情绪的主观臆断,实在乏味。


这本书的作者适合去整文学,不适合写这种题材


  若说读这本书的初衷,应该说是为了了解股史,展望未来。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我想很多人亦是如此。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这初衷渐渐变成为破解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到底适合不适合的理论难题。虽然近几年已有不少基金、券商在切实捍卫价值投资的大旗,但我还是想亲自探索和论证,这样的体会来得愈加真切,投资便会有愈大的底气。就像一个人买入股票的时候,往往会寻找更多的买入理由来支撑他的决策,是同样的道理。
  作者用了460页的篇幅,叙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股份制改革至2005年前后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激荡人心的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上至决策管理层,下至街头巷尾的普通股民,他们的生活因为股市而联系在了一起。无论大事小事,这些历史场景在本书里都得到了真实还原。
  如果有人说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股票严重供不应求的环境中,倡导价值投资,那这个人一定是疯了。严重的供求失衡扭曲了股票价格,更何况股市还承担着企业股份制改革这样一件历史任务,上市公司的业绩更是良莠不齐,在非理性主导的市场中,大户、庄家操盘之声不绝于耳。
  到了2000年前后,股市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暴露出监管与法治严重缺位的问题。基金黑幕、高管违法违规,重组与借壳中的圈钱游戏,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退市问题的心慈手软,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扰乱了市场前进的脚步,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发挥,股票市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无从发挥。在这样的市场中,如果有人说:“我坚持价值投资。”那一定会换来一片嘲笑。
  直至篇末的全流通与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让上市公司价值回归经营业绩的历史举措才奠定了价值投资、实现股票市场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功能的基础。尽管股改的方法有失合理,但方向是对的。尽管时至今日,大小非的余威尚在,新股发行与退市制度尚不完善,创业板搞得亦是不伦不类,上市公司治理更是永恒的话题,但这些都无法浇灭我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希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价值投资的方向。
  现在的中国股市真的有价值投资的土壤吗?这个问题还是由历史的K线来回答吧。但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做好理论与知识上的准备,陪着20岁的新中国股市再走上10年、20年,一起慢慢老去。
  我已在路上......


  一直想看看关于中国股市历史的书,今天下午去书店,本想去看看那个《中国股市十八年》的,但没找到,发现了这本书。看了一个小时。觉得写得挺不错的,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不过关于当事人对话和心理的描写,不知道真实性有多大。
  如果能在叙述中将国际经济形势联系起来,我想会更好一些。
  关于坐庄大鳄们的事情,如果看到官方能给一个的深入调查结论就好了。


  那些对人物内心深处的刻画,有多少是出于作者的臆测,又有多少是出于作者的采访或他人的采访?这会直接妨碍资料的公信力,本来该给五星的,但是因为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对此书评级。


  《喧哗与骚动》是本好书,我在深圳的空闲时间读了一部分。读到1990年深圳股市“五马”齐奔、那个混沌而激昂的年代的景象时,似乎隐约能感受到彼时这个城市的脉动和气息。“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人带着‘聚宝盆’和‘阿拉丁神灯’式的想象,高喊着‘芝麻开门’,涌向证券公司。”


这本身就不是一本客观的书。但是主观的情绪也不算严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