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政vs大萧条

阿米蒂•什莱斯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阿米蒂•什莱斯  

页数:

343  

译者:

赵银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7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然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本次危机的程度之深,波及面之广,只有1929年在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西方世界长期“大萧条”才能够与之比拟。这使人们情不自禁地把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与上次世界“大萧条”作对比,希望从中找到对造成危机的原因和走出危机的路径的启发。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旧著新论再次受到公众的关注。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已有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类为以下四种典型观点。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性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激化。因此,斯大林把30年代的大萧条界定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总危机的大爆发。第二种是目前广为人知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危机的根源被认为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边际投资收益递减”和“对货币的灵活偏好”三大心理定律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它开出的药方是扩大政府的公共开支以弥补社会需求的不足。第三种观点来自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弗里德曼及其合作者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认为,美国大萧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紧缩。即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没有及时采取扩大流动性的政策措施,导致企业大量倒闭歇业。其相应的经验教训是,面对这类情形,政府必须向市场注入充分的流动性,以挽救那些经营状况仍然良好而仅仅缺乏资金的企业,以使它们免于陷入困境。这正是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所推崇并实际采用的措施。第四种观点来自奥地利学派,其代表人物米塞斯和哈耶克提前预测到了1929年的金融危机及经济萧条。默里·罗斯巴德在《美国大萧条》这一著作中强调,大萧条的根源是美国政府在危机发生前十年所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他认为,经济的周期调整是不可避免的。美国政府为了缓解20世纪20年代初的经济调整而采取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多的货币并不会像弗里德曼所比喻的“用直升飞机撒钱”那样均匀分布在经济中,因而必然会扭曲整个经济中的价格信号,刺激上游部门的投资行为,刺激金融活动,由此催生了20年代的虚假繁荣。因此,他主张政府应减少干预,特别是货币政策干预,让市场自动实现经济恢复。

内容概要

尽管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在当前全球面临严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际,我们感到它并不遥远。  根据一种人所熟知的说法,是罗斯福政府积极实施干预的“新政”,挽救了大萧条的美国经济,继而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拯救了深陷二战硝烟的世界。然而,摆在读者面前这本新书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新政实施五年后,为何美国依然一片萧索,自杀率居高不下?社会主义苏联怎么会成为美国精英的向往之地?罗斯福为什么根据幸运数字确定金价?旨在复苏经济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因何被裁定违宪?中小企业因为什么瑟缩不前、拒绝投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件背后隐藏着何种真相?权倾一时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如何与民营电力公司争利?现代化的美国怎么走到以货易货的田地,货币被什么蒸发了……  作者阿米蒂•什莱斯是美国知名记者,为了撰写本书,她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史料整理,通过揭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被遗忘的历史事实,颠覆了我们对新政和大萧条的传统印象。

作者简介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经济史资深研究员、彭博社专栏作家。她曾为多家全球知名的政经和时政类杂志撰写文章,其中包括《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系该报编委)、《纽约客》、《财富》、《国家评论》、《新共和》和《外交事务》。什莱斯还著有《贪婪之手》(The Greddy Hand)。

书籍目录

序言国外媒体和专家评论人物表年表前言1 行善之手2 公费旅游团3 事故4 “哇啦货币”的时刻5 试验者6 河上的乌托邦7 检举告发之年8 鸡与鹰之争9 罗斯福的赌注10 梅隆的礼物11 罗斯福的革命12 穿着“布鲁克斯兄弟”衬衫的人13 又一个黑色星期二14 “振作起来,美国”15 “威尔基的放手一搏”尾声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行善之手1927年1月年平均失业率:3.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55洪水会改变历史的进程,1927年的洪水也不例外。那年春天,当密西西比河的河水漫过河岸和堤坝时,灾难发生了。大水冲破河堤,淹没了几乎有100万人口的居住地。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急速赶往孟菲斯指导抗洪,他劝动了铁路部门免费运送无家可归的人并且以折扣价运输货物,强征私人船尾发动机并用胶合板建造汽艇。他还敦促那些尚未遭遇洪灾的人,比如居住在BayoudesGlaises堤坝周围的人,提前撤离,接着又用火车将不听警告的数万人救了出来。他帮助红十字会发起捐款运动,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800多万美元的赈灾捐款承诺,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几十万人住进了新建的难民营,其中许多是由胡佛和他的团队规划的,并且配有厕所。胡佛要求各州州长指令一名“独裁者”(dictator)来全权掌管资源(他使用了“独裁者”这个词),州长们也都听命照做了。接着,独裁者们控制住了痢疾,并且负责搜寻各州的失踪人口,每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搜索营救工作。胡佛和红十字会将受灾群众送往维克斯堡、德尔塔和纳奇兹的集中营(当时这个词并没有今天这么强的贬义);从军需仓库拨来的十万条毛毯也被送到灾区以帮助灾民御寒保暖。在胡佛的守护下,形势显得不那么严峻了。到5月中旬,虽然洪水还在肆虐,但各类花边新闻已经开始和灾难报道平分秋色了。北方人从《时代》周刊的报道中获知,路易斯安那州一个叫“防水城”的小城其实并不能防水,该城的电话接线员仍在工作,不过他们的交换台设在了洪水上面高高的浮架上。在田纳西州离孟菲斯不远的地方,走私贩们在树顶上搭建起了临时商店。新生婴儿的名字中也有了洪水的成分,如海沃特(高水位)·琼斯、奥佛弗洛(水漫堤岸)·约翰逊。时而从孟菲斯,时而从小石城,时而从“糖碗”地区,抗洪总指挥胡佛通过无线电或者电话给人们分析这场洪灾的真正含义。他说,这场洪灾“是全国的问题,因此必须举全国之力积极加以解决”。不过,这位商务部长也花了很多时问安抚人们,洪水可能淹没农田,庄稼可能绝收,但是人们逐渐有了希望。没有任何人像胡佛这样,成功地让美国人民感到南方会再次好起来。胡佛的名字其实早已家喻户晓。他的名字甚至变成了英语的一个动词“Hooverize”,意指节省开支、节省粮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胡佛作为华盛顿的食品管理局长领导了一次食品配给运动。美国人民还能回忆起,胡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领导了一次人道主义救援,为比利时被占领区的饥民提供粮食。现在,胡佛的功劳更是盖过了从前,因为这次他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施展身手,受灾的面积又远大于比利时。人们爱戴胡佛,认为他是大家的保卫者,能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胡佛第二年能够赢得总统大选,那么他就可能击退任何强大洪水的威胁。他和现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一样都是共和党人,他只需接手柯立芝的工作,尽管他也许会搞些新东西,因为大家都知道胡佛是采矿工程师出身,可以用技术创造奇迹。在洪灾期间,胡佛还努力做出了一个最了不起的创举,就是让公众接触了早期的电视。《纽约时报》充满敬畏地写道:“赫伯特·胡佛昨天下午在华盛顿发表了一次演讲,纽约人听到了而且看到了他。”该报还在一篇题为“犹如一幅活照片”的评论中说,胡佛消除了地理上的距离。那还不是现代电视,只是把电报图像和电话混在一起的技术。尽管如此,这个概念却在记者们的脑袋里生了根。在胡佛的领导下,人们很容易相信,20世纪20年代只不过是美国的开始。

后记

至少它创造了就业。这是评价新政时我们对自己说的话,甚至当我们疑惑于我们能否再次重现这一功绩的时候。事实上,新政创造的公共事业工作岗位现在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了。当我们听说出现了市场崩溃,或者当那些政治候选人谈论要对美国衰败的基础设施再次实施新政时,我们都会想到就业。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新奥尔良州的征税失败、2007年明尼苏达州一座桥梁的垮塌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为全面讨论政府及其工作增添了紧迫感。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而这一体系正是建立在新政的庞大基业之上的。考虑到现代的“庞大的综合体系”,我们应该对新政倡导的扩大消费、创造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实效进行深思。当我写作本书时,我发现,华丽的辞藻所蕴含的东西比历史事实打动人。新政时期的政府开支的确巨大。如今,预算增加百分之一在国会看来都相当于叛国或者涅槃,或二者兼而有之。罗斯福没有工夫去考虑微乎其微的百分之一的变化。在第一届任期内,他就将联邦预算翻了将近一番。公共事业振兴署雇用了一批人从事小型工程项目,花费了好几十亿美元。按当时《纽约时报》所说,它的宗旨就是为了让华盛顿承担起那些“不可能让私营企业来承担的工程”。第二个花费数十亿美元的计划是公共工程管理署,它的领导是哈罗德.伊克斯,他的儿子后来成为克林顿总统的顾问。公共工程管理署下属的学校、游泳池或市政会议厅几乎遍布美国的每一个县。同时,新政也创造了大量(数百万)就业。这些就业也的确引发了重要的工商业活动。工业生产(主要是工厂的生产)在1936年罗斯福再次当选时已经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所有这些成就都被认为是消费政策的成功。而当你在今天去审视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真正突出的,不是新政的公共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是它的成绩太小。尽管新政时期的专项拨款是世界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多的,但是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新政的复苏计划仍然是不全面的。从1934年开始(这一时期正是消费直线上升阶段),金融问题始终存在。但是新政的执行者们不能把一切都归咎于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一段英雄的历史,是为复苏经济而奋斗却因不当的联邦政策而使经济复苏以失败告终的英雄史诗。最坏的做法是罗斯福对私营企业的宣战。但是,人们或许也能为此找到合理的解释,因为立法者专心致力于公共工程,这本身就成了一种阻碍,使得生产性企业不能扩展并拉动其他企业向前发展。那么这些公共工程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出了什么问题呢?许多岗位从事的是永久工程的建设。如纽约三区大桥(现为罗伯特·肯尼迪大桥)、旧金山市外的塔玛佩斯山州立公园的山峰剧院,以及由小亨利·摩根索执掌下的财政部投资的得克萨斯邮局壁画墙等。但是,公共工程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因为它们是服务于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爱不释手地读完了这本书。本书读起来犹如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对当前的形势来说则犹如一场及时雨。它以新的视角重新评价了大萧条时期的政治流氓和英雄,他们的所谓好与坏其实并非像历史上所说的那样。  ——阿瑟·莱维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大萧条时期的事实与神话影响了不止一代美国人的政策和政治,而什莱斯在本书中对十年萧条的回顾,非常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这段历史。  ——保罗·沃尔克 美联储前主席阿米蒂·什莱斯是正在改变美国金融杂志的最有才气的青年作家之一,这本著作及时列出了主宰21世纪的政治问题,即最终如何进行税收改革,并给出了惊人的解决方案。  ——保罗·约翰逊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2006年总统自由勋章得主文字优美,内容跌宕起伏。  ——《华尔街日报》阿米蒂·什莱斯讲述了一个有关大萧条的波澜壮阔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诸多被忽略的细节和人物。  ——《纽约书评》什莱斯为我们提供了一本优秀的著作,展示了考察新政与大萧条的新视角。  ——《外交事务》


编辑推荐

《新政VS大萧条:被遗忘的人和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序,《纽约时报》、亚马逊网站畅销图书 大萧条为何旷日持久?政府怎样恪守重振经济的底线?面对危机,你不得不读的畅销书! 什莱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真正的英雄。他们都是些默默无闻的人,但真实地体现了美国的国民性,并且以各种各样的创新方式激励着美国人民。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政vs大萧条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值得慢慢读、细细读、认真想。
  一个历史学家写的书,比很多经济学家写的精彩的多。
  
  她不纠结于那个经济学派别,
  不纠结于讨论谁是谁非,
  不执着于得出结论,
  她只讲事实。
  
  最精彩的一章,
  就是那个鹰与鸡的战争。
  它能够告诉你:
  天下乌鸦真的一般黑。


进一步了解金融知识,感觉出一些战争的味道,对诺贝尔奖没有了渴望。


基本上是一本历史书


以史明鉴


遗忘人类通病,重复使人知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