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舌战中国

亨利•基辛格,DR. HENRY KISSINGER,DAV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亨利•基辛格,DR. HENRY KISSINGER,DAV  

页数:

224  

译者:

蒋宗强  

Tag标签:

无  

前言

西方知识界发出的挑战李稻葵2011年6月17日,加拿大最大的音乐厅、位于多伦多市的能容纳2 600人的罗伊•汤姆森音乐厅座无虚席,加拿大电视台实况转播。事实上,一个多月前,票在上市后的几天内即销售一空,创下了该音乐厅的纪录。这不是一场流行乐的演唱会,不是世界顶尖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也不是宗教礼拜活动,而是一场辩论会。辩论的主题就是21世纪是不是中国的世纪。作为一个来自于中国的学者,我是辩论会的四个主角之一。我站在舞台上,感到阵阵目眩。这也许是我这个学者这辈子见到过的最大的场面了。我的的确确地被明星了一把。在辩论会的前后几天中,我体验到了Lady Gaga、麦当娜、郎朗的待遇:头等舱从北京飞往多伦多、专门接送歌星和体育明星的超大型SUV把我从机场接到了酒店,加长的林肯又把我从酒店接到了多伦多大学,与他们的公共研究方向的教授们座谈,下午又被送到了汤姆森音乐厅为明星专门准备的单人化妆间,各种酒水、专业的化妆师一一配齐。的确,这是一个集娱乐、学术与公共活动于一身的大活动,这种活动也只能发生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其发达的加拿大,而话题就是中国。作为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学者,在西方受过多年的教育,对这种场面我心知肚明,这绝对不是我个人的能力、造诣所带来的,这完全是13亿人口的中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前进而引发的世人对中国经济的关注。这是一场游戏,更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的学术生涯最大的挑战半年前我收到芒克辩论会邀请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出于学者的本性,我是非常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抛头露面。而且,辩论的话题如此之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学者专业研究的范畴,我相信全世界都极少有人能够把这一宏观问题讲清楚。但是我在仔细分析后也感受到责任之重大,面对这样的邀请,如果我们这批根植于中国又有幸比较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科学的、有一定与西方人沟通的能力的学者不能挺身而出,那么对于这种重大话题的诠释权毫无疑问将会拱手让给西方媒体和知识界,我相信这样一个结果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因此,芒克辩论会与其说是个人荣耀的体现,不如说是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实际上是多重的,挑战的第一个方面是要对这个话题有比较全面、力图深刻的认识,对于这一重大话题,学者们在学术研究领域是避免的,话题如此宏大,以至于任何学者都不可能、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框定在这一范围内,任何严肃的学术研究都不可能取得进展。 挑战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向西方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尤其是不能让西方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和复兴是一场灾难,而彻底打消西方人的忧虑。挑战的第三个方面是要明确且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让我十分担忧的是,跟我一起辩论的对手是国际政治界和学术界长期仰望的亨利•基辛格博士,也有来自哈佛大学的年轻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以及美国CNN的著名主持人、《时代》杂志的主编法里德•扎卡利亚。在一个西方的国度,用西方人的语言,与西方最顶尖的政治家、学者、媒体精英一起辩论中国的话题,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半年多过去了,回首2011年6月17日的芒克辩论会,我感到无限欣慰。这场辩论会经过精心准备,以及朋友们的支持,我想辩论会是圆满的。这场辩论会的结果也是我事先最期望的,那就是作为辩论会的正方,输掉这场辩论会,但在内容上要赢得观众们的心。为什么要辩论“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芒克辩论会是一个极具社会影响力的、由加拿大巨富芒克本人创办的辩论会。它为什么要在2011年选择“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作为它的辩论话题?这一问题本身太值得我们深思。我看,首先要从西方社会自身找答案。金融危机爆发三年以来,它对西方社会以及社会根本性的冲击才刚刚体现,西方精英阶层的自信心在大幅下降。当今,西方思想界和政治界都处于混沌状态。我们看到整个西方世界除了德语区以及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的经济体(加拿大、澳大利亚),都陷入了深重的国家信用危机泥潭。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客观上讲需要一代像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那样的政治领袖,推进大刀阔斧的改革,而现在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样的领袖会应运而生。更重要的是,在政治领袖出现之前需要一批学者思想开道,奔走呼号,提出一系列指向性非常强、思路非常清晰的改革路线图,这一点现在也不清晰。在西方,我们看不到任何具有凝聚力的思想家提出新的社会共识,指出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发达国家仍将陷入债务危机、财政危机的泥潭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国家信用还将进一步下降,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还将不断地膨胀,而整个西方社会的精英对他们本身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绝对优越性一定会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的情绪在逐渐蔓延。西方知识界的自我怀疑造就了充斥于报刊、电视节目和互联网上的激烈讨论和争辩:500年来西方征服世界的历史已经结束了吗?谁是后起者?中国是这种征服游戏的下一个盟主吗?芒克辩论会作为西方世界一流的高端辩论会,把“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作为辩题,请来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大师和实践者基辛格,请来西方知识界最叫座的名嘴、CNN电视节目主持人扎卡利亚,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这当然非常好理解了。 至于我,我始终认为那是个巧合,我只不过是在特殊的时刻、特殊的话题上碰巧出现了。一场我迫切希望输掉的战斗我想我们每一位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事实上都是社会变迁的一分子。我们与自然科学家不同,我们的每一个言论事实上都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社会的变迁。因此,在一定的场合下,我们不得不“违心地”表达个人观点。基辛格在他的新书《论中国》出版之后,接受了各主流媒体的专访,他每次都非常委婉地表达这一层意思。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不自信的西方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西方,是中国很难与之正常交往、合作发展的西方。一个不自信的西方不可能客观地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对中国的猜疑之心会日益加深。中国崛起的进程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制度变迁必须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解决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要不断地用一种开放的、友善的、客观的态度化解西方对中国各种各样的猜疑,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我想芒克辩论会中心情最纠结的辩手就是基辛格博士和我,我们两个人被分配在了辩论的正反两方,但本质上讲我们都不希望观众得出过于简单的结论。因此,我们所传达出的信息与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有差距的。基辛格博士在他的新书中、媒体采访中都反复强调:他不希望西方的读者们得出中国将会统治世界的结论,他也不希望中国的政治家们得出“中国没戏”的结论。他真实的目的是想让中国与西方都认识到彼此的重要性,认识到维系正常的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基辛格在辩论会前说,他参加这场辩论会的前提是他要站到反方,即“21世纪不属于中国”,但是他又不希望中国的朋友们把他的观点误解为中国没有希望、中国没戏。因此,他的立场是比较复杂的。而我的处境与基辛格非常类似,但是基本立场是相反的。从内心上讲,我是认为中国是有可能在21世纪实现全面复兴梦想的,21世纪全世界各国中影响力上升最快的国家也许是中国。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是有可能属于中国的;但我担心的是西方观众把这种进步快、影响力上升理解为“霸权”,把21世纪属于中国这一命题等价于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超级大国,从而打破西方的发展美梦。因此,我精心准备,力图精确地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又希望这个想法使观众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将不会称霸世界,将不会阻碍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也就是说,我真心希望这场辩论的结果是我方失败,从结果上看,我的目标达到了:辩论会结束时,观众们当场投票,结果是多数人不认为21世纪属于中国,而且持此观点者比辩论开场前还多。实质性的问题:21世纪,中国如何持续进步芒克辩论会事实上给每一位根植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中国民众回答的好问题:21世纪有可能属于中国吗?如果有可能,可能性一定来自于中国办好自己的事情,从而使中国在21世纪有长足的进步,这是我们最应该也必须讨论的话题。21世纪初,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经济和政治格局乌云密布、乱象丛生,世界处在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之中,在这种环境下,我想绝大部分民众都同意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中国能够办好自己的事情,站稳脚跟,那么中国将会逐步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会逐步恢复到它在几百年前的国际地位,那么中国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基于我若干年来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我认为中国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国人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内容概要

经济辩题中国如何能保持可持续的增长?中国只能坐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而无法问鼎世界经济之冠?中国应该如何管理好巨额的外汇储备?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哪里?如何应对这种风险?面对环境污染、盲目投资、诚信危机,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外交辩题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才能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在处理中国周边热点问题时,中国的最佳策略应该是什么?21世纪,中国将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民生辩题中国的收入差距为什么也会越来越大?应该如何解决?中国民众的声音如何才能被广泛的传达?中国很快将面临人口红利消失、未富先老的严峻局面,这是杞人忧天吗?21世纪的中国将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李稻葵 (美国)亨利•基辛格 (美国)尼尔•弗格森 (美国)法里德•扎卡利亚 译者:蒋宗强亨利•基辛格,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论中国》作者。法里德•扎卡利亚,《时代》周刊国际版主编、《后美国世界》作者。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尼尔•弗格森,著名历史学家,《货币崛起》、《文明》作者。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芒克大辩论 21世纪属于中国吗 第二部分精彩对话 亨利•基辛格对话约翰•盖格尔 李稻葵对话约翰•盖格尔 第三部分英文对照 INTRODUCTION BY PETER MUNK THE MUNK DEBATE ON CHINA HENRY KISSINGER IN CONVERSATION WITH JOHN GEIGER DAVID LI IN CONVERSATION WITH JOHN GEIGER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约翰•盖格尔:军事方面呢? 李稻葵:我不这么认为。要了解中国在过去30年间所发生变革的根源,就必须追溯一下历史。我们必须追溯到170年前。当时,世界见证了两种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国的传统内向型文化与文明不那么具有创新性,而西方的文化却敢于冒险,很有创新性,有时还会有侵略性。那次对决以当时的中国文化和当时的中国政府彻底失败而告终,即便今天,这对中国人来讲依然是一种屈辱,刺激中国人采取了很多行动,作出很多反应,乃至过度反应。因此,今天中国的变革或者进步的能量就来自这些屈辱。中国的梦想从来就不是寻求报复,也不是努力弱化美国对世界的主导。我们的梦想是实现复兴,即恢复中国古代文明所享有的尊重、地位以及自豪感,比如在唐朝时期。因此中国不是美国的挑战者。在更大程度上,中国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合作模式。 约翰•盖格尔:我们看到中东地区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人们要求获得机遇,要求更多的民主,要求改善人权,要求增加人权。你认为类似的事情会影响到亚洲、影响到中国吗? 李稻葵: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更多的自由以表达他们的想法,要求更多的自由以参与公共问题和公共决策,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件好事。虽然中国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紧张形势,导致一些社会紧张,也许会在中国的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引发一些小问题。这种情况在今后两年或三年也许是无法避免的。我认为,在中国,很多人都充分明白这一点。然而,如果对人民、对孩子们加以反复灌输,让他们看到历史的大图景,也就是告诉他们中国在过去170年间发生的变革,他们就会认识到中国最终走上了复兴之路。不应该弱化这样一种趋势,不应该出现倒退。因此,人们心里明白,人们有耐心,人们正在期待着变革的到来。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认为不会出现重大问题。虽然我相信将会有一些小的社会问题,甚至某些地方会出现混乱局面,但我认为,继续变革依然是大势所趋。


编辑推荐

《舌战中国:21世纪属于中国吗?》编辑推荐:2011年,基辛格、李稻葵、弗格森、扎卡利亚齐聚加拿大,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芒克大辩论,这是一场影响全球的世纪大辩论,受到广泛瞩目。在辩论会上,四位全球精英唇枪舌剑——21世纪属于中国吗?中国问题到底该怎么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舌战中国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后半部是英文,而且行距较开,印一小册子便可以了,但中信出版社为图利,竟印出一定的厚度,标价39.00元,简直就是坑人。中信经常做这类不要脸的事的。全书两个小时便可阅完,也只有基辛格的观点有些价值,其他人都是些陪客,尤其李稻葵的论述显得极为苍白,真丢国人的脸。千万不要买此书,化39.00元可以买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了。


从历史见证者的客观角度来评价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前车之鉴后人之师。


有钱的收藏一下,不想浪费钱的还是阅读电子版吧。针对中国问题一针见血


书里的内容过于老套。


还没看。反正包装是很好的,无破损


有点小失望,不过还好


印刷质量和书的内容均很好


我们小学生学习和认识中国的好书了


字数太少,有一些引人发省的言论,但是总量不够.


基辛格的书还是需要好好看一下的


纸张质量不错,值得推荐。


很好的书,很有意义,


一本书二十多块,拿到手一看,只有很薄一本,而且里面还有一半内容的重复的,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真是太坑爹。


值得一读~~~~~~


舌战中国:21世纪属于中国吗?


我们经常沉醉在这个幻想中


关于中国的书


好书,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