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梁祝传说

郑土有,胡蝶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郑土有,胡蝶  

页数:

205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内容概要

《粱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  粱祝传说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人们按照自身的愿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理想色彩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老幼皆知,传颂不息。可以说,中国的许多地区,许多民族,都流传着这一美丽动人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又兴建了众多梁祝读书处、梁祝墓、粱祝庙,这些地方现在大都成了旅游胜地。梁祝故事在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广泛传播,并影响到欧美。  一段千百年来感动过每一代中国人的动人故事,一个此爱不渝、生死相随的美丽传说,一曲凄婉哀怨、催人泪下的爱情悲歌,一本值得一读再读、世代相传的好书……粱祝传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祝英台女扮男装,为的是追求男女平等,读书学文;敢于违抗“父母之伞,媒妁之言”,为的是追求真正的爱情,摒弃“门当户对”、“夫贵妻荣”的传统婚姻观念。而梁山伯对祝英台情深义重,对爱情忠贞不渝,为官清正,造福人民,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这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正因为具有这样深刻的主题和凄婉感人的情节,才使它产生强大的魅力,成为千古绝唱。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在大量梁祝传说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立体、形象、完整的梁祝爱情故事。

作者简介

郑士有,文艺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俗保护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文艺民俗学创新团队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剐秘书长。主要从事口述文学和民间信仰学的研究工作。已出版著作《中围城隍信仰》、《中国民俗通志·信仰民俗志》、《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等著作10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胡蝶,复旦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口传经典:梁祝传说的演变与发展 东晋时期的梁祝传说 唐宋时期的梁祝传说 明清时期的梁祝传说第二章 异彩纷呈:各地的梁祝传说 汉族地区的粱祝传说 少数民族地区的梁祝传说 流传到海外的梁祝传说第三章 情感凝聚:梁祝遗存地的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的梁祝墓、庙及传说 浙江上虞祝家庄遗迹及传说 浙江杭州万松书院及传说 江苏宜兴粱祝遗存及传说 河南汝南梁祝遗存及传说 山东济宁梁祝遗存及传说第四章 枝繁叶茂:梁祝传说的扩延与影响 粱祝传说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展现 粱祝传说与民众生活第五章 千古绝唱:梁祝传说的魅力 深邃的内涵和文化渊源 奇特的艺术构思 粱祝传说与当今社会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结尾部分 传说结尾部分变异更大,除了梁祝最后化蝶、赐封义妇冢的主流结局外,由于人们同情梁祝的遭遇,希望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尾。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梁祝二人在亲人的帮助下设计假死,远走他乡,过上夫妻美满的生活。 如流传于浙江宁波一带的《夫妻恩爱白头吟》中就说,上述都是祝英台的三阿哥祝英文设下的计策:暗中告知梁山伯相思成疾,假装死去,立下遗嘱在高桥造坟,叫英台路过祭奠;并计算好八月初天气炎热必有雷阵雨大作,假造的梁山伯坟后有一个藏身地洞,洞口的青草顶可移动,英台跳进洞里,然后移拢洞口,让人一点也看不出来。不要说受惊的马文才被瞒骗过去,就连祝员外也认为是真的了。 那么梁山伯和祝英台呢?他们当然都没有死,就在风停雨止、马家人马离开高桥墩后,祝英台在众兄弟的帮助下,同梁山伯一道连夜出逃,途中讨了只小船直驶到附近宁波西乡九龙墟一个小村镇上,隐姓埋名,居住下来。梁山伯开馆教学,祝英台编席织布,夫妻俩相敬相爱,白头偕老,一直活到八十余岁。 也有的作品说梁山伯病好后离开家乡,投身行伍,在抗击外邦入侵的战场上建功立业。祝英台在洞房夜女扮男装出逃,被一官员收为义女。由义父牵线,两人历经磨难后成婚,恩爱到老。


编辑推荐

《梁祝传说》编辑推荐:梁祝传说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人们按照自身的愿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理想色彩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老幼皆知,传诵不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梁祝传说 PDF格式下载



虽为学术著作,但行文生动,夹叙夹议,可读性一点也不弱。最有特色的是,还介绍了梁祝故事在海外的传播,真可谓别有风味,妙趣横生。


这本书很不错,资料收集的非常详尽,配有彩图多幅。是了解中国古典四大传说绝佳书籍。


超值哦,还有插图,而且纸质很好哦,保护眼睛咯


老师推荐的.孩子也喜欢读.


本来给女儿买的,可是偏学究。


但是这本书还可以,还有插图,很多版本


专业性较强,适合专研的同学看~


恩,挺好的一本书,正好需要


这本书把各地区的梁祝传说进行汇总分析。举例很多各种版本的梁祝传说。从舞蹈,戏曲,音乐等多方面来叙述。


给老爸买的,结果不是讲故事的,是专业性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