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民

彭京宜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彭京宜  

页数:

188  

字数:

110000  

内容概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就是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因为农民最新农村的主人,新农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 新农民除了要有生产创新的技能,有开拓市场的眼光,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得人心的民心工程。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要使这个民心工程成为优质工程,要完成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不仅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靠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没有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无本之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仅仅是让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过上小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够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且,还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让广大农村获得全面发展,也让广大农民获得全面发展。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农民增收:解决农民问题的切入点 一、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切入点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 四、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富农作用第二章 反贫困:把农民引上致富道路 一、认识贫困的新视角 二、中国反贫困的基本实践 三、反贫困,要找准致贫因子 四、新时期中国反贫困的对策第三章 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的最佳选择 一、大转移——9亿农民的抉择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实践 三、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与出路 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科学发展第四章 农村社会保障:编织农民安全网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美好愿景第五章 农村普法:教农民学会用法律维权 一、和谐农村呼唤知法守法的新农民 二、我国农民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分析 三、普法工作势在必行 四、普法工作催生农民新形象第六章 培养新农民:农民素质提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广大农村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反贫困:把农民引上致富道路  一、认识贫困的新视角  怎样的境况才算贫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答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贫困的概念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只有全方位认识贫困,才能更好地反贫困。才能更彻底地消除贫困。  传统观念看贫困  传统观念往往是从经济角度认识贫困的,即认为家庭经济收入低者便为贫困。而且,把经济上的贫困又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类。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根据1978年世界银行的定义,绝对贫困即“不能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相对贫困则表瑰为人们的收入差异,是指温饱问题虽已解决,但生活水平仍低于社会公认的生活标准的状况。世界银行报告曾认为,收入只有(或少于)社会平均收入1/3的社会成员可视为相对贫困。  在传统观念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贫困的一个重要尺度。所谓恩格尔系数,即购买食物的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一个家庭收入愈少时,其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重愈大,恩格尔系  数就越大。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绝对贫困,50%~60%者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小于20%为最富裕。人均年收入是衡量贫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世界银行1990年以贫困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则以人均年收入370美元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线,其中人均年收入275美元为赤贫,即绝对贫困。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按人维持生存每日必需食品的热量来划定贫困线,其热量标准为平均每人每天2250千卡,低于此标准的为贫困。  我国曾以农民人均纯收人作为贫困线划分的标准,但由于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实际上的全国贫困线标准在不同的地区也不尽相同。1986年国家就采用了多  种标准,将贫困划分为几种情况:一般地区人均纯收入低于l50元以下者;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低于150~200元以下者;全国知名老根据地人均纯收入低于300元以下者。这种标准不仅大大低于世界银行确定的“人均年收人275美元为赤贫”的标准,而且还十分粗糙。l985年全国农户人均纯收人为398元,处于人均纯收入150元贫困线水平的农户,其收入只达到全国平均数的37.69%。由于贫困地区农民相当部分的粮食需求量需要以高价从市场上购得,而当时150元所代表的实际粮食消费水平还不到人均每日摄取热量合理标准的85%。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食品价格也有差异,其贫困线的具体标准也会不同。例如,一般蔬菜,在发达国家大致在每千克1~2美元的价格水平,而在中国,蔬菜价格则是在每千克1~2元人民币的基础上。而按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来衡量贫困,那么中国的贫困人口则大大超过统计数量。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民 PDF格式下载



帮助实现新农村、做新型农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