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

孙存良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孙存良  

页数:

157  

字数:

150000  

前言

  孙存良以其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为基础出版专著,要我为他作序,我欣然接受。我是2006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和存良认识的。此后,我们的联系从未间断。2007年3月,我回中国温岭调研民主恳谈时,邀请他一同前往。在调研过程中,我感到存良对中国民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对中国协商民主相当熟悉。于是,我就决定邀请他去墨尔本的第肯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也爽快地答应了。在澳洲期间,存良一方面帮我翻译一些协商民主的英文资料,另一方面我们参加了维多利亚州Geelong市Surf Coast郡公民陪审团的整个过程。在此期间,我们经常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尤其对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是多次讨论,这不仅对他,而且对我本人也是很有收益的。  我认为存良的《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论著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土壤上发育的协商民主实践,从理论来源、运行过程和价值目标都有别于西方。西方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得益于晚近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在一些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积极推动下,协商民主在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下快速发展起来。但当今中西方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实践有异曲同工之美。研究中国协商民主时就需要把中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综合,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同时这些实践还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协商民主理论。这部论著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做得相当完美。  其次是把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放在世界视野中来考察。作者研究协商民主的优势在于他对中西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都很熟悉。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论著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土壤上发育的协商民主实践,从理论来源、运行过程和价值目标都有别于西方。西方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得益于晚近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在一些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积极推动下,协商民主在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下快速发展起来。但当今中西方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实践有异曲同工之美。研究中国协商民主时就需要把中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综合,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同时这些实践还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协商民主理论。这部论著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做得相当完美。 其次是把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放在世界视野中来考察。作者研究协商民主的优势在于他对中西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都很熟悉。所以,他能够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中来考察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对于中国协商民主在中西方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选举民主发展还不够充分,何来谈论协商民主,中国发展的协商民主不能叫完全意义的协商民主。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特殊离不开一般,中国的协商民主虽在有些方面有别于西方,但中西方协商民主所追求和体现的原则在许多方面是吻合的,甚至某些方面要超过西方。只有把中国协商民主纳入世界视野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协商民主。这一论著虽然是写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但并没有完全局限于中国,而是把中国协商民主纳入到了当代世界协商民主潮流中。 第三是对中国的民主和民主化有一定思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是中国政府积极追求的价值目标。但在如何发展方面,在中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这本论著主张以协商民主作为推动中国民主化的突破口,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政治稳定仍然是最重要的价值目标,不管中国政府还是普通公民都不愿看到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动荡。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动民主化过程中,由于竞争选举带来的参与过度造成的不稳定已不鲜见。而发展协商民主则是一条低风险、高收益之路。这一方面可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公民的有序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素质,促进中国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作者本人写这方面的论著也是出于对中国民主和民主化的现实关注和思考。

作者简介

孙存良,男,1978年11月生,山东菏泽人,政治学博士。分别于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第肯(Deakin)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在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作,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协商民主理论 第一节 协商民主兴起的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协商民主的内涵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 第四节 协商民主的特征 小结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协商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政制中的协商要素 小结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主协商的探索 第一节 中国民主协商重要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协商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协商的实践 小结第四章 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民主协商: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节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变路径 第二节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结构 第三节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协商运行机制 第四节 中国政治协商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之异同 小结第五章 中国基层自治领域的民主协商 第一节 改革前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 第二节 改革以来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民主协商的兴起 第三节 当代中国基层自治领域民主协商的实践 小结第六章 政府与社会的协商对话制度 第一节 社会协商对话的代表:协商参与者 第二节 政府与社会协商对话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协商对话的实践 小结第七章 民主协商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民主协商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构建中国民主协商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民主协商的制度化 第四节 民主协商:中国民主政治的路径选择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自马基亚维里以来,认为政治就是对权力的占有和争夺似乎占了上风,这种观点把权力与伦理分开有其进步一面,但由于它片面地强调对权力的竞争和争夺,却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的包容、妥协、合作的现象,使协商在政治领域被边缘化。民主协商不是片面理解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和操纵,而是强调人们彼此之间在理性基础上的讨论、商议、对话,以解决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的同时,人们更加需要相互依赖、团结与合作,民主协商在社会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民主协商不同于泛道德化的说教,它必须生存于各种制度的框架中,政治越发展,民主协商也将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其次,对民主协商的研究可以深化对民主的理解。“民主”是当今最令人陶醉的词语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政府形式、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成了一种意识形态霸权和制度拜物教。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把民主简单地理解为竞争选举及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尤其二战后,选举投票逐渐成了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民主化的标准。然而,这种民主观却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因为多数原则只是说明数量的优势,并不能说明多数的正确、合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当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主不仅仅在于选举,在公共决策中,公民通过自由、平等、公开的讨论与协商对于提高决策的质量、深化民主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民主协商,探讨民主协商的各种形式可以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自五四运动中国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以来,民主政治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理想。然而,政治的期待与政治现实之间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而且是全国人民追求的共识。但怎样推进中国民主政治进程却一直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路径。民主协商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对中国民主化道路选择可以提供一个突破口。它强调人们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这不仅是人们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体现,同时,还可以培育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技巧、合作和理性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的选举民主创造条件。  其次,研究民主协商,推动各种民主协商实践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转型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和权利的再分配过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社会理论前言研究的书,具有开拓性,不错


协商民主是中国时候只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这书是有益之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