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儿童社会工作研究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 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 编  

页数:

1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儿童社会工作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儿童福利机构进行调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严格的指标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问题,探索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功能和作用,从数据量化方面对社会工作的各种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规律性途径。

书籍目录

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评估第一章 绪论一、儿童福利机构的现状描述二、关于儿童社会工作的研究述评三、核心概念的界定四、研究方法五、理论视角六、研究创新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领域功能和作用的试点分析一、东部A儿童福利院的社会工作实证分析二、中部B儿童福利院的社会工作实证分析三、西部C儿童福利院的社?工作实证分析第三章 对东、中、西部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领域功能和作用的实证研究一、性别构成分析与比较二、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与平均工龄分析三、三地区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试点机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四、三地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学习情况五、三地区工作人员从事日常工作内容六、员工认为应该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分析七、社会工作对儿童的“应该”功能和“实际”功能与作用分析八、社会工作对机构功能和作用的分析九、机构社会工作试点效果的体现十、社会工作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领域的结论一、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空间二、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服务领域的成绩和问题三、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对儿童功能和作用的评估?、社会工作对儿童福利机构功能和作用的评估五、影响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因素第五章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有待商榷之处一、关于研究方法的确定和选用二、关于选定的3个代表性的儿童福利机构三、关于研究时间问题四、关于填写问卷问题五、关于调查对象问题参考文献附录一附录二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与作用第一章 课题背景、调研方法和概况一、课题背景二、目的和意义三、研究内容四、课题调研方法五、调研实施阶段六、单位概况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与作用一、社会工作在机构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二、社会工作在大龄儿童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三、社会工作在志愿者服务中的功能与作用四、社会工作在家庭寄养中的功能与作用五、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收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六、社会工作在其他工作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七、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功能与作用第三章 思考与结论一、认识社会工作与经验方法的区别二、专业价值理念、理论体系?及方法、技巧三、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最好在机构服务人员中培养产生四、社会工作在家庭寄养工作中的发展空间五、强调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针对性六、社会工作能最大限度发挥志愿者的特长,达到效能最大化七、大龄儿童社会工作介入是重中之重附录一附录二附?三附录四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中部儿童福利机构第一章 社会工作介入中部儿童福利机构的背景一、中部儿童福利机构外围发展状况二、中部儿童福利机构现实状况分析三、以医学为主导的模式会弱化社会工作的地位,挤占社会工作的空间四、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误区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中部儿童福利机构的空间一、社会工作行政——对外拓展、筹款能力二、社会工作对机构各项业务工作的推进三、社会工作对微观层面的介入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的聘任条件、来源、岗位职责、考核和待遇一、聘任条件二、中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者的两种任用模式三、岗位设置及职责四、考核五、聘期第四章 中部地区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活动开展建议一、对社会工作观点的提升与澄清二、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加强能力建设三、加强对在职员工的社会工作培训四、发挥教学基地作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 论  2007年,民政部在全国民政系统启动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试点,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运行状况是否达到了人们的要求,社会工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其前瞻性如何,这些都是实务界、学术界以及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 儿童福利机构的现状描述  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是全世界儿童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孤残儿童最多的国家。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为儿童创造了什么样的福利条件,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总而言之,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从l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  (一)儿童福利机构规模的扩大和设施的改善  我国现有249家儿童福利机构,600个综合性福利机构设有儿童部,共收养7.2万名孤残儿童①。多数儿童福利机构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曲善。  (二)养育方式的多元化  孤残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失去父母、无人抚养,他们处于生存、发展手困境,是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需要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在以前的养育方式中,福利机构主要采取集中供养和院舍照顾的方式,这种安置和养育模式适合某些孤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长期性、基础性和合理性。但是从长远来看,儿童福利院的集中供养存在许多结构性与体制性的弊端。目前除了主要采取机构集中供养、强化亲属养育外,还有公民收养(包括跨国收养)、家庭寄养、社会助养、类家庭养育等养育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反映了社会发展趋势,可以最大化确保儿童生活正常化、规范化和社会化,使社会目标和实际效果达到最佳。  (三)社会公益事业提升了儿童福利服务的品质  目前针对孤残儿童的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有“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和“重生计划”等,全面提升了孤残儿童的养育水平。  (四)由养育型向教育提升型转变  在以前的养育模式中,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孩子温饱层面的问题,存在重抚养轻教育的倾向。当前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实现了衣、食、住、行、学、教、康复等一系列的层次化服务,为儿童走向社会、融入主流社会打下了基础,同时,儿童福利机构也在摸索如何更深层次地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挖掘、满足儿童的多方需求。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儿童社会工作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