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00分没什么了不起

张珍姣 龙门书局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龙门书局  

作者:

张珍姣  

页数:

214  

内容概要

  千万不要看到书名,就觉得作者有酸葡萄心理,因为她的孩子就几乎门门满分,还考上了名牌大学。
  也不要因此认为她是在挑战师道尊严,因为她自己就是教育研究者,言谈著述都给广大教师以无限启发。
  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有出息,这没有错,但是良好的愿望一定要配上正确的方法。且听优秀学生的家长现身说法,分享她的亲情故事,分享聪明妈妈的家教智慧。
  本书语言温文尔雅,思想犀利深刻,通篇充满教育的反思和生活的智慧,让读者觉得“忍不住心里一动”,“恨不能把孩子重新培养一遍”,是继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部中国本土教育佳作!
  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究竟能产生多大影响?请同我们一起走进这部感动心灵的教育之作。

作者简介

  张珍姣,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教育心理学,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自己精心的研究,曾在各种教育杂志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多年来,她结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体验,总结出自己相对独特的教育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的职业是家长
 1.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大人
 2.给孩子一个谦让的机会
 3.犯错的孩子有功劳
 4.学习时不要影响别人说话
 5.别太把100分当回事
 6.孩子活得比我有“创意”
第2章 学会真正地爱孩子
 1.让孩子不再仰视我们的眼睛
 2.孩子要的不是父母的结婚证书
 3.跷跷板也累了
 4.怎样给孩子“送礼”
 5.“逗”孩子,还是“弄”孩子
 6.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第3章 品质教育从童年时期开始
 1.“初恋”时不懂爱情
 2.谁家的孩子都是孩子
 3.嘘——
 4.做家务也是一种感恩教育
 5.善良,从不伤害一朵花开始
 6.说说小孩子的思想斗争
第4章 学习是件简单的事
 1.儿有诗书气自华
 2.“我买三个爸爸”
 3.38的脚,42的鞋
 4.作文何止三句话
 5.爱学习的好妈妈
 6.不能接受的阅读任务
第5章 教育无小事,细节不可忽略
 1.吃饭不需要斗智斗勇
 2.比孩子还弱小的它们
 3.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好吗
 4.孩子的“隐私”你要懂
 5.想管好孩子,就别管他
 6.坏蛋就在孩子身边
第6章 孩子的学习,家长也有份
 1.再好的保姆,也比不上父母
 2.家长簿是不过时的手机
 3.爱因斯坦的板凳
 4.家长会不等于批斗会
 5.有谁不想写好作业呢
 6.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优秀机会
第7章 不可忽视的“教育误区”
 1.优秀,从幼儿园起步
 2.是小兔子把耳朵藏起来了
 3.拒绝罚写五篇日记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别让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
 6.谁的孩子也不傻
结束语:子不教,父母之过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读到张女士的文章,我真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更觉得愧对孩子,如果能早一些看到这本书,我女儿会更优秀!真恨不能将孩子重新培养一遍!——加州旅馆的人作者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深深打动了我。100分固然可喜,但是没得100分,孩子一样有出息。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完全可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相媲美。——三戒这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作为家长,我曾经也把电脑游戏视若洪水猛兽,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作者的思想打动,我很认同她的教育观点,“那条路都有偏有正,大人把它看成正的孩子才能正着走”。期待出书!——漠漠蓝以前,我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很自信,但是看了张珍姣的文章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还好,现在看还不晚。——会游泳的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100分没什么了不起 PDF格式下载



一开始以为是像虎妈那书一样,是本教育批判书,因为喜欢看杂文,所以买了,结果发现不是。
不过有意外之喜,发现这是本很不错的教育图书,很有指导意义。
作者的孩子很优秀,后来还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我更喜欢她那种低调,和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是孩子,没考上名牌大学的,一样是心肝宝贝,一样值得我们满怀期待。只要父母支持,他们一样会有大出息。
吊诡的是,越是逼着孩子去学的,孩子往往学得不好;反倒是表面上对孩子要求不高的,孩子往往比较优秀。就像作者所说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家长。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像书中谈到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考虑父母的感受,其实就跟我们一直在压抑孩子分享的天性有关,孩子让你吃东西,你总是说不吃不吃,时间一长,孩子就真的以为你不吃,或者觉得没必要分给你了。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感觉举的例子不只是例子,还有各种分析,让你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像一些攒的家教书那样,编一个故事,示范一些话。各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最好还是教会大家一些原理。虽然离尹建莉的书有一定差距,但是是我看过的家教书里第二好的(第一好的当然是尹老师的,极力推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真的没白说。要想长大后拥有非凡的事业,就应从小拥有良好的品格。调查研究发现,大凡那些成功的人,几乎都是拥有良好品格的人。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所以家长要抓住这段黄金教育时间,采取争取的方法,这本书的方法就不错,它不是给家长提供绝对的方法,而是给家长讲明道理,让家长自己领悟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挖土豆的儿子同样值得你自豪.
不只是成才,首先是成人!
父母身体力行,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作家郑渊洁曾说,所谓的差生,其实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就是希望孩子健康一点、快乐一点.要父母的宽松与开通还有以身作则。
孩子12岁了,今天刚读完这本书,利用零碎的时间,花了一周才读完这本书,真的很不错,里面的教育观点很务实,不是那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模式,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教育孩子,确实不错。
孩子的叛逆,经历的痛苦与消觉.


书的封面不错,红红火火的,哈哈,希望大家的财运都能红红火火。这本书的内容也很深刻,不是只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孩子,还告诉家长这样做的原因。


我闺女上高中了,最近总感觉她不对劲,我和她爸就担心她早恋,直接问她又不好问,担心得不行。一个姐妹让我买这本书看看,我看后,真是觉得详见很晚,真是像这本书封面写得“恨不能将孩子重新培养一遍”。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长,孩子12岁了,今天刚读完这本书,利用零碎的时间,花了一周才读完这本书,真的很不错,里面的教育观点很务实,不是那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模式,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教育孩子,确实不错。以前就是看到那么多人评论这本书,自己也买来看看,看来钱没白花。


我以前也像书中说的那样,孩子给我什么我都不舍得吃,吃也是意思一下而已,没想到这样做错了。孩子的分享、谦让等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昕昕在与家人分享食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分享、谦让等等,并不会霸道地认为什么东西都只属于她一个人的。


这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作为成人,我觉得自己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17. 看了这本书,我决得作为父母,要想教育孩子,首先要自己做好,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而潜移默化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它能让父母和孩子在没有任何冲突的情况下达成一致。


相信每个家长都想要好孩子、乖孩子,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吗?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父母首先就是不尊重孩子的典型。这本书改变了我以前的看法,建议家长都买来看看,不是托儿。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长。


这个评论是我把全书读完之后才写得,就是为了对大家负责,坦白地说,这本书的观点并不新颖,但是作者分析得很到位,完全以孩子为本,确实为孩子的身心成长考虑,并不像其他一些家教书,一味教父母怎么让孩子成才。这确实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教育心得,不是东借点西挪点攒出来的,建议大家读读。


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所以父母们都要下最大功夫去教育孩子,所以找到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很重要,这本书就不错,值得一读,不会错的,相信我,不像市面上那些书那么浮躁,很务实。


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呵呵,我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这么说的,因为从这本书里找到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读完后,感觉这本家教书很有深度,很有内涵,作者没有附庸风雅,而是从实际出发,从孩子自身的成长出发,着实为家长敲响了警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有很深厚的功力。


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一直是家庭教育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本书里作者不建议父母打孩子,当然不打是最好的了,可是孩子的性格各种各样,有的孩子就是那种不服管的,说不定打打会更有用。


我还没有孩子,以前总感觉教育孩子是很简单的事,可是看了这本书,原来教育孩子也是门学问啊,虽说作者谦虚地说“很简单”,可是从她写出来的一字一句看,句句都有道理啊。


前阵子那些有孩子的同事们吃晚饭就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几天又开始聊着本书,我很好奇,就在网上看了看连载,真的挺不错的,里面的教育观点很新颖,分析得也很深刻,值得一读。先买下一本留着,毕竟自己也到婚龄了,呵呵。


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同情心,你看看大街上哪些要饭的,有几个孩子上去给他们东西的?虽说这些乞丐的真伪还有待考证,但是孩子的行为是可以看得到的,我有时候都过去给老人家点零钱,虽说不多,但总觉得同情,可我家妞妞见我那样做就烦,还说我“多管闲事”,我真是很震惊,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但我看到这本书的里面讲到的相似情节,我豁然开朗,原来都是自己的错!还好,现在看这本书还不晚。


我认为100分真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是孩子身心健康才能各方面优秀,我愿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那本书不错,这本可以跟那本书有点类似,都是从教育思想上入手的,而不是从教育方法上入手。


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家长。


我觉得书中的观点太对了,“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跟谁学也不如跟自己的妈学得多”,我老妈脾气就不好,老爸的脾气又是很绵的那种。小时候老妈动不动就朝我们发火,还打我们,我每次发下考试成绩都不敢回家,都得在奶奶家睡一晚上,第二天让奶奶把我送回家。现在好了,我的脾气也这样,跟老妈一样,儿子不听话,我也使出老妈当年的招,可孩子越来越管不了了,我就纳了门了,我这么厉害,孩子还不怕我。看了书后,我明白了。多亏这本书,我以后得改改我的脾气。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管,那是因为没找对方法,有了好方法,没有孩子是管不好的,这本书的方法就不错,我和老公好好研究了番,哈哈,也充当起半个教育家来了现在。小叔子家的孩子不听话,我和老公还帮着出主意呢。


一本好书,分析得很到位,但是孩子千差万别,总觉得不适用,可能还是因为我没读透吧。


孩子确实需要表扬,我小外甥很调皮,他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如果不想让他做,那你就得表扬他,这正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就像这本书里提到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喜欢受表扬,只有在充满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才会更自信,才容易进步。


我家里的各种家教书很多,都得有一整理箱了,有亲戚朋友送的,也有自己买的,多数我都翻翻就放下了,但这本书,我翻后没有放下,一直看完了才罢手,感觉这本书挺好的,里面的教育方法很深刻,看得出是作者的教育心得,操作性很强,不像其他一些家教书,里面净是理论。


孩子刚上一年级,上个学期比较注重考试成绩,没有100分不行,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感觉满不满分也就这么回事了,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比成绩更强


其实我就很赞成作者的观点,就是孩子学习时,不要刻意给他们营造过于安静的环境,即不利于他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有一次我们去一个朋友家玩,刚进去的时候,他家孩子正在写作业,朋友说话时就刻意把声音压低,我们也跟着把声音降了下来,搞得我都不想说话了。现在我自己有孩子了,我可不会那样了,她学习时,家里该怎样就怎样,让她自己对这些有免疫力,以后工作学习中遇到这些情况就不会烦恼了。


我家宝宝就喜欢玩沙,可是每次我都把她抱走,怕她弄脏了衣服,哎,看来我错了,经过作者的分析,孩子玩沙原来是有很多好处的,不光陶冶孩子的性情,还能促进孩子触觉的发育,真是一举多得。


我家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气得我头都要炸了,越是下雨越是往外跑,越是不让他往地上洒水他越洒,看了这本书,作者在孩子踩泥水时的态度,我明白了,不是孩子故意要调皮,故意惹我生气,这是他好玩的天性惹得祸。


这本书讲得面面俱到,连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的事都讲到了,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家宝宝刚进幼儿园,一些大班的孩子老抢他玩具玩,一次还把宝宝推到在地上,头正好磕在桌子腿上,起了个大包,心疼得我。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在图书馆借回家看了,越看越喜欢,里面的理念我很欣赏,对于准备读小学的孩子父母深有感触。决定买一本收藏在家里。


我们家长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我看了这本书 不着急了 心平气和的 许多事情反而好沟通了


上周末陪朋友去书店买书看到的,当时翻了几页,没买。回来后觉得后悔了,应该买本送给刚做妈妈的姐姐。昨天姐姐打电话说书收到了,很好。


看完这本书,觉得自己以前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对,以后得注意些了,感谢作者的提醒,也希望父母们都来读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收获的。


还行,不过要都按上面的方法来做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家长只能当做参考而已,毕竟多学习下也没害处。


有实际案例叙说,给做为家长的很有启发


这本书读起来似乎很平淡,但是真的读进去,觉得作者的智慧蕴含在每个字中,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


喔,这本书的人气这么旺啊,哈哈。我也是刚拿到书,看了三分之一了,觉得确实不错,就想上来评论几句,没想到这么多人都赶在我前面啊,看来是本好书。英雄所见果然略同啊,嘻嘻。


确实是好书,看得出是作者的心血之作,不是东拼西凑、应付读者的稿子。是好书,就要顶!


好书,建议怀孕期间的孕妈咪能读一下,为今后打下良好基础。


听朋友说了这本书,我也买来看看,看了一半,确实不错,很有道理,顶了。


非常不错 很受启发


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案,就是很难坚持做到


我买了一本,拿到单位看,结果被同事借走了,这个刚还回来那个又借走了,还说,反正你看完了,没办法,我只能再买本了。


还可以,有帮助对学生


这本书不错,有实用价值。


不错哦 我看了看真的很值得去思考


内容也不错。书是正品,非常满意。


给朋友代买的,很满意


这是一本大家都应该看看那的书


我女儿四岁了,家里的家教书不断。我感觉市场上的这类书质量参差不齐,除了个别几本外,其余的都是跟风品,都是东拼点西凑点的,不过这本孩子可以,是有作者自己的教育思想在里面的。


《100分没什么了不起》,题目够大胆,内容也不逊色。我喜欢!!


刚到拿手,总体感觉不错。


此书和《好妈妈胜过好宝宝》教育观点、理念、实施方法极其相似,写的好像是一个孩子,但没有《好妈妈》经典。虽然很赞同教育理念,但教育起来不同的孩子会遇到不同的的困难,尤其是男孩子,为什么没有一本类似的主角是男孩的书呢?期盼


今日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书不错,不少情形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过,作者的方法值得学习,很具体,受益不少。就是和尹建莉的书一样,都是关于女孩的,有一本关于男孩的就更好了。


活动时买的,留着教育教育自己。改变观念。


读三年级的儿子经常翻来看看,还告诉我里面有什么方法好用。


这么多人都评论了,我也说两句。怎么说呢,这本书内容还是不错的,不过,感觉版式有点一般了。


还行吧,正在看呢。


里面没有什么新的教育观点,就是把别人的或是公认的观点整合了一下,再写个小例子而已,个人对这本书没有多大好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