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2013-3
当代世界出版社
朱自清
《大师经典文丛:经典常谈》内容简介: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大师经典文丛: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此次出版,收录朱自清先生《 指导大概》、《 指导大概》和叶圣陶先生《重印 序》和《读 》四篇文字,希望有益于读者。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毕业后成为丈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参与发起“中国新诗社”和创办《诗》月刊。1923年出版抒情长涛《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起转以创作散文为主,写有大量杂文、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等。作品有诗歌《雪朝》《踪迹》散文《欧游杂记》《你我》论著《经典常谈》《论雅俗共赏》等。
序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
版权页: 《史记》《汉书》第九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作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处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
《大师经典文丛: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此次出版,收录朱自清先生《指导大概》、《指导大概》和叶圣陶先生《重印序》和《读》四篇文字,希望有益于读者。 《大师经典文丛:经典常谈》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