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脾胃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钟洪,吴绪祥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钟洪,吴绪祥 主编  

页数:

484  

字数:

354000  

前言

  清代名医叶天士云:“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可见多读书、读好书是成为一名好医师的前提。然而,自古至今,各种医书汗牛充栋,各种资料目不暇接。面对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正如晚清名医雷少逸在《时病论》所感叹的:“甚矣!医道之难也。”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读到文章的精髓,在纷呈的信息中快速获取有用的东西,是一个难题,更何况许多身处基层的同行,有许多医学著作是无法阅读到的。作为重点医科大学的学者,占有文献、科研和临床的优势,因此,我们一直觉得有义务和责任解决这个难题。  2004年,对我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作为有着光荣历史的第一军医大学,响应中央军委号召,集体转制,脱下军装,投身到地方的建设之中,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具有30年历史的全军惟一的中医系也扩建为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于是我们决定,集中力量,编写一套反映中医药学术渊源,介绍在我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医学名著、名医经验、著名方剂的书籍,作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纪念,作为我们融入地方医疗保健事业后的献礼。这一想法,得到了人民军医出版社和南方医科大学的大力支持,寒暑两易,终于完稿。  邵尧夫在《渔樵对问》中说:“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本套书籍的编写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能使己目“无所不观”的“天下之目”,为中医理论和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经验,为中医学术发展做出贡献。本套丛书分肝胆病证、脾胃病证、肾系病证、心脑病证、肺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急性病证、外感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眼科病证共12册,每册按中医病名分章,各章之下,再细分为“名著经典精讲”、“名医经验精粹”和“名方应用精析”三部分。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既要有学术性、系统性,又要有理论深度;既要注意到可读性、实用性,又要考虑到所选内容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力求突出中医特色,保持中医病证分类的规范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所选内容尽可能包括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文献入选的时间跨度则从春秋战国至今。  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曾利兵家。但愿本丛书的出版,能够给读者带来便利和收获。我们也真诚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

内容概要

本书分胃痛、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泄泻、便秘、胃癌等9章,以名著经典精讲、名医经验精粹、名方应用精析的形式探讨了各种脾胃病证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名医诊治经验等,以帮助中医医师领悟其中的奥秘,使之悟于心中,触类而旁通,达到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该书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主要供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古文献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第1章 胃痛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关于胃痛的病名、部位、疼痛特点及致病原因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心下痛论治  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九种心痛之说  四、陈无择《三因方》痛在中脘,非心痛也  五、李杲《东垣试效方》心胃痛、脘痛之说  六、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瘀血作痛  七、朱丹溪《丹溪心法》心痛即胃脘痛之说,对后世造成混淆  八、王肯堂《证治准绳》心与胃各一脏,心痛非胃脘痛  九、万密斋《保命歌括》当心而痛者有三病:胃脘痛、脾疼、胸痹  十、张景岳《景岳全书》胃脘痛非心痛,以理气为主  十一、虞抟《医学正传》食积化热伤胃  十二、李用粹《证治汇补》过用苦寒致胃痛  十三、沈金鏊《沈氏尊生书》治胃勿忘疏肝平肝  十四、林珮琴《类证治裁》治法须分新久  十五、程国彭《医学心悟》心痛有九种,九方治之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胃痛之因机证治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一、叶天士治疗胃痛经验  二、施今墨治疗胃痛经验  三、黄文东治疗胃痛经验  四、秦伯未治疗胃痛经验  五、董建华治疗胃脘痛经验  六、丁光迪治疗胃痛经验  七、焦树德治疗胃痛经验  八、陈苏生治疗胃痛经验  九、刘仕昌治疗胃痛经验  十、何任治疗胃痛经验  十一、岳在文治疗胃痛经验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一、黄芪建中汤  二、柴胡疏肝散  三、一贯煎  四、香苏散  五、金铃子散第2章 痞满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痞”之病名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痞满的病因及辨证治疗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八痞论治。  四、朱肱《类证活人书》宣畅气机乃为治疗痞满的基本法则  五、李东垣《脾胃论》元气虚弱,饮食不消之说  六、朱丹溪《丹溪手镜》以血药论治  七、朱、滕弘等《普济方》以脾胃虚弱论治  八、张景岳《景岳全书》辨治痞满,首分虚实  九、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气伐伤,阴伏阳蓄  十、虞抟《医学正传》胸中之气下陷而为心下痞  十一、李菩《杂症要略》痞与胀的区别  十二、李中梓《证治汇补》正气虚为本,痰郁为标  十三、林珮琴《类证治裁》不知饥,不欲食是本病的另一特点  十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实痞以痰、湿、热论之  十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阴虚致痞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综论痞满之因机证治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一、张仲景治疗痞证方法概略  二、叶天士诊治痞证经验  三、龚廷贤治疗痞满经验  四、田德禄治胃痞经验  五、张学文治疗痞证经验与思路  六、宋孝志治疗胃痞经验  七、董建华治疗痞满经验  八、李克绍治疗痞满经验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一、半夏泻心汤  二、保和丸  三、越鞠丸  四、枳实消痞丸  五、补中益气汤  六、大黄黄连泻心汤第3章 腹痛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腹痛”之病名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全面论述了腹痛的病因及治疗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寒中”论治虚寒性腹痛  四、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以瘀血论治腹痛  五、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因热而致腹痛  六、王好古《此事难知》以中脘痛、脐腹痛及少腹痛论治  七、朱震享《脉因证治》各种病因致脾胃升降失常为腹痛之病机  八、龚廷贤《寿世保元》分寒热虚实以辨证治之  九、张景岳《景岳全书》较全面地论述了腹痛的病因及虚实腹痛的辨证方法  十、吴球《活人心统》常见腹痛的症状及具体治疗  十一、龚信《古今医鉴》寒热腹痛的辨治方法  十二、秦景明《症因脉治》血虚腹痛论治  十三、林珮琴《类证治裁》理气活血通腑为治腹痛之大法  十四、程国彭《医学心悟》肝郁气滞之腹痛  十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有形与无形来区分腹痛之病因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腹痛之因机证治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一、贾堃治疗腹痛经验  二、史沛棠治疗腹痛经验  三、谢昌仁治疗急腹痛经验  四、王静安诊治小儿腹痛经验  五、汪岳尊用巴豆霜治疗肠结腹痛经验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一、芍药甘草汤  二、少腹逐瘀汤  三、理中丸(汤)  四、小建中汤  五、四逆散  六、良附丸第4章 呕吐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呕”之病名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伤寒论》“呕”之脉因证治  三、孙思邈《诸病源候论》痰水积聚致呕逆  四、王焘《外台秘要》从身体状况、饮食等方面辨寒热呕吐  五、宋政府编撰《圣济总录》浊阴之气上逆则发为呕吐  六、刘完素《河间六书》火热致呕之说  七、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呕吐反胃噎膈》饮食不节 致呕的发病机制  八、陈无择《三因方》“痰呕”证治  九、张景岳《景岳全书》全面论述了呕吐的虚实辨证  十、龚延贤《寿世保元》8种呕吐的病因及相应方药治疗  十一、吴球《活人心统》呕与吐的区别与治疗  十二、徐春甫《古今医统》卒呕吐为感受外邪所致  十三、李菩《杂症要略》以六经及三焦辨治呕吐  十四、林珮琴《类证治裁》肝胃不和及蛔厥致呕的治疗  十五、费伯雄《医醇媵义》暑湿呕吐的治疗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呕吐之因机证治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第5章 呃逆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笫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第6章 噎嗝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第7章 泄泻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第8章 便秘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第9章 胃癌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章节摘录

  第1章 胃痛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一、黄芪建中汤  【方名】黄芪建中汤  【来源】 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处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黄芪一两半,胶饴一升。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功能】温中补气,缓急止痛。  【主治】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神疲短气,面色无华,自汗或盗汗,脉虚大。  【方解】本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以温中补虚立法,是治疗虚劳的著名方剂。方中黄芪甘温入肺,健脾益气;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而止痛,共为方中君药。桂枝助阳,芍药益阴,二药相合,调和阴阳,化气生血为君药。生姜、大枣辛甘相合,健脾益胃,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黄芪9克,芍药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饴糖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温胃化饮;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2,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贺盘良,黄芪建中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8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9):258]  治疗118例,患病时间最长20年,最短2个月。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12例,单纯十二指肠溃疡97例,复发性溃疡9例。  治疗方法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黄芪18克,桂枝12克,芍药18克,炙甘草5克,干姜6克,大枣15枚,饴糖50克。若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者加白及12克,艾叶9克,海螵蛸9克,干姜易炮姜9克;复发性溃疡者则加用刺猬皮15克,白术12克,海螵蛸9克,煅瓦楞子30克,煅牡蛎30克。每日1剂,分上、下午2次温服,一般用药30天后复查。治疗期间,如遇有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甚者,西药止血药按常规用,一般停用其他中、西药。


编辑推荐

  《中医三名三绝·脾胃病证妙谛》囊括了1000多种名著的经典论述,阐述了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用药。  精选了800多位古今名医的临证应用经验,点拨了其遣方用药的精妙之处。  剖析了500多首千金名方药物组成、配伍法则及效用,介绍了现代用法和研究进展。  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  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曾利兵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脾胃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PDF格式下载



本书较好,内容新颖,


帮同事买的,同事很喜欢,谢谢当当网


太深奥了,有点看不懂


买给朋友的,应该有用。


这个也就那样,买来就开始反对中医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