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石室秘录.中医古籍必备

陈士铎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陈士铎  

页数:

345  

字数:

212000  

译者:

徐慧卿 注解  

Tag标签:

无  

前言

  尝稽天下事,可传而不传者,何可胜道。可传而不传,而或为人憾,或人不为憾者,何可胜道。华元化青囊书。嵇叔夜广陵散,二者之不传也,人恒憾之。吾独谓有可憾,有可不憾。今夫琴雅乐备。医,仁术也。而皆本于先王。稀生少好音声,长而玩之,自斯导养神气。宣和情志,而身则不免焉,毋乃稍远于先王之遗音乎?虽不传奚憾。华君继卢扁诸公而起,独成神奇。能使痿者振,弱者强,枯者泽,瘠者肥,危者安,殇者寿,死者生,其学祖轩黄,根于《素问》、《内经》,此诚守先王之道,以待来兹,以利泽斯民者也,不可不传也。惟不传。故憾。昔昌黎有言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袁孝己尝从嵇生学琴矣,嵇吝勿与。是广陵散之不传,非无传人而不传也。华君授书狱卒,狱卒疑畏,焚之,是青囊书之不传,时无传人,斯不传已。嗟乎!士生抱倜傥特达之才,一旦激于义烈,奋不顾身,名垂宇宙,而其呕心之所著述,曾不克留后来者之一目。此其郁勃之气。固结乎古今人物,谁为之解,而谁为之释。

内容概要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前期。陈氏一生著述颇多,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氏传世之作近20种,但今存世的仅6种。 《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唯一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全书分6卷,依次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集,各集之中以治法为目。其中,礼集中载14种治法,乐集载30种治法,射集中载39种治法,御集中载33种治法,书集中载12种治法和17论,数集中载有7大类疾病(7门)和16种杂病。全书论述总计128法、17论、7门、16杂病,·内容闸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100种左右疾病的证治,收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其中大多处方为白裁,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俱备的治法专著。 本书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疾病诊断治疗的理法方药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互根、五行生克制化、五脏相关、气血相关、命门相火等学说都有精辟的论述。例如:提出“偏治者,乃一偏之治法,譬如人病心痛,不治心而偏治肝;譬如病在上而偏治下;譬如病在右而偏治左;譬如病在四肢手足,而偏治腹心也”,并具体指出了心病治心包之法,上焦火而下治肾之法,对《内经》五脏相关理论颇多发挥。该书重视辨证的灵活性,立方处方,味少而精,量大力宏,颇多独到之处,如“正医法”治肺痈方,金银花用至3009,发挥其清热解毒之力,使肺金得清,则痈脓得除;“通治法”治下痢方白芍、当归各用至909,正合“行血则便脓自愈”的治疗原则。

书籍目录

卷一 (礼集) 正医法 反医法 顺医法 逆医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完治法 碎治法 大治法 小治法 偏治法 全治法 生治法 死治法卷二 (乐集) 上治法 中治法 下治法 先治法 后治法 急治法 缓治法 本治法 末治法 不内外治法 阴治法 阳治法 假治法 真治法 男治法 女治法 虚治法 实治法 寒治法 热治法 通治法 塞治法 解治法 敛治法……卷三 (射集)卷四 (御集)卷五 (书集)卷六 (数集)跋 

章节摘录

  卷一 (礼集)  天有奇文,地有奇事,人有奇病,不可拘也。欲治其病,不可以常药治之。有正医,有反医,有顺医,有逆医,有内治,有外治,有完治,有碎治,有大治,有小治,有生治,有死治,有上治,有下治,有中治之分;有先治,有后治,有急治,有缓治,有本治,有末治之异,有一百二十八法。  正医法  论肺经生痈 论久嗽服气法 论水泻论血痢 论水肿 论两胁胀满吞酸吐酸 论腰痛论怔忡不寐  岐天师日:凡人有病气喘呕咳者,乃肺病也。肺乃金脏,又娇脏也。居于心之上,瓣如莲花,色红蒂紫。咽管之下,即是肺经,司气之出入,不容食物。咽之上有会厌在,即小舌头也。会厌遮住咽门。饮食之类,始能直入食管,而下通于胃。倘人饮食之时多言,会厌不及遮咽门,设或米食之类,入于气管,则必咳不已。可见气管不容~物,可知药亦不能直入也。  天师曰:寒治者,乃火盛而正折之也。如人病目痛,口舌生疮,鼻中出血,口中吐血是也。此等之症,乃火气郁勃于上焦,不能分散,故重则上冲,而为吐血衄血,轻者目痛而口舌生疮也,法当用寒凉之品,以清其火热燎原之势,并泻其炎上巅顶之威。方用生地一两,当归一两,川芎五钱,元参五钱,黄芩三钱,三七根末三钱,甘草一钱,荆芥炒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不纯用寒凉以逐火,而反用微寒之药以滋阴,盖阴气生则阳气自然下降。尤妙用荆芥引血归经,用三七末以上截其新来之路,又加黄芩以少清其奔腾之势,诚恐过于寒凉,恐冷热相战,又加甘草以和之,此治热之最巧、最妙法也。若竟用寒凉折之,非不取快一时。然火降而水不足,则火无所归,仍然焰生风起,必较前更胜,而始以清补之药救之,则胃气已虚,何能胜任,予所以乘其初起,即用之为妙也。  目肿而痛,亦是火症,然必看其眵多泪多,红肿而痛,如有物针触二般。用柴胡三钱,甘草一钱,炒栀子三钱,半夏一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此方之妙,全在直散肝胆之郁火,火散则热自退。不攻之攻胜于攻,不下之下胜于下也。一剂即可奏功,正不必再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石室秘录.中医古籍必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