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学伦理学

张忠元,等 编 张忠元、王亚峰、 朱启华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1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张忠元、王亚峰、 朱启华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1出版)  

作者:

张忠元,等 编  

页数:

212  

前言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关于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科学,对于帮助医疗卫生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培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伦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就蕴涵了丰富的医学伦理学思想。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社会体制的变革,传统的医学伦理道德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冲击,使其发生了震荡和嬗变,从而为医学伦理学研究和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教材力求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德建设、医德教育的实际,力求新颖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重点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金融危机、医疗卫生突发性事件,不仅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必然会给医疗卫生和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既要从医疗技术方面,也要从观念意识方面去适应这种影响和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法制化建设,在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的行为、保障医患各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医学伦理学提供了大量新的研究课题,也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科学的背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三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科学在服务领域、科研方向、发展趋势、观念意识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也要求医学伦理学扩展自身领域,拓展研究范围。四是适应规范执业医师资格的需要。医疗卫生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医务人员面对的是人,是人的宝贵的生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自我规范和自我完善。医德水平的高低、医德修养的好坏,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医学伦理学的诸多问题尚在探讨和研究中,故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亦待商榷,我们诚挚地希望广大师生在教学中,对本书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有关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在此,向有关作者、译者、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书第1版主编郑宗秀教授和第2版的参编人员表示深切的谢意。

内容概要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关于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科学,对于帮助医疗卫生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培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就蕴涵了丰富的医学伦理学思想。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社会体制的变革,传统的医学伦理道德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冲击,使其发生了震荡和嬗变,从而为医学伦理学研究和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本教材力求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德建设、医德教育的实际,力求新颖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重点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金融危机、医疗卫生突发性事件,不仅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必然会给医疗卫生和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既要从医疗技术方面,也要从观念意识方面去适应这种影响和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法制化建设,在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的行为、保障医患各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医学伦理学提供了大量新的研究课题,也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科学的背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三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科学在服务领域、科研方向、发展趋势、观念意识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也要求医学伦理学扩展自身领域,拓展研究范围。四是适应规范执业医师资格的需要。医疗卫生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医务人员面对的是人,是人的宝贵的生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自我规范和自我完善。医德水平的高低、医德修养的好坏,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方面。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第一节 道德、职业道德、医学道德一、道德二、职业道德三、医学道德第二节 伦理学、医学伦理学一、伦理学二、医学伦理学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医学伦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二、医学伦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三、医学伦理学与法学的关系四、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第四节 学习研究医学伦理学的任务意义及方法一、研究医学伦理学的任务二、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三、学习研究医学伦理学的方法第2章 医学伦理学的演变历史第一节 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史一、我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二、我国近代医学伦理学概貌三、我国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第二节 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国外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二、国外近代医学伦理学概貌三、国外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第3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医学人道主义二、生命论三、义务论与功利论四、公正论与公益论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质二、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内容三、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一、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实质二、医学伦理学规范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一、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实质二、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主要内容第4章 医疗人际关系的道德第一节 医患关系道德一、医患关系的含义二、医患关系模型三、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四、社会主义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第二节 医际关系道德一、医际关系的含义二、正确处理医际关系的意义三、影响医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四、社会主义医际关系的道德要求第5章 预防医学道德第一节 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一、预防医学的含义和特点二、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三、预防医学工作者的道德要求第二节 预防医学某些领域中的道德要求一、疾病预防与控制道德二、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道德三、职业性损害防治道德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道德五、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道德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道德一、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二、社区卫生服务的道德要求第6章 临床实践中的道德第一节 临床实践中的道德原则一、病人第一原则二、身心统一原则三、最优化原则四、协同一致原则第二节 疾病诊断中的道德原则一、问诊的道德要求二、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三、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第三节 疾病治疗中的道德要求一、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二、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三、急救与监护的道德要求四、会诊、易诊、转诊、转院的道德要求第7章 护理道德第一节 护理工作的特征及其道德规范一、护理工作的特征二、护理道德的意义第二节 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道德一、基础护理道德二、整体护理道德第三节 特殊护理道德一、危重病人的护理道德二、慢性病人的护理道德三、手术病人的护理道德四、癌症患者的护理道德五、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道德第8章 医院药剂工作的道德第一节 医院药剂工作的道德特征及规范一、医院药剂工作的道德特征二、医院药剂工作的道德规范三、防止药源性疾病的道德要求第二节 药剂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一、药品采购的道德要求二、药品保管的道德要求三、配方调剂的道德要求四、制剂工作的道德要求第9章 生命与死亡道德第一节 生命道德一、生命的界定二、生命道德的内涵三、生命道德的实质第二节 死亡道德一、死亡的界定二、安乐死及其道德争论第三节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定义及其发展二、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三、临终关怀的道德评价第10章 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道德第一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道德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道德依据二、人口和计划生育中的伦理问题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道德要求第二节 优生优育的道德一、优生学及其基本内容二、优生的若干伦理问题三、优生技术的道德要求第11章 性道德和性医学道德第一节 性道德及其时代特征一、性道德概述二、性道德的形成、发展及时代特征三、性道德的作用与实质第二节 性科学中应坚持的原则一、科学原则二、进步原则三、人格高尚原则第三节 性病诊治中的医学道德规范一、真诚和蔼二、慎重细致三、保守秘密四、注重教育五、医术精湛第12章 医学科研道德第一节 医学科研道德的意义及规范一、医学科研道德的含义及特征二、医学科研道德的意义三、医学科研的道德规范第二节 医学科研中的伦理原则一、医药科研的道德规范二、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三、尸体解剖的道德要求第三节 新技术临床应用的道德要求一、基因诊断与治疗中的道德要求二、干细胞应用中的道德要求三、器官移植中的道德要求第13章 康复与健康医学道德第一节 康复医学及其道德意义一、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二、康复医学的发展三、康复医学的道德意义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道德要求一、康复医学的道德特点二、康复医学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原则第三节 健康医学及其道德意义一、健康医学的概念和历史地位二、健康医学的道德意义第四节 健康医学的道德要求一、健康医学的道德特点二、健康医学的道德要求三、健康医学的道德原则第14章 卫生管理道德第一节 医药卫生改革中的道德一、医药卫生改革的概况二、医药卫生改革的道德取向三、医药卫生改革的道德原则第二节 卫生资源配置中的道德一、卫生资源配置的道德内涵二、卫生资源配置的伦理原则第三节 医院管理中的道德一、医院管理中的伦理原则二、医院管理中的伦理作用第15章 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第一节 医德修养一、医德修养的意义二、医德修养的内容三、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二节 医德评价一、医德评价的意义二、医德评价的标准三、医德评价的方式附录A 若干医学伦理学资料一、孙思邈《大医精诚》(节录)二、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三、《希波克拉底誓言》四、《迈蒙尼提斯祷文》五、《胡弗兰德氏医德十二箴》六、《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七、《纽伦堡法典》八、《赫尔辛基宣言》九、《悉尼宣言》十、《东京宣言》十一、《夏威夷宣言》十二、《护士伦理学的国际章程》十三、《医学生誓言(试行)》十四、《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学道德为研究对象,研究医学道德产生、发展及其具体内容的科学,是伦理学与医学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与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及人类文化等密切相关,并随着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而发展。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改善医院管理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就有关伦理、道德、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等基本概念,医学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做了初步阐述。(一)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又指社会政治状况或做人的规范、规矩、原则。而按照这些规矩、规范、原则去做有所得即为“德”,所谓“德者,得也。”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不断地改变着其内容和形式。(二)道德的特征1.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做一些简单的判断,每一个判断,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出的。有肘候是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做出的;有时候是依据法律做出的;有时候是依据善恶的标准来判断做出的。道德不仅是人们行为的判断准则,也是人们思想意识的评判标准之一。人们有时候对自己的某个想法会做出否定,认为这样想是不道德的,或者有时候通过人的言谈举止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善良,这些都是以道德作为判断准则的。2.道德是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维系的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行为准则,如果谁违反了法律,就会由司法机关强制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如果有人违反了道德,则不会有哪个具体的人或机关强制其来承担责任,但其内心的不安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会让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编辑推荐

《全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第3版)》:全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医学伦理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