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式生产管理方式的国际转移

安保哲夫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作者:

安保哲夫  

页数:

264  

前言

  从20世纪末开始到21世纪初,中国开始被称作“世界工厂”。在人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曾被称作世界工厂的国家有19世纪产业革命之后的英国(以及包含德国在内的西欧诸国)、20世纪初期以福特式大量生产技术方式为主导的美国,以及在20世纪后半叶被称为“日本第一”的日本等。但是,中国的情况与这些国家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特征。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形成世界工厂的主角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而在中国,其主要角色基本上是由以直接投资形态出现的外国投资企业来承担的。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所有的经营资源都是由自己国家解决的。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是在资金(资本)和技术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经营资源的同时,走上了先进工业国的道路。将这些经营资源与国内人力资源相结合构成经营管理的客体,其主体是国内政府或者是民间企业。当然,这些国家受到了外国跨国公司一定程度的渗透,但是外国跨国公司并没能成为主角。

内容概要

  《日本式生产管理方式的国际转移》共分9个章节,主要对所谓的日本式经营生产体系转移进行了评估。具体内容包括世界各地的日本式混合型工厂比较——日本式管理与生产体系国际转移类型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1992-1993年及之后的东亚混合型工厂、欧洲大陆的日资混合型工厂、新环境下的日本式生产体系——墨西哥北部地区的日本和美国企业的变化、在中国的日本合资企业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世界各地的日本式混合型工厂比较——日本式管理与生产体系国际转移类型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第二章 美国的日本式经营生产体系的现状与变迁第三章 1992-1993年及之后的东亚混合型工厂第四章 在中国的日本合资企业第五章 欧洲大陆的日资混合型工厂第六章 中东欧转型经济地区的日本式混合工厂——关于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实证研究第七章 新环境下的日本式生产体系——墨西哥北部地区的日本和美国企业的变化第八章 研讨会讨论发言记录第九章 总结评论——日本式混合型工厂的全球发展预测:分散与统合编后语 介绍JMNESG的研究活动和国际研讨会

章节摘录

  (二)冈本康雄的经营组织二分法  在“冈本小组”对北美的日资企业经营的调查研究(冈本,2000)中,冈本对经营组织的特性采用了一种分类法,这和日本式经营体系的国际移植的一般性、特殊性是相关联的。该书第二章 (安西翰夫)中,将经营组织全体的特性分为“非日本式”和“日本式”(T.罕事等),分别作为“机械式组织”和“有机组织”。进而在第九章 (在此,“美国式”对“日本式”)中,冈本将日本式的有机组织的特性分为机能合理的角度和集团主义的、情理的角度。冈本将小集团活动、“5S”质量控制活动等集团的、情理的角度作为日本式组织的特殊角度,而将单个工人的多技能化、品质管理、多功能的作业长等机能合理的角度作为一般的角度整理出来(冈本,2000)。  他更为具体地说明:“日本公司的有机组织特性,尽管从某些方面来说起源于日本社会、文化的独特性……通过经验上寻求功能合理因素,如基于组织因素中更大的裁量权和灵活性对变化着的环境的更好的适应性,已经能够产生公平的成就。就北美的日本企业集团来说,日本体系的影响程度通过异花受精形式一直被抑制……将机能合理的方面不断发展……现在这些花显示了对功能合理性的更多的偏爱,正在盛开……”(冈本,2000)。  在此,由于集团主义、情理的尺度至少在日本以外并不合理,因而没有一般通用性,向海外转移它们的管理体系的日本公司应战略性选择机能合理尺度,将它们的管理体系与当地资源相混合,从而创造出一套“日本方式+当地资源”的合成体系。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式生产管理方式的国际转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