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

教学法规中心 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教学法规中心 编  

页数:

2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为了满足广大法科师生在“教”与“学”方面认知法规的需求,我们曾深入数十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法学院、法律系,对数百名师生进行走访、问卷调查,据此,推出了这套“面向21世纪教学配套法规”。 丛书出版以来,承蒙读者厚爱,我们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可与积极的好评。法治建设在推进,我们对教学规律与法规编辑规律也在不懈地探寻、发现。值此,我们在紧跟法律立改废的动态、把握司法考试制度调整的大背景、同时仔细斟酌许多热心读者反馈的宝贵建议的基础上,对该丛书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版修订,使得图书内容更加丰富、实用,不舍其理论性,更突出其应试性,与法律教学的发展相同步。 简言之,丛书的栏目如下: 阅读提示:参照高教北大版等目前本科、专科法学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核心课程教材以及司法考试教材,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表格记忆:针对重点、难点知识,易混淆的知识点,采用图表记忆的方法进行归纳,使得复习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记忆更持久。 司考看点:总结司法考试考查要点和命题思路,紧跟司考动向。 司考真题:精选历年经典真题,巩固、强化所复习的知识。 司考模拟:通过典型习题的考查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全面提升应试能力。 丛书法条、法理、真题融为一体,互相呼应、有机串联的结构设置,既对学生日常研习基础理论和理解法律法规有所裨益,同时也增强了参加各种考试,尤其是司法考试的应试能力。

书籍目录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96年3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8年1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8年9月2日)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1999年9月21日)人民陪审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2004年8月28日) 强制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9年8月4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2001年8月6日)辩护与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节录)  (2007年lO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  (2005年9月28日)司法鉴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节录)   (2005年2月28日)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2000年12月13日)立案与侦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  (1998年5月11日)普通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  (2003年3月14日)简易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附录

章节摘录

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阅读提示刑事诉讼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刑事诉讼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实现秩序、公正、效益价值,这称为刑事诉讼法的工具价值;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适用本身也在实现着秩序、公正、效益价值,这称为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结合;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并重;诉讼效率;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对抗和审判中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 PDF格式下载



快递是相当的快了。。书页不错


本来是想买一样出版社、一样书名(不是应试版)的老版的书,但是没有找到老版,就买了这本,没有原来老版的全面。


质量很好,字迹清晰,特别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