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0.8生活

陶涛 蓝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作者:

陶涛  

页数:

24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0.8生活”,这个概念源自日本,初起源于医学健康领域,后被引申成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活概念。 “0.8”是一种生活态度,凡事不求完美,但求八分好:吃饭八分饱,让胃部吸收得更好;做事出十分力气,只抱八分成功期望;爱一个人,留两分自由呼吸的空间给对方;“0.8”的生活态度并不是不进取,而是给自己留一点点空间,让自己能坚持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陶涛,著名养生专家,健康杂志专栏作家,养生保健畅销书作家。擅长从浅显的普通读者视角,普及养生科学。出版作品:《养生要趁年轻》、《谁偷走了你的营养》、《谁说健康无捷径》、《营养决定健康》、《从饮食谈健康--血型与饮食密码》、《养生要靠好习惯》等,其中多本畅销

书籍目录

绪论:不要让生活失控,留点儿空间给自己第一章 坚持“八分”主义,达成“十分”健康 健康专家预言:像心脏那样去生活 1.多数疾病的产生与追求完美有关 2.英年早逝背后的健康“杀手” 3.不要过“速食生活” 4.让0.8成为你的生活原则 5.为自己的生活留两分空白 6.“0.8生活“的关键在于有张有弛 7.中医养生学中的“0.8原则”——中庸之道 “0.8生活”札记:升级自己的健康主义 第二章 “十分”诱惑,致命的杀手 健康专家预言:别让自己的生命太匆匆 1.生活消费追求十分丰富有损健康 2.十全十美的生活带给人们的伤害 3.“十分舒适”真的舒服吗 4.长期“十分”生活易过劳 5.抑郁——追求十分完美的恶果 6.事事渴望十分圆满“吞噬”健康 “0.8生活”札记:“0.8节奏”与生物钟合拍 第三章 “0.8饮食”: 健健康康吃到 健康专家预言:快食及饱食危害人们健康 1.饭吃八分饱 2.饭吃八分饱从细嚼慢咽开始 3.二分饥,提高免疫力 4.菜做八分咸 5.炒菜放八分油 6.八分细,二分粗:粗茶淡饭保健康 7.不要陷入“甜蜜陷阱” 8.素荤完美比例8:2 9.吃水果也有讲究 10.重寻天然吃饭速度 “0.8生活”札记: 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缺陷 第四章 “0.8保健”:轻松梳理心身健康 健康专家预言:学会化繁为简 1.亚健康的调养之道 2.不要欠睡眠的债 3.每天健康一点点 4.减肥,慢工出细活儿 5.冬天穿衣,八分暖二分寒 6.一天八杯水 7.疾病八分防,二分治 8.远离十分大的噪声环境 9.对电磁辐射不可不防 “0.8生活”札记:慢慢修炼自己的健康 第五章 “0.8工作”:健康与成绩双赢 健康专家预言:总和时间赛跑的人是笨蛋 1.不能让忙碌的工作把“本钱“赔掉 2.学会忙里偷闲 3.关健在提高工作效率 4.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5.清除办公室里的毒素 “0.8生活”札记:学会缓解工作压力 第六章 “0.8休闲”:使你走更长的路 健康专家预言:放松身心,处处皆休闲 1.坚持“0.8休闲”,远离“快节奏综合征” 2. 瑜伽,舒展身心 3.“0.8运动”,为健康加油 4.注意“玩”出病来 5.时尚“家务休闲” 6.“0.8休闲”与太极的异曲同工之妙 7.细细品读,与心灵共舞 8.“0.8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 9.健身房里的健康隐患 “0.8生活”札记:触摸“0.8休闲”的真谛 第七章 改变追求完美,过“0.8生活” 健康专家预言: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慢下来 1.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2.“0.8生活”从“心”开始 3.与网络和计算机健康相处 4.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5.吃好、睡好和适当运动 6.保护自己身体的排毒机制 7.不能忽视汽车给健康带来的威胁 8.防癌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9.从现在开始“0.8生活” “0.8生活”札记:培养自己的爱好 结束语:享受美好的生活

章节摘录

世间万物的生存方式各不相同,最科学的工作方式非心脏莫属。一些养生专家甚至提出了“像心脏那样去工作”的养生观点。众所周知,心脏的重量不到人体重量的0.5%,仅约300克,但它却担负着人体全身血液循环供给的重任。人体全身重量是心脏的200倍,相当于一个人要为200个人提供生命的能量。心脏的工作量多么大呀!或许人们认为,心脏的工作量这么大,它一定是永不停息、兢兢业业、不知疲倦、不分日夜地苦干。事实恰恰相反,心脏的工作、休息是非常智慧、非常理性的。心脏的跳动也分为工作期(收缩期)和休息期(舒张期),如果以成年人平均心率每分钟75次计算,每一次心动周期平均为0.9秒,其中心房收缩期平均为0.3秒,舒张期平均为0.6秒,即1/3的时间工作,2/3的时间休息,相当于我们的8小时工作制。到晚上入睡时,心跳会自动调节为50次/分,收缩期仍然是0.3秒,舒张期却变成0.9秒,即1/4时间工作,3/4时间休息,相当于我们的6小时工作制。可见,心脏是多么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除善于工作、合理休息这一特点外,心脏还非常顾全大局。当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或剧烈运动时,心脏能马上服从大局,根据需要加快心跳次数,心跳每分钟甚至达到150次或更多,这时每次心跳周期才0.4秒,收缩期0.2秒,舒张期0.2秒,即相当于12小时工作制,心脏表现出了很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心脏又非常有原则,这原则是为了保证生命的长治久安,人体的百年健康。心脏并不像人们那样蛮干,绝不接受“连续工作”的指令。因为连续工作不吃不喝、不睡不眠,等于失去健康,等于死亡。忙碌没有关系,但必须有休息,可以少休息一会儿,但不能不休息。因此,心脏在收缩期是处于“绝对不应期”,即不接受任何指令,只有休息后才接受指令。如果指令过早发出,心脏未能充分休息就提前工作,就是临床上的“早搏”。心脏在完成工作后紧接着就要求同样时间的补休,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有理、有利、有节”。让人更敬佩的是心脏也懂得自我保护。当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度超过70%,供血能力明显减少时,它会向身体发出警告信号,如使心脏出现绞痛症状,以提醒主人赶紧采取保护措施。纵观心脏的整个工作过程,它不仅做到了劳逸结合、中庸适度,同时还体现出了自然、和谐的境界。难怪有人说,心脏是自然造化的杰作,为了自己的健康,人们应该像心脏那样去工作,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快乐轻松。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完美,就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碍身体健康。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完美,为了将事业做得尽善尽美,人们加起班来没完没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人们整日早出晚归,不注重饮食,拼命赚钱……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反而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者往往将个人标准订得过高,不切合实际,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事实证明,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而身心又是相互影响的,当心理被“完美”所迫时,身体便会做出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持续疲劳、不适增多、局部或浑身绷紧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睡眠质量差以及性欲减退……追求完美,使人们饮食不规律,形成不良饮食习惯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资料表明,决定人类健康的因素,40%在于遗传和生存的环境条件,8%为医疗条件,7%为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而60%在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有60%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整日奔波忙碌,有时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无法挤出,只能匆忙吃几口或不吃。殊不知,长期不规律的饮食有可能使自己患上多种疾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炎、胆结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研究表明,到2015年,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将比1985年的1320万多1倍;发展中国家死于此病的人数也将由720万增至1670万,且死亡者多为壮年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年轻的精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疲劳而死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如此,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还出现了许多“小胖墩”,最近医学研究表明,这些孩子成年后,极易发生“生活方式病”。肥胖男子在70岁以前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结肠癌等疾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体重的男子高2倍;肥胖女性70岁之前患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机会比正常体重的女性高2.56倍。这都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关。另外,有些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喜欢用烟酒来缓解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压力。但是,长期嗜酒却能诱发多种癌症,比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医学研究指出,肺癌的发生,抽烟者是不抽烟者的220倍。不要庆幸你还没有任何病发症状,或者厌倦了这些司空见惯的说辞,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嗜干你身体精华的“黑蝙蝠”,不信,你就试试看!过度追求完美,使人们陷入恶劣的情绪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劣的情绪最能使人短命夭亡。而恶劣及紧张的情绪大多由过度追求完美所致。情绪恶劣,过度紧张、疲劳不仅会诱发疾病,损害健康,有时甚至还能夺去人的生命。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说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诚然,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产生焦虑沮丧之情而又无法登上成功之巅。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给自己定下高不可攀的标准,一旦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会收获无情的挫折。不但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还有可能让自己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编辑推荐

《0.8生活:八分主义打造健康生活》:网靡日本的生活新方式,全世界推崇的健康法则。完美生活,健康身体——从0.8生活开始。日本的知名知家医生贺志贡:健康的心脏,每08秒跳动一次,这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做菜用盐量从1勺改为0 8勺,既能保持生鲜原味,也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吃饭不宜吃到十分饱,感觉到八分饱就要停筷子了;此外,睡觉不能太多,现代化的电器设备要少用,做事对自己要求不要太高……数量:我们不要十分的丰富,要留两分饥饿感,品质:我们不要十分的精致,要留两分的粗糙,感受:我们不要十分的舒服,要留两分的别扭,工其:我们不要十分的现代,要留两分的原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0.8生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