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村研究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编  

页数:

763  

内容概要

2009年,农研中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农业部党组的要求,立足自身职能,谋划选题,大力开展重大“三农”问题和政策研究咨询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本书收录了各类研究报告和论文51篇,内容涉及专题研究与综述、产业与技术、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村保险、农村土地与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社会发展等6个领域。有些文章已经公开发表过,有些文章则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书籍目录

专题研究与综述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研究 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价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关于构建“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考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政策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近年来扩大农业农村内需主要政策及效果评价 农户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农村发展:2009年中国农村发展高 层论坛综述 2009年春季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主要观点综述 2009年秋季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主要观点综述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研讨会综述产业与技术 科技创新是农业增长的动力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成效、面临环境与政策建议 完善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研究 对中国棉花定价话语权问题的思考——兼谈棉花产业是否会重蹈大豆产业覆辙 我国粮棉争地问题浅析——基于宏观数据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粮食发展战略研究 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需求和政策需求调研报告——对17个省区80个县市区700个养殖户(场)的调查 我国渔业政策变迁及调整方向研究 宁夏草原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2009年稻米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小麦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玉米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大豆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食用油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棉花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8/2009榨季食糖市场分析及展望 2009年生猪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奶业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肉鸡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水产品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年农资市场分析及2010年展望 我国热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及政策变化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总体构想与模式选择 国际猪类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与启示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糖业农村保险 相互制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实践与启示——基于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调查 农户对农业自然风险的认知研究 农户农业风险管理策略分析框架及策略应用农村土地与基本经营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承包分配决策中的妇女参与问题研究 破解土地合作中农民权益保障的难题 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全面把握党的“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精神农村社会发展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供给模式探讨 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创新——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推行村级组织“轮执主席”和“候任干部”制度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方式改革实证分析——基于5个乡镇的对比观察 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活动参与状况探析——基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查 我国淡水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农村社区的整合与分化附录一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附录二 2009年农研中心完成的主要课题附录三 2009年农研中心编著的书籍

章节摘录

  1.从结构转换分析,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在城乡二元制度下,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不断集聚和生长现代生产力,但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的转移却受到抑制。不仅如此,还号召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就业,实施城市人口向农村倒流的“逆城市化”政策。这与刘易斯提出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不同,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也不同。在工业化先行国,产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基本上是同步的。例如,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和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之比,英国在1801-1961年间为1:1.1,美国在1839-1965年间为1:1.6,加拿大在1870-1965年间为1:1.4。中国农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70%下降到1978年的25%;而农业劳动力由1952年的17317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29426万人,增长69.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52年的85.6%变为1978年的84.2%,即20多年内几乎没有变化。在经济结构的重心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工业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如此之众的农业人口,这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绝无仅有。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促进了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并发生了两个转折性变化。一个是以1992年为转折点,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持续减少,到2006年农业部门的从业人数比1991年减少了6537万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村研究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