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8-10
经济管理出版社
吕政 编
683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路线,纠正了前2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4.93倍,年均增长9.77%,2007年的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增长23.6倍,年均增长11.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多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与1978年比较,原煤产量增长2.84倍,原油增长77.6%,发电量增长10.16倍,钢材增长21.64倍,水泥增长20.23倍,汽车产量增长52.6倍,乙烯增长23.7倍,化学纤维增长72倍,集成电路增长1103倍,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和洗衣机分别增长22039倍、1260倍和89000倍。从生产资料到生活消费品,告别了严重短缺,基本保证了国内生产、建设和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额由1978年的约5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1500亿美元,增长了229倍,年均增长20.6%。中国已成为工业生产大国,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工业增加值的构成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57%上升到2007年的70%,其中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高附加值制造业的比重显著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20年以上缩小到目前的10年左右。石油开采、钢铁和有色金属、航天、发电设备等重型机械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数控机床等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正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资源、资本密集型行业呈现生产集中化的趋势。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工业企业的数量逐步增加,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正在由工业生产大国向工业生产强国迈进。 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条道路既汲取了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也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成功做法。这条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该报告是工业经济研究所连续编写的第十三本年度研究报告,其主题是: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该报告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系统地回顾了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渐进历程,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工业领域管理体制、发展环境的变化与调整,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分析了我国工业在世界所处地位的变化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了我国工业领域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任务和对策建议。 该书由总论、综合篇、产业篇、地区篇、企业篇,共38个专题报告,包括:我国工业化进程、工业管理体制变革、工业发展战略调整、工业增长与市场供求、加入WTO后对我国工业影响、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及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等。书中还附有全国和地区相关统计资料、2007年中国工业大事记以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评选出的“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总论提要 一、解放思想——挣脱贫困低效陷阱(1978—1992年) 二、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社会主义模式创新(1992—2000年) 三、融人全球经济体系——探索科学发展之路(2001—2008年) 四、结论Ⅰ.综合篇 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 提要 一、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二、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的成就与水平 三、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的基本经验 四、进一步推进工业化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 提要 一、中国工业的增长奇迹 二、中国工业在世界所处地位的变化 三、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工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提要 一、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的进程 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 三、工业管理体制现存的问题 四、工业管理体制的未来展望 第四章 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 提要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经济政策 二、治理整顿的任务和措施 三、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四、“十五”时期的工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和任务 第五章 工业增长与市场供求关系 提要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增长与工业品供求变化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我国工业品市场的供求因素分析 三、实现工业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六章 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提要 一、1979~1984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调整 二、1985~1997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比例关系的调整 三、1998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经验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第七章 工业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 提要 一、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体制、机制的变化 二、我国技术进步的投入和产出 三、我国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八章 工业资金与固定资产投资 提要 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成就 二、工业资金来源的变化 三、当前工业投资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四、提高工业投资效率的政策取向与对策建议 第九章 工业劳动力供求与劳动制度 提要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变化状况 二、劳动力素质的变化 三、劳动制度的改革 四、结语 第十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十一章 加入WTo后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可持续发展Ⅱ.产业篇 第十三章 能源工业 第十四章 钢铁工业 第十五章 石化工业 第十六章 化学工业 第十七章 机械工业 第十八章 汽车工业 第十九章 电子信息产业 第二十章 轻工业 第二十一章 纺织工业 第二十二章 家电工业 第二十三章 建材工业 第二十四章 医药工业Ⅲ.地区篇 第二十五章 地区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 第二十六章 我国经济特区与开发区的发展 第二十七章 区域经济合作和城市群发展 第二十八章 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第二十九章 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Ⅳ.企业篇 第三十章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第三十一章 中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第三十二章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第三十三章 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 第三十四章 个体私营企业的成长 第三十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演进 第三十六章 企业的国际化 第三十七章 企业管理现代化附录1 统计资料分析附录2 中国工业大事记2008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后记专栏附表附图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方谈话,进一步破除了“左”的思想束缚,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展的新目标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依靠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努力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使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国务院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即把原计划1991~199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年均增长6%调整为年均增长8%~9%,到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继续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机械、汽车、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工业增长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继续保持了社会与政治稳定的局面;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社会经济更加富有活力,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制度基础;三是经过改革开放实践的探索,积累了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驾驭和调控经济运行的经验;四是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仍处在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五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到2000年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的目标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六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将继续促进工业品出口贸易的增长。
书很不错,发货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