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王晋卿 等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王晋卿 等编  

页数:

399  

内容概要

《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是在全国30年征文的基础上甄选出的34篇论文,增加了张世尧会长、黄海政协委员的两篇讲话,以及纪念改革开放商业发展论坛发言要点。专著分为6个部分:(1)流通基础理论:体制回顾与评价;(2)农村流通体制改革;(3)零售业回顾与发展;(4)流通企业与品牌;(5)区域流通改革与发展;(6)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对外开放。本书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多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商业改革开放 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许多作者对北京、广东、杭州、武汉、厦门、长沙、辽宁、安徽、南京、江苏、泉州地区的商业改革开放进行了认真总结,对不同的业态、不同的经营方式、不同的企业进行了认真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作者简介

王晋卿,男,1940年3月16日出生,教授.原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司长。1992年被商业部评为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书籍目录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辉煌成就商业改革开放30年第一部分 流通基本理论:体制回顾与评价 我国流通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现代流通研究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研究 流通方式改革30年回顾与建设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商品市场的历史性发展第二部分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30年理论回顾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现状及改革措施 小农分户经营、市场范围扩展与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化——另类农业产业化的村庄经验第三部分 零售业回顾与发展 1978~2008年中国零售业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零售业30年的变迁与成长——基于拓展SCP范式的分析 中国零售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盈利性——以沃尔玛为基准的一个比较 中国家电商品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零售企业从跨区域经营到跨国经营的理性分析第四部分 流通企业与品牌 中国品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全聚德再创新辉煌 创意茶文化——中国第一个茶文化创意产学研平台 科学管理推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第五部分 区域流通改革与发展 首都批发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商业改革开放历程及经验总结 北京商业发展程度评价 广东流通体制改革30年 杭州市流通业改革开放的调查 武汉市改革开放流通业的回顾与启示 厦门流通业改革开放30年的思考 长沙流通企业改革发展探析 辽宁流通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成就 30年安徽流通改革发展经验研究 南京商业连锁经营发展研究与建议 江西省抚州市城区商品市场的30年巨变 改革开放促进泉州流通业发展第六部分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对外开放 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研究 北京核心商业区的规划与控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流通业的对外开放 纪念改革开放30年商业发展论坛发言要点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流通基本理论:体制回顾与评价我国流通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一、我国流通业改革的回顾(一)我国流通业改革的理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步解放,我们在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理论的过程中不断突破,从最初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流通理论。总体而言,从认识的发展阶段上看,我们的认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后半期,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虽然已经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流通,但流通理论还是隶属于计划经济理论;第二阶段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上半期,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关于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研究增多,流通与生产的关系逐渐明确,提出了流通决定生产论;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通目标模式,提出了以流通产业为先导性行业的理论,并建立了流通经济学学科;第四阶段是21世纪初期至今,随着物流等概念的引入,流通经济学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流通概念内涵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推进现代流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1.马克思主义的流通观马克思主义的流通观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与生产过程相统一的总的流通过程。二是与生产过程相分离的流通过程。前者指资本运动的总过程,即资本各种存在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共同的流通过程,研究的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论,它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后者是指狭义的流通过程,即不包括生产过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表现为:货币向商品的转化过程,即购买阶段;商品向货币的转化过程,即售卖阶段。马克思把狭义流通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称为“真正的流通”,在形式上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相互换位,在内容上表现为使用价值所有权的转移和商品价值的实现。 “真正的流通”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即独立于主产过程之外的交换,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直接为了消费而进行的产品交换。2.第-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后半期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正确认识,由于自然经济论、“无流通论”和产品经济论的深重影响,社会主义流通问题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人们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一种自然经济,认为整个经济就是一个“大工厂”。与此相对应,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虽然已经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流通,但流通理论还是隶属于计划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流通理论多局限在对生活资料和广大消费品流通的研究方面,其研究范围也多局限在狭义的商业部门的活动和商晶流通方面。张卓元在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上“提出应当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来考察流通过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市场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市场,也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外汇市场等”。3.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上半期这一时期随着计划经济特别是流通领域计划体制改革的深入,从实际工作部门到理论界都在探讨流通问题,流通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提出的只是解决“三多一少”(即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问题,到90年代前期提出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概念。“大商业”包括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不动产等,“大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劳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大市场”包括国内城乡市场、国际市场等。在流通的经济地位方面,胡平提出:“无论从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还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出发,都迫切需要重新评价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流通作为一项产业,像重视抓生产那样重视抓流通。”随后,1992年4月13日的《人民日报》也指出:“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流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对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流通与生产的关系方面,吴承明指出应当扩大视野,不仅研究商品交换,还应研究劳动交换、“智能”交换,及其相互关系,即从广义上来研究交换这个“坐标”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实际,找到一两个交换的“自己的特殊的规律”。陈学工在1989年提出了“流通决定生产论”,但当时并未得到充分认可。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的地位继续提高,“流通决定生产”的理论得到证实,并进一步提出了流通产业理论,提出了把流通业从末端行业转向先导行业的观点。蔡宁林提出:“流通对生产、分配、消费不仅起被动的‘联结作用’,更重要的是起能动的‘调节作用’。”1992年2月《经济日报》更是提出了“流通作为独立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一大进步”,“需要把流通作为一个先导性、主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并需要使流通产业超前发展”的鲜明观点。4.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90年代后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开始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手段,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现实中的行业分割导致了流通经济理论具有浓厚的部门色彩,如商业经济理论、物资经济理论、粮食经济理论、供销合作理论、外贸经济理论,造成了对流通行为研究的人为分割,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又强化了实践中流通行为的分割。因此,必须进一步从理论上确立流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建新的社会主义流通理论体系。刘国光提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经济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深刻认识到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一个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栅消费不断升位的一个助推器”。因此,“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的流通理论。……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流通被比较狭义地看做是交换,把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看成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且直到目前我们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一直还没有完全冲破传统的‘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思路,我们需要大胆地探索和创新”,要下工夫研究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流通理论,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推进流通改革,加快流通业从末端行业向先导性行业转化。5.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王小平认为,21世纪商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将越发显著,商业调节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消费者主权地位的确立,“商业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将会转化为周而复始的经济增长的新起点……商品流通业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末端行业,升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先导行业”。在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多维化、物流主体化大流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流通理论不能适应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因为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是以消费需求为周而复始起点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流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流通理论认为,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消费决定生产,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市场有多少消费需求就生产多少商品,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的起点。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崭新的消费需求,成了市场经济运行经久不竭的活力,也是现代流通周而复始的起点。围绕市场消费需求所进行的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就是社会化大流通的过程。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转轨快,实质上是由于流通生产力率先发展,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起到了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只有充分认识并懂得现代流通,才能根本转变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使经济运行的质量迅速提高。(二)我国流通业改革的实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中大步迈进的30年,是流通领域长足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30年来,我国流通行业根据不同时期的改革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规范操作,大胆推进改革,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求格局,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流通产业模式,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对流通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后记

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举办了“中国商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多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流通业界数百位专家、学者、商界人士投稿的学术论文近500篇,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了评选,评审委员会评出一、二、三等奖论文共25篇,在此基础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与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在北京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商业发展论坛,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做了主题发言,全国许多代表在会上交流了论文。为反映征文及其论坛的成果,会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成立了由王晋卿、谢志华、张连城、祝合良、洪涛5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对500多篇征文进行了认真的筛选,从中选编了34篇论文,并将这些论文分为六类:流通基本理论:体制回顾与评价;②农村流通体制改革;③零售业回顾与发展;④流通企业与品牌;⑤区域流通改革与发展;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对外开放。北京工商大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联合资助将其编辑为《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专著。在专著的编审过程中,洪涛教授,范瑛、张雨时研究生做了大量的具体编辑工作,筛选、修改论文,保证专著的连贯性,为专著的甄别校勘倾注了大量心血。此外,本书的出版还得益于经济管理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该书出版之际,谨向给予该专著大力支持和指导的单位、论文作者以及出版、编审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鉴于篇幅限制以及某些论文探讨内容的重复性,尚有许多优秀论文未能在此书中予以收录,许多收录的论文也做了一些删节。由于时间较紧、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作者及其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为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