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垄断行业改革报告

戚聿东 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戚聿东 编  

页数:

537  

字数:

11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戚聿东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07&ZD016)和北京市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项目(PHR200905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是对全国部分重点垄断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后的成果。由戚聿东担任主编,张昕竹、于良春、王文举、陈富良和刘戒骄担任副主编。范合君、黄赫、李章彦、刘健、柳学信、卢宇、沈晨光、王瑞梅、谢霏、张晗、张航燕、张孝梅、赵艳、周永强、周宇宏和朱海燕等分别撰写了相关行业的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且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实践证明,“中国模式”的改革成就举世公认,改革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改革成效和功绩是不容否定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以往经济改革主要是在竞争性行业领域进行的,而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广大的垄断行业中除了极少数行业已经启动了以引入竞争机制为主体的改革外,总体上讲改革还没有启动,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领域。垄断行业不改革,经济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难以实现和谐建设,为此我国必须进行“第二次改革”,向垄断行业“开战”,把现有垄断行业全部改造为竞争性行业,使市场真正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机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了“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的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再次提出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任务;2008年以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每年都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然而,时至今日,垄断行业改革依然给人火车进站的感觉:吼声大,行动缓。此种状况表明改革确实进入了“深水区”,推进和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已经成为“持久攻坚战”。 

作者简介

戚聿东,1966年生于吉林省东丰县,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著有《中国现代垄断经济研究》、《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垄断与竞争》、《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等多部较有影响的著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蒋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北京市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高校高层次人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主要社会兼职有:商务部WTO新一轮多边谈判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发改委价格政策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审查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多所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中国企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等。曾连续两届担任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银行独立董事。现任华夏银行外部监事,中通客车、中国服装、稠州商业银行和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全面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预期收益
 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重要性
 二、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紧迫性
 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预期收益
 四、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政策建议及前景展望
第二章 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总体进展与评价
 一、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主要进展
 二、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
 一、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具体模式
 三、中国垄断行业改革模式的路径选择
 四、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风险控制
第四章 深化航空运输业改革报告
 一、航空运输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二、航空运输业改革的国际经验
 三、中国航空运输业改革的动因和初始条件
 四、中国航空运输业改革的历史演变
 五、中国航空运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六、中国航空运输业的产权模式改革
 七、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治理模式改革
 八、中国航空运输业的运营模式改革
 九、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模式改革
 十、中国航空运输业的价格模式改革
 十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管制模式改革
 ……
第五章 电信业改革报告
第六章 深化电力行业改革报告
第七章 深化石油业改革报告
第八章 深化邮政行业改革报告
第九章 铁路业改革报告
第十章 港口业改革报告
第十一章 燃气行业改革报告
第十二章 热力行业改革报告
第十三章 公交行业改革报告
第十四章 自来水行业改革报告
第十五章 垃圾处理行业改革报告
第十六章 有线电视行业改革报告
第十七章 机车车辆制造业改革报告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垄断经营体制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又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七大政治报告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文件都明确提出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要求和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决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市场化改革才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福祉提高的根本出路。垄断行业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建立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监管机构依法监管、行业协会自律服务l的新型垄断行业监管制度}按照“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则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竞争格局;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把垄断行业改革形成供求平衡、价格合理、服务一流、竞争有序、生产高效、监管有力的市场体系。当前,随着改革不断进入“深水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各种畏难、动摇、怀疑、反对深化改革甚至为垄断行业大唱赞歌的声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①作为改革对象的各个垄断行业本身,也无疑是改革的最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决策部门需要坚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信念,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打好垄断行业的改革这场“持久攻坚战”。(二)采取“整体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和路径垄断行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和主体,涉及产权、治理、运营、竞争、价格、监管等多种内容,涉及改革的模式和路径选择,涉及众多外部约束和条件。而且,这些主体、内容、条件、措施之间又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异常复杂。改革的复杂性要求政府系统地设计改革政策,审慎地选择改革模式与路径。在竞争模式、运营模式、产权模式、治理模式、价格模式、监管模式等众多方面整体同步推进,单兵突进的办珐必然要“折回来”。总的来讲,垄断行业改革需要坚持整体渐进改革观的大思路,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总结的最基本的改革经验和路径。在具体模式上,运营模式选择方面,需要在企业业务的范围经济和与竞争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采取综合运营商业务模式,也就是混业经营模式;竞争模式设计方面,需要在企业业务的规模经济与竞争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采取有效竞争的寡头竞争模式;产权模式方面,国有相对控股公司将是今后产权改革的重要方向,因为实证分析表明国有相对控股公司在国有制的各种形式企业中综合效率最高;治理模式方面,需要采用政府参与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价格模式方面,价格由市场决定将是改革的大势所趋;监管模式方面,放松监管将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当然监管的放松程度要依赖于垄断行业的竞争程度而定,同时,监管要由经济性监管逐步过渡到社会性监管、由专业性部门监管逐步过渡到综合性部门监管,就具体路径而言,遵循先易后难的“三阶段”渐进式改革路径,首先进行运营模式和竞争模式的改革,其次进行产权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改革,最后着手价格模式和监管模式的改革。


编辑推荐

《垄断行业改革报告》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垄断行业改革报告 PDF格式下载



很不怎么样,特别是电信业改革,刚入校门的稍用心点的本科生抄剪得都比那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