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解读金融

蒂姆·迪克森 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蒂姆·迪克森 编  

页数:

571  

字数:

74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解读金融》收集了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和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撰稿人的6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在1997年夏季每周出版的《金融时报》上。本书的撰稿人蒂姆·迪克森等都是在金融领域中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因此本书不论对学生还是该行业的实践者都极具价值。本书分为十三篇:估价、公司财务、会计、价值管理、金融市场的本质、运作中的股权市场、债务市场、资产组合投资、风险管理、衍生工具、金融机构、监管和公司治理、财政和政府。

作者简介

编者:(英国)蒂姆·迪克森

书籍目录

第一篇估价
第二篇公司财务
第三篇会计
第四篇价值管理
第五篇金融市场的本质
第六篇运作中的股权市场
第七篇债务市场
第八篇资产组合投资
第九篇风险管理
第十篇衍生工具
第十一篇金融机构
第十二篇监管和公司治理
第十三篇财政和政府
术语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如何?到目前为止的讨论都集中在美国的公司治理体制及其演化上。这就导致了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美国公司治理体制做得有多好;还有就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又如何呢?简洁的回答是美国体制非常有效而世界其他国家正在并将继续地向美国的体制靠拢。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由于其忽视短期的扰动而注重长期的发展,从而使得有些人认为这两个国家的体制优于美国。学术研究和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否定了这种看法。在几个重要的维度上,公司治理实际上在不同的国家和体制中产生了相似的结果。尤其是,在大部分的工业化国家中高层经理面临着相类似的激励。例如,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系统性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经理们在其公司的收益和股东回报很低时更可能丢掉工作。这意味着所有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都拒绝糟糕的业绩表现。德国和日本的体制在这方面并不更具有耐性。美国公司治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最主要方面是当业绩不是很糟糕时美国提供给经理为股东而服务的激励要强烈得多。美国公司赋予高层经理更大的股权,面临着一个更活跃的收购市场并且面临着更加协调而又有进取心的股东。与此相反的是,日本公司严格禁止提供给其经理和雇员股票期权。此外,美国的司法和税收体系也使得公司支付给股东现金相对要更容易,这些现金或者以股息的形式或者以回购股票的形式支付。相反的是,如果许多其他国家在法律上不允许公司回购其股票的话,给股东支付现金的成本就会比较大。当某人意识到公司将会怎样处理没有支付出去的现金时,这个差异的重要性就开始显现。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不成功的多元化拓展,日本的松下电器和索尼公司对美国娱乐公司(环球影业和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不成功的收购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美国的体制运作良好,有人可能会预期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将会复制美国的体制。而这已经正在发生。欧洲和日本公司正开始意识到内部资本不是无成本的。许多国家,包括德国和日本,已经使或正在努力使公司回购其股份变得更容易。最后,董事会和股东正施加给经理们更大的压力要求他们根据股东的利益管理公司。很可能其他国家将会继续地使用美国的LBO信条并逐步地向美国公司治理体制靠拢。


编辑推荐

《解读金融:成为金融高手的惟一途径》:金融衍生工具与资本市场译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解读金融 PDF格式下载



基础常识只是往往被“高手”看不起,实际上极端重要


专业书,而且贵。一般,不用考虑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