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都洛阳

吴迪,李德方,叶万松 著 杭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作者:

吴迪,李德方,叶万松 著  

页数:

2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洛阳古称“天中”和“中国”,意指其处在国家的中心,即“天下之中
”。其“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还是历朝历代建都立邦的“首善之区”,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世界名都”,更是中国历史的缩影。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由吴迪、李德方和叶万松合著的这本《古都洛阳》是中国古都系列丛书之一。《古都洛阳》依托大量的考古资料,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采用理论与通俗相结合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研究、介绍了洛阳的自然条件、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文物古迹等,将古都洛阳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面貌清晰、生动、立体、可感地展现出来。

作者简介

吴迪,籍贯河南镇甲,1969年生。1991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洛阳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和保护工作,先后参与编著了《洛阳大遗址》、《洛阳市志·文物志续编》、《河南省文物志》、《中国文庙》、《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城址》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现任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副研究员、洛阳古都学会秘书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武则天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庙保护学会理事。
李德方,籍贯河南镇平,1949年12月生。197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之后长期在中原地区从事田野考古工作。主持过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长江三峡淹没区、东周王城、隋唐东都城、邙山古墓群的大型考古工作。主编《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二)·妯娌与寨根》一书,发表考古报告、简报、论著100余篇(部)。现任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研究员、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
叶万松
研究员,1944年1月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6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长期主持古都洛阳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曾任洛阳古都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主编《洛阳考古四十年》、《洛阳皂角树》等论著,发表考占报告、论文80余篇。现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系列丛书》主编。

书籍目录

导 言
第一节 古代洛阳的地貌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洛阳为“天下之中”历史地位的形成
第一章 夏都斟郡
第一节 远古洛阳与夏文化的考古学确认
第二节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和主要遗迹
第三节 夏都洛阳的经济
第四节 夏都洛阳的文化艺术
第五节 夏都洛阳的社会结构与对外文化交流
第二章 商都西亳
第一节 商汤灭夏建都西亳
第二节 偃师商城的布局和重要遗迹
第三节 早商王畿史迹遗存综述
第三章 两周洛邑
第一节 武王伐纣与建都成周
第二节 西周洛阳的政治
第三节 西周洛阳的经济
第四节 平王东迁与王室衰微
第五节 洛阳东周王城与列国城址
第六节 东周洛阳的经济、技术与文化
第四章 秦与西汉时的洛阳
第一节 秦陇襟喉三川郡
第二节 汉初刘邦与洛阳
第三节 富庶的汉河南郡和河南、洛阳二县
第四节 秦汉史迹概述
第五章 东汉帝王之都
第一节 西汉灭亡与东汉定都洛阳
第二节 宏伟壮丽的帝都
第三节 发达的工商业都会
第四节 繁盛的文化创造
第五节 东汉史迹概述
第六章 魏晋洛京
第一节 曹氏家族与洛阳
第二节 晋代魏定都洛阳
第三节 魏晋都城建设
第四节 物流仓府与贵族奢靡的生活
第五节 灿烂的文化荟萃之都
第六节 魏晋史迹概述
第七章 北魏洛京
第一节 戏剧性的孝文帝迁都
第二节 北魏京都的政治风云
第三节 南北朝规模最大的京都
第四节 国际贸易都会与佛教文化圣地
第五节 北魏史迹概述
第八章 隋唐帝都
第一节 隋炀帝营建新都与大运河的开凿
第二节 两代帝都的政治风云
第三节 隋唐帝都的文化经济盛象
第四节 国际大都会——隋唐东都城
第五节 奢华靡丽的隋唐园林
第六节 隋唐史迹概述
第九章 五代洛阳
第一节 三代都城与两代陪都
第二节 五代史迹概述
第十章 北宋西京
第一节 宋朝建立与北宋西京
第二节 西京史迹
第十一章 金元明清
第一节 金元明清时期洛阳历史沿革
第二节 金元明清洛阳史迹
第十二章 洛阳新生
第一节 黎明前的洛阳
第二节 洛阳新生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二节 两代帝都的政治风云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大兴儒学,发展教育,官员选拔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即实行科举制,通过公开的考试,把学有专长的读书人选入各级官吏队伍,同时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些都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文过饰非,凶暴残忍,穷奢极欲,豪奢浪费,尤其是对高丽进行的三次战争的失败,促使了国内危机爆发,导致各地纷纷起兵,国内大乱。大业十二年(616)夏,炀帝从洛阳逃避到江都,大业十四年(618),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在隋末的众多起义军中,由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逐渐壮大,大业十三年(617)攻陷兴洛仓,袭击洛阳,烧毁丰都市,又攻占回洛仓,袭击洛口仓,焚烧天津桥。是年深秋,炀帝命王世充去救洛阳,王世充军与瓦岗军大战于邙山,屯兵于洛阳。618年五月,洛阳留守官闻炀帝被杀,奉杨侗为帝,改元皇泰,王世充为吏部尚书、郑国公。不久,王世充乘机发动宫廷政变,独掌大权,并在偃师大败瓦岗军后,东至于海,南至于江的地域均归之,于是称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四月,王世充废恭帝并杀之,自称帝于洛阳,国号“郑”,改元开明。但因郑的立国基础薄弱,加之西有李唐、北有窦夏等政权,故仅建立两年就为李唐所灭。李唐灭郑的关键人物为唐高祖三子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占领洛阳后依父令在洛阳开府,组成一个听命于他的约50人的强大的文武随从官员集团,并在洛阳设立自己的文学馆。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太宗即位后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即在洛阳进行,并改洛阳名为洛阳宫。贞观四年(630)六月,诏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次年九月,又命将作大匠窦琎修洛阳宫。《新唐书·太宗纪》等记载,唐太宗频幸洛阳,先后四次来洛处理国政和外事,居住近两年。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太宗崩,高宗李治继位。显庆二年(657)二月,高宗至洛阳宫,十二月改为东都,高宗往来于东西两都之间,以居东都为多。永淳元年(682)四月,关中饥馑,高宗废西京长安,令百官一律迁往洛阳,此后再未回长安。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崩于洛阳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不久即因为政失措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李旦继位,是为睿宗,改元文明。李旦虽为皇帝,但居于别殿,不得参与朝政,一切政事均由武则天操纵。


编辑推荐

《古都洛阳》:中国古都系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都洛阳 PDF格式下载



质量不错,适合大众阅读


也许是为了专业读者准备的资料书吧。


很不错的书籍,研究洛阳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