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1世纪的中国式管理

黄如金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黄如金  

页数:

363  

内容概要

  《21世纪的中国式管理(第2版)》认为,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曾经支撑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持续发展,由此形成的传统和合管理有着值得继承的合理成分。作者多年来对传统的和合管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打造体系完整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合管理理论。作者指出,和合管理把“以人为本”与“和合”作为叠生的价值准则,二者相辅相成,不仅形成了和合管理的更为坚实的价值观体系,而且可以使和合管理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文化之上的和合管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的适应性,尽管在理论研究上是一家之言,但是和合管理理论创新,对于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合理内核与基本框架应该说是作出了建设性的努力。

书籍目录

自序前言 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和合管理1.管理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2.管理创新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孕育的和合管理一、冲出“百慕大三角区1.现代管理学走到了哪里1.1 “羊吃人”的秘密1.2 从竞争走向竞争1.3 犹抱琵琶半遮面2.管理学研究中的“百慕大三角区”2.1 难道只有竞争吗2.2 为什么钱越来越难赚了2.3 竞争解释不了合作3.换一个角度看问题3.1 看问题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3.2 让人耳目一新的“蓝海战略”3.3 从和合的视角看一下吧二、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1.在诸子百家中寻找共识1.1 道家的追求1.2 佛家的祈盼1.3 儒家的主张2.为什么是和合1.1 上上卦的神韵2.2 人之初,性本善2.3 “致中和,天地位焉”3.共同的呼唤:和合3.1 和合理念的历史光环3.2 历史的回声,时代的呼唤三、理念创新的意义1.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1.1 理论创新的火花1.2 行成于思1.3 为有源头活水来2.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2.1 人体和电脑2.2 不能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2.3 必须学会弹钢琴3.管理是一门艺术3.1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3.2 实践出真知与敏而好学3.3 博采众长与融会贯通……四、永葆活力的行为准则五、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的管理六、人本管理的源和流七、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八、(1+1)>(2-1)——持续发展的力量所在九、卖出好价钱更要得到好利润十、“仁慈权威者”的力量——用优秀文化培育胜利之师十一、和合之道通向明天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列宁认为:“理论要变为实践,理论要由实践来鼓舞,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说过:‘实际运动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胜过一打纲领。”一’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如果不是无知,或者门户之见,都可以从革命导师的这些精辟的语言中得到这样一些感悟:  (1)成功的实践,“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或者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是来源于实践,“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3)正确的认识不可能轻易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4)即使是“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也要“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最好的管理,只有最合适的管理,而最合适的管理就是本土化的管理。  ——本书节义    中国的治国之道强于西方,而西方对于自然的知识强于中国。  ——莱布尼茨    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都只是知识的隐喻物,我们用它们来解释事。  ——弗雷德里克·涅兹克    隐喻比事例更有生命力。  ——保罗·德曼    除非你能借恰当的隐喻来帮助对事物的感知,否则你对某些事物将视而不见。  ——托马斯·S·库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1世纪的中国式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