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政策与模拟研究报告(第2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与模拟重点研究室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与模拟重点研究室  

页数:

222  

字数:

335000  

内容概要

《经济政策与模拟研究报告(第2辑第2版)》由汪同三主编,内容包括: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我国林产品进口变动的经济影响及政策含义:动态可计算—般均衡分析,企业并购申报制度的实证分析与设计,微观经济主体异质行为的博弈实证研究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外贸产品的能耗计算原则
第三节 最终产品能耗分析
第四节 出口耗能强度和进口省能强度分析
第五节 2003~2006年对外贸易的能源消耗
第六节 结论和启示
第二章 我国林产品进口变动的经济影响及政策含义:动态可计算—般均衡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PRCGEM模型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PRCGEM模型的基准数据和参数
第四节 林产品贸易政策影响的模拟及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六节 政策含义
第三章 企业并购申报制度的实证分析与设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并购申报制度的政策效应与机制选择
第四节 中国企业并购申报制度设计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微观经济主体异质行为的博弈实证研究
第一节 微观主体的异质行为特征及基本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与认识手段
第三节 宏观经济问题复杂性的微观成因
第四节 基于异质性主体的经济分析模型
第五节 微观主体行为的异质化处理
第六节 异质性主体模型的主要特征
第七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博弈实验分析
第八节 可拓展的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
第五章 利用投入产出产量调整模型和价格调整模型研究经济系统的
某些平衡条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投入乘数与产出乘数的平衡条件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城市污水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与缺口及投融资方案设计
第一节 城市污水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估算方法和模型
第二节 我国“十一五”期间污水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城市污水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分析
第四节 城市污水设施建设融资组合方案设计
第七章 能源强度分解方法综合评价和中国能源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能源强度指数分解方法
第三节 能源指数分解法的评价
第四节 中国能源消费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对收入分配状况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财政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简短的结论
第九章 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危机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计量模型
第四节 样本与变量
第五节 实证结果
第六节 结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在分散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尽管缺少自上而下的计划和控制,经济主体仅关注自己的效用(或利润),通过经济主体的反复局部相互作用,却能自下而上呈现出某种全局的规律性,并且这些规律性能得以持续和进化。基于主体经济分析模型正是从微观经济角度(企业和消费者)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经济政策机制和经济周期)的先进方法,但是异质性一直是多元结构模式包含的内容之一。ABM模型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包含的非线性的、随机动态性的、非平凡的互动结构的特征,以及微观一宏观反馈机制决定了必然的异质化处理(Fagiolo et.al.,2006)。因而,如果我们要应用基于主体的模拟模型(ASM)和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模型(ACE)的各种计算和模拟方法来研究微观主体的自主交互行为的宏观结果,异质化处理是必经步骤。 (3)理论来源和发展转向。由于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异质性和基于多主体建模技术的进展,使得基于异质性主体建立经济分析模型的发展目标逐渐浮现和清晰。 理性行为假设是新古典革命后的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硬核,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初始禀赋、稳定偏好、效用标准和个人预算约束等给定条件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完善的交换规则和制度下掌握充分的信息;具有完备的计算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能力。然而,随着经典假设被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揭示的行为本质所质疑,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分析起点遭到系统解构(冯燮刚、李子奈,2007)。相对于同质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假定,行为经济学则认为对经济个体的抽象应建立在更为现实的心理基础之上,比如有限思考(Limited Thinking)、心理账户(MemM Accounting)、启发式代表性程序(Heuristic Representation Procedure)、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和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等(Camerer et.al.,2003)。经济学家把对同质理性人假定的发展集中概括为异质行为人假定,即认为经济个体在决策时的偏好并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决策过程之中,从而内生的异质偏好相应地导致外在的异质行为表现。其主要原因为:经济个体不具备充分的思考和推理能力,不同的个体由于推理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对同一事物出现不同的偏好判断;同一个体对同一事物的偏好可能出现时间的不一致或环境的不一致情形,甚至会出现偏好逆转;经济个体的行为不仅受自身物质利益的驱动,还受他人利益的影响,因而不同个体对他人利益的不同考虑会导致对同一经济结果出现异质的偏好判断,即所谓的社会性偏好(Social Reference);经济个体对物品的偏好不仅取决于物品本身的价值,还取决于获得该物品的过程,因而个体对等量份额的同一物品可能出现不同的偏好(Camerer et.al.,2003)。 由此可见,当代经济学对人的刻画正力图摆脱一个外在强加的“统一”标准,并通过强调偏好的内生性而决定了外在行为的异质性,于是导致经济学的前提假定从同质理性人向异质行为人转变,即所谓的异质化进程,而这种转变意味着理论正在发生质的突破,并使前者成为后者的一种极端情形或特例。行为经济学通过在经济学中纳入对个体异质行为动机的研究范式,在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而且为了发展基于异质性主体的经济分析模型,对个体行为研究的异质化认识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前提。


编辑推荐

《经济政策与模拟研究报告(第2辑)(第2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政策与模拟研究报告(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