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色音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色音 等著  

页数:

489  

字数:

403000  

内容概要

  黑河流域之所以成为国内外内陆河流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主要是由于黑河中下游地区严重荒漠化,居延海干枯,并成为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形成了波及中国北方中国北方甚至东亚地区的强大少尘暴,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调试重视和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黑河流域横跨中国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内蒙古等三省区的四个市(州、盟),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途经著名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本书基于对黑河流域9个县区(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青海省祁连县,甘肃省的张掖市甘州区、肃南县、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金塔县等)的社会学问卷调查,描述和分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水资源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水资源与土地退化或沙化,森林和草地减少等关系,并比较了不同经济区和不同人群的受访者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作者简介

  杜发春,男,1966年9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加拿大的移民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移民》,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云南省水富县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向家坝水库移民安置与水富县产业布局研究》等课题。已出版专著5部(含合著),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经济学动态》、《视野》(加拿大政策研究室主办)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主要代表作有《民族经济发展论刚》(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Grain for Gree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China》,Horizons, Volume 9, 2006, Policy Research Initiative, Government of Canada.  张继焦,男,1966年出生,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2005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环境科学领域,涉及水资源、气候变化、生活垃圾、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方面。曾主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1个委托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的2个研究课题,参与过意大利环境与国土部、日本综合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等资助的8个环保研究项目。曾用中、英、日等三种文字发表了数篇科学论文。  色音,男,蒙古族,1963年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 在黑河流域开展社会学调查的设想和
实施过程说明
总报告黑河全流域卷
报告摘要
第一部分 黑河流域调查样本总体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黑河流域受访者居住状况
第三部分 黑河流域的用水状况
第四部分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
第五部分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六部分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分报告之一 青海省祁连县卷
 报告摘要
 第一部分 青海省祁连县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祁连县受访者居住状况
 第三部分 祁连县用水状况
 第四部分 祁连县水资源状况
第五部分祁连县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六部分祁连县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分报告之二 甘肃省肃南县卷
 报告摘要
第一部分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肃南县受访者居住状况
第三部分肃南县用水状况
第四部分肃南县水资源状况
第五部分肃南县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六部分肃南县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分报告之三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卷
 报告摘要
第一部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居住状况
第三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的用水状况
第四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的水资源状况
第五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六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分报告之四 甘肃省山丹县卷
 报告摘要
第一部分甘肃省山丹县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山丹县受访者居住状况
第三部分 山丹县用水状况
第四部分山丹县水资源状况
 ……
分报告之五 甘肃省民乐县卷
分报告之五 甘肃省临泽县卷
分报告之七 甘肃省高台县卷
分报告之八 甘肃省金塔县卷
分报告之九 内蒙古额济纳旗卷
后记

章节摘录

  总报告 黑河全流域卷  用水状况  在黑河流域,关于家庭月用水量,70.45%的受访家庭每月用水不超过l0吨;l3.34%的受访家庭月用水量为l0吨;11.22%的受访家庭每月用水在11~20吨之间。  关于家庭年用水量,54.49%的受访家庭每年用水不超过100吨;23.94%的受访家庭每年用水l01—150吨;ll.22%的受访家庭每年用水为100吨;而年用水量超过500吨以上的受访家庭所仅占1 25%。  26.97%的受访者所在单位月生活用水量在100吨以下;16.48%的受访者所在单位月生活用水量为l00~200吨。  34.63%的受访者所在单位月生产或工作用水量在500吨以下(这些单位主要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11 75%的受访者所在单位月生产或工作用水量为501~1000吨;29 13%的受访者所在单位月生产或工作用水量在5001吨以上。  50 88%的受访者所在单位年生产或工作用水量超过5001吨;3 63%的受访者所在单位年生产或工作用水量在500吨以下(这些单位主要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  水资源状况  在黑河流域,33.54%的受访者认为水资源紧张程度“很严重”;28.80%的受访者认为“较严重”或“很严重”;26.31%的受访者认为“有些问题”;三者台计占88.65%。  从上游到下游,人们感到黑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程度越来越严重,它们依次是上游地区(79.05%)、中游地区(88.96%)、下游地区(96.80%),以l0%左右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尤其是黑河下游地区受访者对水资源紧张的感受最深。  以l0年为分期,58.23%的受访者认为,水资源紧张开始于1—10年前;14.59%的受访者认为开始于ll—20年前;6.98%的受访者认为开始于21~30年前。  在黑河流域,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四个主要原因分别是“水资源不足”(27.97%);“水利设施不足”(17.65%);“垦荒面积增大”(12.31%);“水资源分配不当”(10.42%)。  关于水污染问题,44.0%的受访者认为水污染“有些问题”;认为水污染“较严重”和“很严重”的受访者分别占4.59%和5.99%;三者共占64.59%。分地区来看,下游地区受|方者比上游和中游地区受访者.对水污染的程度感受要明显一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