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工业化报告

陈佳贵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陈佳贵 等著  

页数:

380  

Tag标签:

无  

前言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20世纪80年代耳熟能详、老少皆知的中国的发展目标,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个目标是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意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大报告重申了上述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20世纪末,争取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  那么在20世纪末期,我国是否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呢?到2000年,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领域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如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纺织品和电视机等,已经居世界前列。我国人均GDP在2000年超过了800美元,2003年超过了1000美元,达到了1090美元。如果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之家”人均GDP 1000美元的标准,我国的确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也就是说,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的是“小康状态”的现代化,而不是位于世界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  在四个现代化中,工业现代化是主导。到20世纪末,虽然我们建立了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工业生产大国,但是,我们的工业发展水平还不能说整体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现在已经具有一些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工业企业,但是整体上看,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较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工业劳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工业企业平均规模还较小,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较差等。可以说,我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工业生产大国,但还不是世界性的工业强国,我国工业质量提高与数量扩张的进程并不是同步的,在工业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工业质量还较低、工业现代化整体进程还较慢。那么,中国工业发展到底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工业的差距有多大呢?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已经走了有多远呢?这些问题正是本研究报告试图回答的。  本研究报告在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整体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级,并对我国能源、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5个大的门类工业中的15个重点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评价。我们的研究表明,到2004年,总体上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36.7,已经实现了1/3强的进程。具体从行业上看,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在我们重点研究的15个行业中,船舶制造、钢铁、石油工业这3个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0%以上,完成了现代化进程的一半的路程;电力工业、计算机制造业和纺织工业这3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超过了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50%;化学工业现代化水平也高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水泥工业、煤炭开采业和机床工具业这3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最低,不仅低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甚至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30%;医药、通信设备、汽车、食品、造纸这5个行业与我国工业整体现代化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完成了三分之一强的现代化历程。虽然总体上我国产业分工处于较低的位置,但没有显著证据表明我国低技术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会高于高技术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在低技术行业中也存在现代化水平低的产业,在高技术行业中也有现代化水平较高的行业。从我们的评价也可以看出,行业的竞争程度虽然与该行业的现代化水平相关,但并不意味着垄断行业现代化水平就一定低、竞争性行业现代化水平就一定高,或者反之。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如果仅仅简单地按照“十五”期间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推进速度趋势外推预测,大约在21世纪40年代前后,我国可能实现工业现代化。这与我们的另外一项研究,我国大体上在21世纪20年代前后初步实现工业化,从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关系理论上讲是比较合理的,也与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大致吻合的。总体而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发展很快,但实现工业现代化还任重而道远。

内容概要

《中国工业化报告(2009)——15个重点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与研究》,是继2007年《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之后的第二本“工业化蓝皮书”。 在四个现代化中,工业是主导。中国工业发展到底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工业的差距有多大?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已经走了有多远7这些问题正是本书试图回答的。 作者对我国整体的工业现代化水平、15个重点工业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价。在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整体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级,并对我国能源、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5个大的门类工业中的15个重点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评价。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工业发展、行业分类与工业行业现代化 第二章 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 第三章 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与存在的问题能源工业 第四章 煤炭工业 第五章 石油工业 第六章 电力工业高技术工业 第七章 医药制造业 第八章 通信设备制造业 第九章 计算机制造业中高技术工业 第十章 汽车工业 第十一章 化学工业 第十二章 机床工具工业中低技术工业 第十三章 钢铁工业 第十四章 水泥工业 第十五章 船舶工业低技术工业 第十六章 食品工业 第十七章 纺织工业 第十八章 造纸工业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数据来源:(1)表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的数据来源于《财富2005年度全球500强公剧排行榜》及公司网站上公布的数据及中央企业决算报告数据;(2)带“*”标识的道达尔公司的数据为2001年的数据,其销售利润率有被低估的可能,数据来源为荀常柱、伦昕义《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差异的探析》,《石油库与加油站》2003年第6期;其他国外公司数据来源于媒体报道  2.石油工业技术先进性测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勘探、开发、钻井和地面工程等方面,都有理论和工艺上的突破和创新。我国在这段时期里,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技术。分领域看:在石油勘探、开采领域,中国石油企业的技术主要是自主发展的,目前,在陆上石油开采方面,我们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海洋油田的勘探开发以及采油技术方面,我们需要较多地与国外大公司开展合作;在石油炼化领域,我国除炼油催化剂的研制开发外,几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优势,完全是走引进、吸收的发展路子,在这个领域,国内技术要比国外先进技术落后10-15年左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工业化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