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

倪鹏飞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倪鹏飞 编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前言

  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城市时代的到来,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政策的中心。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同步加速推进,使城市变得更加重要,城市竞争十分激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发表的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备受关注。人们希望清楚城市的竞争力地位,理解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因素,掌握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但是,城市竞争力既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前沿性理论问题,也是各国城市亟待面对的现实问题。城市的复杂性,加上竞争力研究的滞后性,使得学术界和城市管理部门都难以从容应对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显然解决这类问题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广泛尝试多种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长期、持续的努力。《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关于城市竞争力问题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同时使用计量、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事实上,我们最早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也是从案例开始的。因为通过对城市竞争力研究既能够解决具体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实际问题,又能够从具体的案例中提练出具有一般意义和指导意义的理论。  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从具体事实中抽象出一般结论的方法。案例研究的一般过程实际上就是归纳法、演绎法和比较法的具体运用。其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构成案例研究的一个完整过程,而比较法则是在案例研究中对不同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是发掘思想并将其理论化的现实途径。案例研究不仅对发展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所形成的科学成果也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案例研究的局限性。

内容概要

  《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探寻宁波方位》首先对关于城市教育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梳理和评述;接着提出本课题的分析研究框架;然后依据框架分别从5个层面,即若干国际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15个副省级城市、16个长三角城市、10个浙江省内城市,对宁波市教育发展的区间位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相关比较结论,找出宁波市教育发展中的优势和弱项,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 研究意义二 研究思路三 文献综述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指标体系一 基本框架二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三 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四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及其解释五 指标体系测评方法第三章 宁波在全国5个计划单列城市区间位置比较一 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居后,教师优势突出二 硬件投入:资源投入不均,财力亟待提高三 软件投入:综合水平靠后,教育管理居中四 本体产出:教育成果靠后,教育机会居中五 功能产出:创新贡献居前,创富贡献居中第四章 宁波在浙江10个城市区间位置比较一 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次席,投入产出均衡二 硬件投入:人力物力优势明显,财力保障有待改善三 软件投入:比较优势突出,管理政策领先四 本体产出:成果突出机会均等,公平效率得以兼顾五 功能产出:产出优势明显,贡献影响俱佳第五章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一 综合竞争力:投入产出并驾齐驱,综合实力优势明显二 硬件投人:三项资源形成合力,综合排位区间季军三 软件投入:教育管理优势突出,政策尚佳观念滞后四 本体产出:教育公平表现卓越,成果机会表现不佳五 功能产出:总体表现值得肯定,隐忧不足仍然存在第六章 宁波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区间位置比较一 综合竞争力:区间排名位次居中,投入产出局部失衡二 硬件投入:人力财力资源充足,物力保障有待加强三 软件投入: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政策管理水平突出四 本体产出:综合名次位列下游,关键指标敲响警钟五 功能产出:贡献影响同比较强,局部矛盾有待化解第七章 宁波在国际城市中的区间位置比较一 指标的选择二 比较与结论第八章 世界五城市(国家)案例研究一 基础教育篇二 职业教育篇三 高等教育篇四 终身教育篇第九章 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一 主要研究结论二 宁波教育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三 增强宁波市教育竞争力八大战略对策参考文献附录1 部分国际组织和国家构建的教育指标体系一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四 美国教育指标体系五 英国教育指标状况六 日本教育指标现状附录2 国内教育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一 客观性指标体系二 主客观结合的指标体系附录3 ××市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一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二 教育政策部分三 教育观念部分四 教育管理部分附录4 本课题原始数据一 全国5个计划单列城市的原始数据二 浙江省10个城市的原始数据三 长三角16个城市的原始数据四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原始数据附录5 相关研究文献一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宁波教育的发展思路二 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三 宁波教育的区间位置考析四 宁波与杭州:城市竞争力的理性考量后记

章节摘录

  宁波教育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近几年均在95%以上,2008年达到98.5%。2008年,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60所,其中,省级及以上重点职业学校29所(其中20所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市职业教育共有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省示范专业32个和市现代化专业30个,共有9个中央财政扶持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8个浙江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和10个设施设备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市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全市职业学校共开设20大类8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全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部行业。全市中职学校共有在校生8万余人;专任教师1723人;初中升高中普职比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1。在2008年度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单独组队,一举夺得7金、12银、19铜的好成绩,总成绩在37个代表队中位列第8。2008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成人学校1886所,其中,市级成人学校  所,县级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社区学院)11所,乡镇(街道)成人学校122所(其中省示范37所),基本构建起了市、县、镇、村四级成人教育网络。全市拥有2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普及率城区达100%,农村达70%。2008年,全市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81.6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培训33.4万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8.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0.3万人次,其他社会类培训219万人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