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转型期的文化观念与艺术难题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  

页数:

310  

Tag标签:

无  

前言

  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校教务处、图书馆于2003年联合创办的“燕京论坛”(最初名日“人文学术论坛”)至今已经有6年的历史了。在这6年中,世界与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论坛也伴随着这些变化经过了不断的总结与调整,但其基本原则没有改变。这就是坚持其前沿性、交叉性与多样性。这些讲座中的许多话题都是对目前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新现象的探索与分析,以便使听众能够对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及时地进行了解并理性地加以把握。其中有些话题尽管是古代的或传统的,但无论是其所拥有的观念还是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都是颇为新颖的。交叉性则是指讲座内容并不限于文学的或语言的,这些讲座的题目尽管语言文学所占比例较大,但却尽量囊括了所有学科领域,尤其是交叉学科的领域,以便能够触类旁通。多样性则是指讲座内容的广泛包容性与个性多样化,使主讲者能够充分表达自我的学术见解与个性特色。  从前沿性、交叉性与多样性这些特性看,论坛的性质与大学课程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学习的角度讲,它们当然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因为从这些讲座中可以了解新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但论坛更重要的目的是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增加见闻。因为就本质意义讲,大学既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课堂,更是提高公民素养,提升人生境界的场所。因此,增广见闻与活跃思想乃是一所大学所必须拥有的内容。这也是我们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地举办人文学术系列讲座的直接动力。

内容概要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可以说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局”,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等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承担的东西。生活在今天可能是很偶然的,可能是很侥幸的,也可能是很不幸的,但都应该有所承担。时代给予人的得与失不是一时一事能够看出来的。 在“永远”这个词不再适用之后,又有“死了”和“终结”的说法:前者是“上帝死了,作者死了,人也死了”,后者则指明”历史的终结,哲学的终结,文学的终结,教育的终结”。那么,“死了”、“终结”了怎么办?加缪说过:自从人不再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再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的时刻起,他就要为他生活中的一切负责,为生而痛苦并注定为生活而痛苦的一切负责。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可以担当起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文化建设也好,学术讨论也好,文学艺术也好,仍然无法避开这些问题。

书籍目录

序现代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难题海子、王小波与现代性国学中的人文精神文学中的灾难和后灾难人性中美环境问题比较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美国高等院校妇女研究学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策展业和艺术经纪人“地震时期”的诗歌承担及其困境中国前卫艺术与历史记忆幽灵沈从文与巫楚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人民生活与新文学传统权力与抵抗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症候——思想资源与观念范式阳台:张爱玲小说中的空间意义生产《聊斋志异》的超越与悖论言语输入特性和儿童早期语言处理——儿童虚词习得的跨语言实验研究英语学习、出国留学与职业规划《文心雕龙》的现代启示杜甫五大概念张爱玲:细节描写与现代经验后记

章节摘录

  现代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难题  谢谢陶东风教授,谢谢在座的张志忠教授,谢谢各位光临本次讲座的朋友,谢谢各位同学!非常高兴今天晚上来跟大家就现代文化中的艺术问题做一个交流,这是我第二次很荣幸地到咱们首师大来作报告,非常高兴!  关于现代文化,我想大家都会有感受,特别是我们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学过文学史,学过各种各样的历史,从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来看今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是非常摩登、非常现代的,但是从美学、哲学上怎样来定位现代呢?我们先来看一座雕塑,这个雕塑应该是大家很熟悉的,这是我们很熟悉并且感到很亲切的一座雕塑,这就是米洛的维纳斯。这个雕塑,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残体,它原本是完整的,但是后来被损坏了。那么我们看到这个雕塑的感觉是什么?也许你会说它是断臂的,断臂的维纳斯,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看做一个美的雕像,原因是什么?虽然它的两只手臂断掉了,但它仍然会在我们的审美感受当中呈现出优雅、和谐、动人而且无比完美的一种意象。这就是古典艺术所能给我们的魅力,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不可能详细地来分析这个雕像,这个雕像只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一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首先要问什么是现代文化。我们大家都处在广义的现代,当然有人说我们是处在后现代甚至后后现代,但是我觉得从广义上讲,我们都还是处在现代。  那么什么是现代?德国哲学家谢林(F.Shelling)这样说:“现代社会开始于当人类把自己与自然相分离,同时又因为没有新的家园而感到孤独的时候。”我想诸位都经常感到孤独,但是一般大家不会认为是跟自然分离了,可能是与自己心爱的人分离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实我们今天的确是比谢林的时代,也比达·芬奇的时代,当然更不用说比荷马的时代更久远地离开了自然。大家穿的、吃的、看到的都不是自然的,没有一点自然的气息、风光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我们的体肤。  那么现在我们的文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有这样的界定,他说应该以公元1500年为标志点。为什么?他说在这个时间前后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一个是新大陆或者新世界的发现,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第二个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三个就是文艺复兴。新大陆的发现对于欧洲世界来说,对于现代的起点来说,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地球为平面的而且是一个有限的稳定的空间的这样一个世界观,这就是新大陆,所以说新大陆意味着传统的、稳定的、完整的、有限的世界被打破了,被无限化了。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是意味着什么?马丁·路德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念,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教堂,所以你不需要去教堂做礼拜、做弥撒,你仍然可以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这就意味着信仰变成了个人化的事情,这个在今天可能让大家很难理解,大家可能会问这有什么了不起。信仰当然是个人的,但是在马丁·路德的时代,如果你说信仰是个人的,那无异于异端邪说。但是马丁·路德这样一个改革导致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新教的产生,也就是今天讲的狭义的基督教的产生,而新教产生导致了自我意识的萌发,当然,也就是现代革命。第三点就是文艺复兴,大家对文艺复兴应该是很熟悉的,一想到文艺复兴我们就想到意大利,想到佛罗伦萨,当然也会想到佛罗伦萨的三个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如果你去佛罗伦萨做过旅行,你到佛罗伦萨的时候就会马上闻到他们的气息,虽然他们已经去世将近五百年了。尤其是米开朗琪罗,到佛罗伦萨的时候你会发现,教皇是谁你不知道!但是你肯定会知道米开朗琪罗,他是他们的神!所以欧洲的艺术世界,欧洲的文艺复兴艺术世界,它在一瞬间被永恒化了。文艺复兴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大家知道是人的觉醒,是主体性的产生,是自然和理性的复兴。回到古希腊是回到哪里?是回到古希腊对自然和理性的尊重与热爱。  大家知道达·芬奇,达·芬奇以“世界第一画家”(不知道有没有比达·芬奇更出色的画家,好像没有吧)著称于世,可是大家知道达·芬奇一生究竟画了多少作品?达·芬奇活了67岁,但他一生的作品到目前为止鉴定出来的、真正属于他的只有19件。在我们数量化的今天,这完全是消极怠工的表现,(所有作品)只有19件,还有4件是未完成作品,其中在某种意义上还应该包括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的最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达·芬奇这一生都干吗去了?上网去了?不行,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达·芬奇这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不是画画,是从事广义的科学研究,他认为说绘画是科学不够,绘画还是科学之科学,就像我们说哲学是科学的皇冠一样。为什么他这样认为呢?他说如果你要绘画的话,你应该懂得光学,你应该懂得色彩学,你应该懂得几何学,你应该懂得解剖学,你应该懂得生理学,或者这些还不够,你还应该懂得医学,你应该懂得人的消化系统是怎么运动的,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有这样的肤色跟你的消化有关系。所以,达·芬奇偷偷地解剖了30具尸体。当时解剖尸体就好像今天贩毒一样,是要杀头的,但是达·芬奇解剖了30具尸体。我感到很惊讶,但我最惊讶的不是他能够解剖30具尸体,我惊讶的是在当时禁止解剖尸体的极端严酷的天主教时代,他居然能搞到30具尸体!  达·芬奇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文艺复兴对自然的热爱,他总觉得自然是一个无限神秘的、存在内在的最完整和谐秩序的整体。他要去窥视它,要去打开它,这是他的贡献。而与此同时他就认为,理性、秩序是统治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所以科学、理性和人在文艺复兴这里“三位一体”地被结识了,这就是现代文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是非常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画家丢勒1840年的作品,这幅画叫做《奴隶船》。大家看这幅画就能知道什么是现代,这本来画的是欧洲贩奴时期一次惨烈的海难事件,在海上遇到疾病和暴风雨,当时瘟疫在船上盛行,船长下令把所有的尸体抛弃还不够,要把所有的病人都抛弃。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的事件被这幅画表现了出来,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它的表现并不是具象的,而是浪漫主义的,浪漫主义注重气氛、情感,注重一种心理的意象,而不是具体的物象的呈现。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四句诗,请允许我用非常蹩脚的四川的英语朗诵一下,“Day after day,Day after day,//We stuck,nor breath nor motion;//As idle as a painted ship//Upon a painted ocean”,这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一天一天又一天,我们被钉住了,没有呼吸没有动作,我们游弋着就像在画中的船,我们漂荡着就像在画中的海上。”大家可以发现,这几句诗描绘的是一种极度惨烈的、极度寂寞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对的孤独,以及由这种孤独所产生的悲愤、恐惧,最后你就像耶稣一样说:“主啊,为什么单单抛弃了我?”2001年我在雅典旅游的时候,有一次去海边赶船,结果船开走了,当时是爱琴海边晚上十点半,人去港空,整个海港完全寂寞了,那个时候我就想到“主啊,为什么单单抛弃了我”。这首诗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诗《古舟子吟》里面的一段。这首诗和这幅画还有前面提到的谢林所说的现代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相分离而产生的无家可归的那样一种孤独感,我认为,诗、画还有哲学,都在表达同样一种含义。这首诗还有这幅画,为什么会给我们那么巨大的震撼?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失语”,没有任何具体的言语可以表达我们心中的那样一种幻灭感,就是当人把自己和自然,和广义的或者形而上的自然,当然还有具体的自然(就是风雨草木山水的自然)相分离之后的那样一种感觉。  现代文化在这样一种分离中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是,人类自我取代神成为世界价值的中心,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人性的解放、自我的觉醒。这样一种觉醒形成《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什么是人?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中就确定了。哈贝马斯说“现代性的确立有两个基本点:现代的时间意识和自我确定的主体性”,现代的时间意识是什么意思呢?当一个传统的、稳定的、有序存在的世界模型,被科学和技术无限地开发之后,不再具有它原有的稳定性、有序性,这时你就会发现,任何空间的确定的存在不再存在了,留下来的就是无限延伸的(用霍金的话就是)时间之箭,不断地由过去经过现在走向无限的远方,就是一去不回头了,这就是现代的时间意识。现代人为什么那么悲愤?为什么那么激烈?或者说为什么那么贪婪?这都与这个时间的观念转换有关系。我们中国人过去老是天地四时或者一年四季,我们以前说百年大计,百年以后不用管了,现在我们发现,百年也好一年也罢,这些具体的年代、具体的时间,它的价值不存在了,留下的是无限的流失,而在这个流失当中我们不断地要确定的是“我是谁”,就是所谓自我确定的主体,每天起来你第一件事就是要问“我是谁”。现在人为什么天天照镜子,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老是搞不清楚我是谁,就总想到镜子里面发现我是谁。


编辑推荐

  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论坛的前身,是2003年10月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校教务处、图书馆创办的人文学术论坛。论坛每年邀请15至20位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进行演讲,迄今已有近百位学者莅临论坛。每次演讲均有录音、录像资料留存,演讲稿每年集辑出版。力图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氛围搭建一个有益的平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转型期的文化观念与艺术难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