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2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 编
424
无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之后的第三个研究报告。自2004年秋季以来,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四川省成都市和大邑县、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市怀柔区、福建省晋江市、浙江省宁波市、江苏省太仓市等地的城市和农村作了长期深入的调研,研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召开了多次理论研讨会。最初,我们着重调查研究当前各个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关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凸显,这正是研究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好时机。所以,课题组作出决定,对社会阶层关系研究做出初步总结后,把重点转向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调查研究。跨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阶段、新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绩斐然,捷报频传,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此起彼伏,消息也是频传。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矛盾的社会现象,找准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好这些矛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实践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习惯运用经济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用经济的政策和手段来解决矛盾,这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矛盾现象时,就有必要同时运用社会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分析问题,采用社会政策和措施来解决矛盾。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之后的第三个研究报告。2004年至今,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四川、广东、北京、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作了长期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凸现。因此,本书在对社会阶层关系研究作出初步总结后,重点调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和现状作了总体描述和分析。
陆学艺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前言总报告 一 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一)突出的经济发展成就与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 (二)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 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社会结构的意义 三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一)社会结构的历史生成与发展过程 (二)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动 四 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家庭经济功能的强化推动着经济发展 (二)就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配置合理化 (三)社会组织功能的自主性回归,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四)城乡结构调整,资源与机会空间配置的聚集效应得到发挥 (五)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显现 五 社会结构变动滞后: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结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 (二)当前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 (三)社会结构滞后的后果 (四)社会结构滞后的主要原因 六 目前是中国调整社会结构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所处发展阶段需要社会结构调整 (二)调整社会结构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 (三)调整社会结构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七 社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一)社会结构调整的原则 (二)社会结构调整的目标 (三)社会结构调整的重点 (四)社会结构调整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一章 人口结构 第一节 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社会动因 一 人口年龄结构正值成年型而性别结构异常 二 人口素质结构逐步改善和人力资源强国初现 三 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流迁梯度化和二元化 四 人口结构变迁的社会动因 第二节 当前人口结构不合理及其社会影响 一 生育率过低与未来人口结构图景 二 人口年龄结构快速老化及其社会影响 三 人口出生性别比攀升及其社会后果 四 人口素质结构还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 五 人口流迁分布的质性结构差异及其双重影响 第三节 中国到了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 一 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推行弹性生育制度 二 发展社会事业,以公平机制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三 平抑老龄化的负面效应,确保社会“老而不衰” 四 从根本上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确保“人口生态安全” 五 盘活公共资源和机会,努力消除人口合理流动的障碍 六 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化发展,须正视人口增减第二章 家庭结构 第一节 家庭成员构成变迁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 核心家庭为主体 三 家庭类型多样化 第二节 家庭关系模式变迁 一 家庭内部关系平等化 二 家庭外部关系网络化 三 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减弱 第三节 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功能 一 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正功能 二 家庭功能变化对社会结构再造的不利影响 第四节 家庭结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一 家庭结构发展趋势 二 应对家庭结构变迁的政策建议第三章 就业结构 第一节 制度变迁:行政主导,市场自发,社会缺位 一 就业结构的分析框架 二 就业结构的历史分析 第二节 就业岗位生产:数量增加,内外生长,层次提高 一 就业岗位的体制外生产 二 就业岗位的全球化 三 就业数量的较快增长 四 就业层级的趋高级化 五 职业层级的趋高级化 六 职业类别的复杂化 七 就业流动的自由化 八 就业区位的集中化 第三节 关系形态的紧张:质量降低,内外差异,冲突酝酿 一 关系形态:极端性雇主点 二 过度市场化:劳务派遣 三 社会排斥——农民工 四 市场自由——“鱼塘困境”的出现 第四节 社会缺位:组织弱小,机制残缺,难于相容 一 社会缺位:就业结构问题的症结 二 传统“社会”的弱小和被破坏 三 “所设计的社会”与“所实现的社会”之间的大距离 四 以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实现社会建设第四章 收入分配结构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结构深刻变化 一 全国基尼系数变化:相对平均—相对合理—差距过大 二 不同群体收入变化:最高与最低差距日益扩大 三 收入分配主观评价:收入差距过大成为民众的共识 第二节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社会动因和机制 一 制度变迁:市场化改革中分配制度的阶段性转变 二 要素参与:权力、资本、知识技能拥有者先富 三 基本途径:市场化—非市场化与体制内—体制外 四 外在结构:影响收入差距的主体、行业和空间因素 五 个体差异:影响收入分配的先赋性和后致性因素 第三节 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及建议 一 收入分配机制或途径:不公平感加深的主因 二 收入差距过大的结构风险日益转为社会整体风险 三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加深其他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 四 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建议:重点着眼于中下层收入提高第五章 消费结构 第一节 导论 一 消费结构 二 消费结构与社会结构 第二节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过程 二 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 当前我国消费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第四节 解决我国消费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 增加公共服务投入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 调整分配结构 四 促进阶层结构的合理化第六章 城乡结构 第一节 城乡结构的建构(1949~1978年) 一 城乡体制的建构 二 城乡不平等的表现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结构性错位 第二节 城乡结构的艰难转型(1978年至今) 一 市场经济改革与城乡结构 二 发展与错位并存的城市化之路 第三节 城乡结构面临的问题及实质 一 城乡结构面临的问题 二 城乡结构的实质性问题是城市化滞后 第四节 调整城乡结构的紧迫性及可能性 一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 二 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紧迫性及基本思路第七章 区域结构 第一节 区域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 一 区域结构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比较 二 空间平等:区域结构研究的重要议题 第二节 新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性变迁 一 区域划分的阶段性演变及中国式区域理论 二 我国区域结构问题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当前我国区域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总趋势:差距不断扩大 二 当前区域结构性差距扩大的基本表现 三 当前区域结构性差距拉大的原因:多因素共同作用 第四节 调整区域结构和协调区域发展 一 区域差距过大的影响: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 调整区域结构的关键: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第八章 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结构研究的目的与分析框架 一 组织结构研究的目的与理论模式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组织结构的总体变迁 三 组织结构分类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从总体性控制到职能转变:国家组织的现代转型 一 总体性控制:改革开放前的国家组织结构 二 分权与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组织结构变迁 三 国家组织的合理结构和规模问题 第三节 从单位化到市场化:中国经济组织的转型与发展 一 单位化: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组织 二 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时代的经济组织 三 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社会意义与限度 第四节 从国家化到社会化: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艰难历程 一 取缔、改造与收编:国家总体性控制下的社会组织 二 再生: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社会组织 三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特征与困境 第五节 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社会组织第九章 社会阶层结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一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轨迹 二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机制 第二节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状况 一 中产阶层加快崛起 二 社会中下阶层规模比例缩小 三 社会阶层日益分化 四 阶层位序的变化 第三节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走向与调整 一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走向 二 社会阶层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后记
第一章人口结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资源和机会的基本载体,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构成社会的基础。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决策的最基本依据。诚如中央文件所指出的,“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和把握当今中国的人口问题呢?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中国就是“人多”,因为“人多”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思路来看待“人多”的问题呢比如,北京交通拥挤因而会感觉到人多,而广袤的西部乡野人烟稀少,可能会觉得人少。实际上,人口问题不仅仅是人口数量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涉及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社会生产力的比例关系即结构性问题,涉及人口内在质性的素质、年龄、性别,以及族群、地位和空间分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人口问题的本质是结构性问题,而且具有时空的相对性。人口结构的特定含义究竟是什么?一般来说,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域空间、一定时期内,人口总体中不同属性或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从社会结构角度看,人口结构是资源和机会配置在人口属性或要素上的反映。人口结构从狭义上讲,仅指人口的自然属性结构如年龄、性别结构等;广义上讲,还包括素质、空间分布、族群、职业分布等社会属性结构。我们这儿从广义上来界定人口结构,其中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地域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性结构。什么样的人口结构是合理的?大而言之,人口结构合理是指人口结构本身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即是马克思意义上“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相适应”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究竟是人口增长问题还是人口结构问题?如果是结构性问题,那又存在哪些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如何调整?这是本章需要回答的问题。第一节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社会动因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可以付梓了。从2006年初开题至今,已近四年,这是我们课题组历时最长的一本著作(第一本《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历时三年,第二本《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历时两年半)。这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难度较大,我们几乎是从探索社会结构的定义开始的;二是正逢当代中国社会快速变迁,新现象、新事物不断涌现,日新月异,而我们正是要通过社会结构理论来分析这些纷繁复杂的形势,并据此提出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策略;三是课题组增加了多位新成员,新老衔接用了一些时间。好在我们课题组建立已经十年,逐渐形成了一个好的传统,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谐相处,面向实际,面向未来,集体调查、探索真理。常常为了探究弄清一个问题,多次开会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例如本书的总报告,从酝酿到写作,先后开了九次研讨会,执笔者十易其稿,才最终完成。我们体会到,对于社会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研究,集体调查、集体研讨、集体创作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社会结构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多关于社会结构的论著。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和面临的问题,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学界也开展了不少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社会结构的某些层面,把社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我们尤其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经济学空前繁荣,经济结构等经济学的名词概念迅速普及到各个社会阶层,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像社会结构这样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概念,至今人们还较为普遍地感到陌生。鉴于此,本课题组认为,在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运用社会结构理论,作为分析观察新阶段、新形势的新视角,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探社会变迁之进程究阶层地位之沉浮知个人群体之命运谋国家社会之未来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之后又一力作
无
这本以确定课题组、大量调研、集体创作的优秀著作,清晰界定了社会结构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和思维方法,这点是最难能可贵的。围绕资源和机会这两大类别进行思维,是社会学之于社会结构的重大贡献,体现了社会学的思维方式。
著作从九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虽然有些书卷气,有些数据也难以确实,这是调查统计的自身缺陷,而科学的方法,严谨透彻的分析,都使读者受益匪浅。
细读起来,一些论述犀利尖锐,切中时弊,秉笔直书,透露出不溢美、不隐恶学者风范和诤诤铁骨。
如果说《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是一本讲述个人和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决定因素和努力程度、可能结果的书,《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则告诉你中国这个社会的五脏六腑,以及它有什么毛病,该如何防治和治理,一本非常合时宜的书,对当下加强社会治理很有意义。
本书介绍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对于社会结构的阐述较为详尽,值得一读
一本从职业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专业书
仔细看,还是比较客观地说出了我国社会结构的现状,建议结合之前的两部一起看
于建嵘的书,买来认真了解中国社会。
陆学艺作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大家,他的书绝对值得一看
中国很当代的一部现实读本
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社会。
比较客观的描述了中国的现实。值得购买。
当代中国结构
社会学研究的必读之作
社会学,不需要专业性
砖头厚的书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耐着性子看看来时很不错的一本书。条理通顺,脉络清晰,读下来让人豁然开朗,开阔了思维和眼界。
很不错的书,但是要看读书的人是以什么目的,站在哪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
在老师推荐下买的,应该不错,就是没有包装好,封皮都脏了。
商品不错,纸张很有感觉,网上推荐的 绝对好
还没看,看了再评吧
这些书的质量都不错,快递还行,服务很好
整全感觉相当好,值得一读,能给人一种思维。
书还没有阅读,是我的专业书。
好书,很好的工具书
今天刚拿到书,从目录来看很全面又成体系
学术型的,需要耐心阅读,但是认真阅读一定有收获
正是我需要的,快递比较快啦。
另一个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值得参考
算是社会结构研究方面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了
对于更广义的了解社会、有一定启发意义,值得一读
关心当下社会的人可以买本浏览一下。
系列丛书,还行
要看懂有点难
书很值得看,好!
学术水平高
暴怒准确
比较简单,正好当普及
书写的不错,通俗易懂
调研数据全面。不过深度稍显不够,数据较为滞后。
图书内容不错,值得一看!
书的内容很好,但书脊严重断裂。希望下次注意
书的质量出现严重的缺页和破损
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了解自己国家的社会结构?我想,很多人能说出一些,也是建立在体会上吧。中国社会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城乡差距的二元结构影响中,贫富差异依然巨大,使中国社会结构也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状态。社会学的一大研究领域就是社会结构,真正认识中国社会,这本书应该看看。
不过还没看。。。不知道怎样。。。
书很整齐,内容也好,社会学必备
该书系统研究了中国社会阶层及其结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读性。
看目录感觉是本了解中国变迁的书,但是具体内容比较枯燥,看不懂。
对于想要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的时代背景 想知道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这无疑是一本很好的书
还不错,书挺新的,送货速度也快。
首先是卓越的邮寄工作越来越好了,书到了很新。其次是书的内容不用说,分析了中国各阶层的状况,对于研究中国现状极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