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

柯锦华,任平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柯锦华,任平 主编  

页数:

353  

前言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面临各种思潮的挑战和诘难之背景下,中国的发展还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辨别和对待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思潮?如何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形成反映“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中国理论”提供“哲学思维武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重大问题。为此,必须立足时代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发展的现实,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深入研究西方哲学特别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大变化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努力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引领思想撞击,推动学术发展,是学术刊物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深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理应在上述问题和任务中有所作为。

内容概要

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表明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经验、把握时代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成果的集中反映——“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思考、探索和创新的足迹,具有十分宝贵的学术史价值。 本书为“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书籍目录

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开幕式致辞:在实践中塑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格探索研究范式创新哲学理论(代序)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从“马克思哲学论坛”说起承负理论创新的使命与希望——为《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及“马克思哲学论坛”而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自我阐释研究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夹缝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选择的依赖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马克思哲学范式转换的逻辑基础考察——从主观逻辑的立足点转到一切从客观逻辑出发从主体性到公共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转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精神与研究范式问题史的考古与激活: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之源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批判——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变化的一种透视马克思是如何以哲学的方式解读现实问题的?——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争鸣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史与论深化马哲史研究的学科定向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换高清海先生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四大范式辩证法的实践范式与当代的和谐走向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唯物史观的发展路径与当代价值——唯物史观两种范式的比较研究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文化公共性”价值信念的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性澄明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期待与学术推进“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编后记

章节摘录

鉴于《文丛》以及“马克思哲学论坛”具有的学术及学科意义,我们可以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向以及意义,进行一点后思性的分析与思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经学和官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历史地承担起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路提供学术支撑和理论论证的任务。但这一任务的性质必然是哲学性的。中国在国家民族复兴及其现代化的道路中引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于引入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资源及其理论合法性。这本身也意味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结合全球时代人类的生存发展现实,切人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转换,辩证地吸收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当说,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实践,特别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家的创造性探索,不仅只是在经验层面成就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已经凝聚并提升为若干哲学理念,值得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充分重视。但是,一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理论表达方式,一种反思性的因而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式的直观论证的哲学理论表达方式,在体制及内涵上都是有待于实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及哲学工作者,在职业层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需要,而目前国家及民众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呼唤与希望,也印证了这一点。

后记

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7年10月10日至13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130余人与会。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会议共收到论文67篇,我们从中精选了28篇,编成这本文集。书前收入本届论坛开幕式致辞,书末收入本届论坛的会议综述。为了保证文集的学术水准,并使各届论坛文丛主题相对集中,篇幅大致相当,我们在编选文集时遵照了以下原则:(1)人选论文应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译文、单独的内容摘要或论文提纲以及篇幅过短、内容单薄的论文不在入选之列;(2)论文选题与论坛主题不符的不在人选之列;(3)只提交了论文而因故未能参会的作者的论文不在人选之列;(4)因篇幅限制,入选论文大部分做了删节或修改,单篇篇幅一般控制在1万字以内;(5)入选论文按专题及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序排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