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培育
2010-6
科学出版社
刘颖琦
318
中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总人口约3.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6 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尚未实现温饱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这一地区,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有375个县位于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西部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贫困人口数量较多,西部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半数以上;整体生态环境还很脆弱,生态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内绝大多数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经济发展规模远远低于西部总体发展水平,而且发展速度与西部总体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产业规模小,各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一些高度依赖天然资源或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落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整体较低,大部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西部发展的实践证明,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该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尤其是要依靠这些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发展来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如何促进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产业的发展壮大,形成当地的优势产业,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本书针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产业规模小且优势产业主要依赖天然资源等实际情况,通过分类研究方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优势产业培育的问题。理论方面,依据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培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实证方面,分析概括了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八类经济数据和产业发展状况,并对1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优势产业培育和创新系统建设进行了案例研究。 本书可供政府工作人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学者、高等院校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总序(张来武)前言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界定及政策环境 第一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界定、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发展概况、特点及政策环境 第二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资源产业状况及经济数据分析 第一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资源产业概述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县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二篇 理论方法篇 第三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优势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优势产业选择基准和培育模式的理论 第三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相关理论评述 第四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机理 第一节 影响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系统架构 第五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 第一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构建的思路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 第三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的特点 第六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指标体系 第一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指标体系 第三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选择模型指标体系算法模型 第七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培育模式 第一节 单一产业层面优势产业培育模式 第二节 产业体系层面优势产业培育模式 第三节 区域层面优势产业培育模式 第八章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创新系统及建设 第一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创新系统概述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创新系统建设第三篇 产业篇 第九章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分析 第一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一章 青海省产业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青海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青海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青海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二章 甘肃省产业分析 第一节 甘肃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甘肃省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甘肃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甘肃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三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分析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四章 陕西省产业分析 第一节 陕西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陕西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陕西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陕西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五章 四川省产业分析 第一节 四川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四川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四川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四川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六章 重庆市产业分析 第一节 重庆市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重庆市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重庆市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重庆市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七章 贵州省产业分析 第一节 贵州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贵州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贵州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贵州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八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分析 第一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 第十九章 云南省产业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概况 第二节 云南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云南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分析 第四节 云南省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数据交叉分析及产业特点第四篇 案例篇 第二十章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优势产业培育研究 第一节 翁牛特旗概况 第二节 翁牛特旗优势产业选择 第三节 翁牛特旗风力发电产业培育模式 第四节 翁牛特旗养牛产业培育与金融创新系统建设 第二十一章 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优势培育研究 第一节 定西市概况 第二节 定西马铃薯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三节 定西马铃薯产业优势培育模式 第二十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大棚蔬菜产业培育研究 第一节 疏勒县概况 第二节 疏勒县大棚蔬菜产业各要素分析 第三节 疏勒县大棚蔬菜产业的培育 第二十三章 陕西省延川县红枣产业培育研究 第一节 延川县概况 第二节 延川县枣产业各要素分析 第三节 延川县红枣产业的培育 第二十四章 四川省南江县核桃产业培育研究 第一节 南江县概况 第二节 南江县核桃产业各要素分析 第三节 南江县核桃产业的培育 第二十五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科技创新系统建设 第一节 金秀县概况 第二节 科技创新系统建设与优势产业培育参考文献
第一节影响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至关重要。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才能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大量的贫困人口脱贫;同时,由于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草原生态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因此,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发展还要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由于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教基础、市场化程度等与我国其他区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和谐发展应重点集中在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培养持续的创新发展。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培育》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决策变得越来越复杂,决策者必须借助于专家群体进行软科学研究以提供决策支撑。“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以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优秀项目成果为依托,旨在解决我国科技战略与决策等方面的前瞻性问题,对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将促使软科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决策的科学依据,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本丛书适于政府有关部门管理者、科技管理研究者阅读,也是从事软科学相关研究的学者、高校学生的实用参考书。
对于了解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现状和发展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