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韩汉同声传译理论与实务

李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李民  

页数:

2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韩汉同声传译理论及相关技巧,为学习和从事同声传译的学习者和译员提供实用性强的指导。作者李民在介绍同传理论之外,以自身丰富的同传经验借助大量实践例句,从多个角度向读者介绍了同声传译技巧及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是学习韩国语口译和笔译的实用资料。

作者简介

李民,韩国首尔大学言论情报专业硕士,大连外国语学院讲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同声传译理论
第一节 翻译
第二节 口译
第三节 同声传译
第四节 口译理论
第二章 韩汉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 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韩汉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
第三节 同声传译的训练技巧
第三章 韩国语词汇汉译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构词法
第二节 同音异义
第三节 多义词
第四节 搭配理论
第五节 词义变化
第六节 语境理论
第七节 文化词汇学理论
第八节 语言变体理论
第四章 韩国语词汇的汉语翻译
第一节 韩国语汉字词的汉语翻译
第二节 韩国语数量词的汉语翻译
第三节 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
第四节 韩国语惯用语的汉语翻译
第五节 韩国语副词的汉语翻译
第五章 韩汉同声传译的实务应用
第一节 韩汉同声传译高频词汇
第二节 韩国语惯用语的同声传译实例
第三节 韩汉同声传译常用句型
第四节 韩汉同声传译案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5)记忆模式。从上述丹尼尔·吉尔的模式中可以看出,记忆是同声传译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种记忆是短时记忆。勒德雷尔在《同声传译——一座语言的观察站》一文中指出,同声传译活动中,译员与发言人之间的时差仅仅为3~6秒。因此,译员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记忆的负担相对较小。但有时译员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将翻译的时间向后略微推迟,那么这种情况下,记忆的负担就会加重。  在交替传译中,需要等到发言人的讲话完毕,译员才能开始进行翻泽,因而相对于同声传译来说,交替传译的记忆属于长时记忆;为了不遗漏发言人在发言中提到的各种信息,要求译员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好笔记,最后依据笔记的内容进行翻译。因而译员记忆的负担相比同传译员要重一些,尤其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译员有时无法做笔记,这就要求译员充分强化自己的记忆力并具备排除干扰的能力。(6)翻译策略。同声传译译员需要在发言人一开始讲话就进行翻译,发言人讲话完毕,翻译也要紧跟着马上结束,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译员还没有完整地听清发言人要说的主要意思便开始翻译,因此,不得不顺着发言人的讲话,自己整理出意群,这种翻译的原则被称为顺势驱动。顺势驱动的翻译原则使得译员没有时间去仔细斟酌每一个单词的译法,译员为进行翻译工作而自己整理的意群有时意思不是很完整,特别是发言人即兴发言,发言的内容缺乏核心,因而翻译的效果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韩汉同声传译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虽然理论知识较多 但是要是想从事同声传译 是一本必读的书


韩国语专业很高端的一本书,作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强烈推荐!


理论联系实际,很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算是这个领域的启蒙书籍了 我这么觉得 总之一开始的介绍很棒 后边还没深入看下去


适合高级以上朋友阅读。


拿到后非常努力的一次性看了好多,是本很好的同传教材,但是实践内容比较少,需要重新选择一本练习教材巩固。总的来说,比较满意这本。


快递有点不行。都到小区楼下了,居然不送上来,让我下去拿,还催我快点。


看看挺好的,能成为同传的还是少但是可以作为兴趣多了解


翻译内容不是很多,涉及的的理论很多


看了一部分,感觉再厚点就好了


之前有看过,觉得值得我自己买一本啦


在看中,希望有所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