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九畹恩露

何西来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何西来 编  

页数:

332  

Tag标签:

无  

前言

何西来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1959年,正当新中国建立10周年之际,根据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的提议,由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商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同意,两家合办文艺理论研究班,简称文研班,集中培养文艺理论骨干人才。何其芳、何洛任正、副班主任。研究班面向全国招生,由高校、省文联、省作协等相关单位推荐,经考试合格,予以录取。前后共办三期,外加一期进修班。 文研班的业务由何其芳领导的文学研究所负责,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延聘,派专业辅导员,安排论文导师等。人民大学负责日常管理,包括党员组织生活,学员政治思想工作,食宿管理,以及外语课、政治课、逻辑课和少数专业课。 文研班第一期共招收研究生39名,全部是调干带薪学习,绝大多数为中共党员。专业课按照周扬的意图,何其芳邀请各学科顶级的海内外专家名师前来讲课。学制3年,统一延长1年。满3年时,因工作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学员返回原单位。到最后举行毕业典礼时,仅剩18人。文研班的学习,除了组织系统的、一流专家的高水平授课外,还非常重视学以致用的写作能力训练。不算各人的毕业论文,在四年学习中,文研班一期的同学,还按照当时“反修”的需要,以马文兵的笔名,写过大量习作发表,也有些短文以文效东的笔名发表。其中,《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人性”问题上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批判地继承托尔斯泰的艺术遗产》三篇习作,在1960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在《文艺报》被作为重点文章,乃至领头文章刊出,总字数7万多。这是极少见的,因而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由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这些习作的价值取向,显然受到某些左倾思潮的严重影响,如对巴人的批判,就很值得反思。 文研班一期的同窗们毕业后不久,便碰上绵延10年的“文革”灾难,学术的结果期、鼎盛期,被大大地推后了。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七八十年代和90年代前期,他们才得以在全国各地的文艺领域,颇见光彩地发挥了骨干的或学科带头的作用,为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到了新世纪的2005年,当年马文兵的成员们已经很有一些过世了。活着的同学们,怀着难以抑制的对母校的思念和对师长们教导深恩的感激之情,聚首北京。能来的都来了,也就14个人。文学所的领导和人民大学的领导,都分别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在座谈中,时任文学所所长的杨义,在充分肯定当年文研班办学经验的同时,还提出,写一本回忆录将会很有意义,并说写好后文学所可以帮助出版。 那次聚会中,成立了文研班一期(马文兵)同学会,推举缪俊杰、何西来、贺兴安为会长、副会长,韦凤葆为秘书长。联系仍健在的马文兵成员写稿的工作,便从那时开始了。但由于大家年事已高,又分散在全国各地,还有少数人定居海外,联系十分困难,回忆录的写作,进展得并不十分顺利,只有部分稿子收了上来。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也是文研班一期开班50周年,同窗们相约,再回母校看看,以为纪念。9月金秋,大家又一次欣喜地聚首北京。文学所的领导和人民大学的领导,像上次一样热情地接待了大家。然而,来的同窗又比上次少了4位,有的故去,有的重病缠身,有的-远在海外。满打满算,也就到了10人,不过是当年那支意气风发的马文兵队伍的四分之一,相当零落了。大家相视而笑,都是白发萧疏的耄耋老人了。 回忆录的写作和催收和出版,变得十分紧迫了。同窗之中,已经很有几位当年的写手根本不能动笔,有的甚至老年痴呆到不认人了。所幸出版的事,得到党委书记钟代胜和党圣元、刘跃进两位副所长的大力支持,列入所史“抢救”项目。从去年聚首,到今年5月,无论是写稿者,还是催收人,都非常辛苦。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终于可以把到手的回忆录文稿,图片和相关资料编排出版了。 这本文研班一期(马文兵)回忆录,定名为《九畹恩露》,取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典故,以感念前辈师长们滋树栽培,阳光雨露之恩。 回忆录共收21位马文兵成员的追念文稿36篇,其中包括新、旧体诗(词)4篇。其芳师是文研班的主要创办者、组织者、授课教师和论文导师,他德高望重,无论在做人上,还是在作文上,都堪为师表,所以将《先师何其芳治学录》置于首篇。 附录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何其芳老师当年为文研班同学所开具的《必读书目三百部》。这个书目非常重要,好多回忆都提到它,但因年代久远,谁也没有保留下来,谁也回忆不起全部,徒令不少文学史家遗憾与叹惋。最后收到潘翠青的回忆文章,讲到这个书目,有些细节,非持原件者不能道。打电话一问,果然她那里有一份原件,真让人喜出望外。据潘翠青说,她“文化大革命”时仍在暨南大学,东西放在那里,没有被抄家,书目得以保留下来。而她丈夫吴文煇所在的中山大学的家,则被彻底抄了,如果放在中山大学,肯定没有了。 附录的第二部分,收了马文兵的三篇习作。其芳老师一向主张从文章判断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其优长和局限。习作也不例外。它们是仍然活着的马文兵的成员们对那段成长的历史进行自我省察的镜子,故录以备考。 总之,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九畹恩露》,既真实地记录了文研班一期的同学们在那个生命阶段成长的心路历程,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和生动的细节,更真诚地表达了大家对先师们的感戴之心和敬重之情,还有那让人难忘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相濡以沫的同窗之谊。 2010年6月10日午夜

内容概要

  本书由文艺理论批评家何西来主编,收录了21位作者的三十多篇回忆文章,以及几十张很有价值的照片。这些作者都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文学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文艺理论研究班的学员,他们对当年在文研班的那段学习生活的回忆,文字生动,细节真实,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些史料,无论对于填补文学所史的空白,还是对20世纪现代文艺理论和文艺理论教育的研究,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何西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多所大学兼职及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文研班19帧图片
序/何西来
先师何其芳治学录/何西来
建理论队伍之军——文研班回忆之一/缪俊杰
传道授业恩师情——文研班回忆之二/缪俊杰
风雨同舟学友贤——文研班回忆之三/缪俊杰
忆何其芳/孙国林
忆我们的副班主任何洛/孙国林
钱锺书先生指导我的毕业论文/陈宝云
受宠若惊——忆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文学研究班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叶风沅
弥足珍贵的岁月——文研班生活片段/黄泽新
在铁狮子胡同四年/贺兴安
珍忆铁狮子胡同/张学仁
偶思——以此拙诗献给亲爱的同窗们/张学仁
往事——在铁狮子胡同1号的岁月 /潘翠菁
我们的“铁一号”/李恕基
往事如烟/李允经
铁狮子胡同生活琐忆/刘建军
文研班与我的《鲁迅美学思想浅探》/张颂南
我在“文研班”的读书生活/何西来
“文研班”给予我的/谭霈生
三五七言/陈兆荣
四十年后话“文研班”/李希贤
文研班的记忆/梁仲华
沉痛的回忆,实事求是原则的胜利/戴其锷
长征精神万岁——首届文研班同学四十六年后返京聚会感言/戴其锷
想起春元兄/申文钟
在“文研班”的难忘岁月/何寅泰
忆张兄/王德勇
忆学兄陆一帆教授/张颂南
悼其锷/叶凤沅
忆冯湘一同学/潘翠菁
难忘的春节/刘建军
刻在心上的记忆——追念何其芳同志/何西来
愚人节的感伤/何西来
附录一 由班主任何其芳所开具的必读书目三百部/
附录二 马文兵习作三篇/
 第一篇 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马文兵
 第二篇 在“人性”问题上两种世界观的斗争
   ——就“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复归”同巴人辩论/马文兵
 第三篇 批判地继承托尔斯泰的艺术遗产
   ——为纪念托尔斯泰逝世五十周年而作/马文兵
后 记/何西来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其芳师出身于四川万县的一个有文化的封建家庭,有家学的传统,受过长时间的私塾教育,系统地读过一些古代典籍、诗文和古典小说等,后来又受新式教育,大学先后读过外文系和哲学系,酷爱读书,古今中外,涉及面极广。以新诗而论,做学生时,他就读过当时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新诗集,包括翻译的。他还读过当时能找到的、借到的几乎全部已经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不仅为他早年的诗文创作,培养了很好的艺术感受力,又为他后来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养成了勤奋读书的习惯。他爱书如命,嗜书如命。平生不抽烟,不喝酒,几乎说不上有什么嗜好。在饮食习惯上,喜欢吃肥肉,最好是颤抖的“立方寸”,但这算不上什么嗜好,一如毛泽东的喜欢吃辣,喜欢吃红烧肉。如果非得要说有什么嗜好的话,就是嗜书。写作、工作之余,他唯一经常光顾的地方就是琉璃厂中国书店。那里有了什么好书,特别是善本、孤本,他一定要为所里图书馆买来,或为他自己买来收藏。文学所48万册藏书,其中的线装书,尤其是善本书库的收藏,基本上都是在他长所时购置的。而文学类珍、善本的收藏,仅次于北图,而与北大图书馆互有短长。他个人的藏书,达3万余册,除了曾作过文学所第一任兼职所长的藏书家郑振铎,在文学所,他就是首屈一指的了。他的藏书,以线装书为主,也有善本,加上大量平装书,在内容上含古今中外。这些图书在他身后为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所收藏,那里的图书馆设有专门的何其芳藏书阅览室。其芳师读书,有做批语的习惯,许多很重要的思想见解,就批在他自己的书上,它们大部分没有被系统地整理过。整理这些批语,不仅对于何其芳研究,就是对于更广的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从文化视野上来看,其芳师学术研究所关注的领域,也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

后记

校改完这本《九畹恩露》的清样,已经是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了。北京已经春绿,可以听见陶陶盛夏的敲门声了。培育我们成长,施给我们乳汁和恩露的先辈们、先师们,早已驾鹤远去,连我们自己,也都深深地步入了耄耋之年。同窗之中,竟有三分之一和我们阴阳悬隔,跟到另外一个世界,随侍先师去了。以致回忆录的作者中,有两位学兄戴其锷和陈宝云的名字,不能不加上黑框,作为纪念。 书稿里师兄师姐们的回忆文章,从收到稿件,到编排成书,到校改完清样,我至少都仔细读过三次以上。每读一次,都感动不已,常至潸然泪下,以致像老杜样感慨:“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都曾有过一个非常青春的年岁,又恰逢共和国的早晨。虽然天空时见阴翳掠过,但毕竟不掩火样的激情,哪怕是苦难,是饥饿,在回忆的追光里,都浮现出某种诗意的氛围里。那时,我们正是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的主角。 在这本书的组稿、催稿中,马文兵同学会的会长缪俊杰兄,做过许多组织工作。他的三篇稿子也写得极为认真、突出;一遍一遍地改,稿子送来了,还要改。实在让我感动。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几届文学所领导的热情支持与帮助,新一届所长陆建德,党委书记刘跃进,副所长高建平,科研处长严平,都多有关照。还有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院长,张永清副院长,陈传才教授等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也让人难忘,一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出版社的魏小薇和周志宽。 最后,我的老伴儿,马文兵同学会的秘书长韦凤葆,在本书的约稿、催稿、催要新老照片的过程中,在后续的编稿、校稿、联系责编等一应琐细的杂务中,都替我分劳、代劳,勇于承担,不辞劳累,对她,就不是一个谢字可以了却的。 谨以此书纪念我们的先师,我们的先走的同窗,还有我们自己远去了的青春。 何西来 2011.5.4六砚斋


编辑推荐

《九畹恩露:文研班一期回忆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九畹恩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