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死的中国人”

[意] 拉菲尔-欧利阿尼,[意] 李卡多-斯达亚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意] 拉菲尔-欧利阿尼,[意] 李卡多-斯达亚诺  

页数:

221  

译者:

邓京红  

Tag标签:

无  

前言

  由中国人组成的那部分意大利是年轻的,而由意大利人组成的那部分意大利,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老龄化了。思绪到达终点的时候,会比出发时更加清晰,谈论罗马要从北京开始,本书基本上是这样写成的。出发的时候,我们想讲述我们国家的一个部分,那个神秘的、令人无法接受的群体,就是中国人。后来我们发现,看着他们,就像在哈哈镜里看见我们自己。镜片反射的是我们这种类型,但我们已经筋疲力尽,懒惰,颓废,恐惧。在我们面前的移民,还有着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活力和勇气,有着我们在黑白影片里那健壮和敏捷的身影。这些,在一开始,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看着他们更换城市,更换工作和改变生活;而我们只会更换手机,再就是算算在短短几年里,长了几公斤肉,多了多少皱纹。抛开尴尬,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他们是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了解他们,是为了更好地弄清楚我们自己。  沿着意大利半岛从北到南,我们追随着那些有着巨大发展机遇的地理轨迹。在库内奥(Cuneo)的山里,我们看到累弯了腰但赚到了钱的中国人,他们在加工古老的石材,这一行业曾被当地人判了死刑。韦尔切雷泽(Veree|lese)的田野,自60年代以来,从没像现在这样拥挤和活跃。在小腿深的水里和像赤道地区一样的潮湿里,除杂草的中国人挑战着当地的纪录,却因工作不够多而感到恼怒。还有他们的跨国公司,在我们停滞的经济里,发现一系列的商业机会。他们拥有很多金钱同时又很谦虚,他们拯救了许多老字号。在勤劳的东北部,中国人与当地人有着共同的语言,那就是:工作,工作,工作。这让警惕的北方联盟无话可说。同样的世界语让南方认识了他们。在马泰拉(Matera),当时沙发制造业开始显现衰败,如果没有中国人的到来,肯定逃脱不了灭顶之灾。当地的工人排队下岗待业,他们却合伙开工厂。当米兰和普拉托(Prato)的某些地区开始荒芜时,它们就会很快变成中国城。他们先让卖给他们房子和商铺的那些人,赚了个心满意足;然后让那些不够机智而留下来的人牢骚满腹,发现新来的邻居是如此喧闹、勤奋和不同。  更不用说他们的孩子了:聪明到有些狡猾,礼貌到有些腼腆,在学校里经常比意大利的孩子学习好,尽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帮父母干活。完全是另一种姿态。当我们的年轻人梦想着稳定的工作岗位时,他们则甚至会觉得受到冒犯,如果有人想为他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工作。中国人拼命干活,拼命攒钱,直到决定退休的那一天才开始生活,也许回到可爱的中国,因此在这儿的移民很少是富人。在一个像我国一样有困难的国家,非常有理由发展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阴谋理论和广泛的社会嫉妒。人们说,他们非常封闭,不跟外界交往。即便如此,但老实说,你们试过接近他们了吗?跟我们交谈过的一个女孩抱怨说,在她开办房屋中介的两年时间里,隔壁的两个商店从来没有人跟她打过招呼。当然,他们不像南美人那样开心,不像摩洛哥人那样更像我们的堂兄弟,但指责他们也未免牵强。  如果只观察他们还不够,那就看看他们背后强大的祖国,每年刷新经济纪录,让你们感到更大的威胁。弄明白的唯一办法,就是走近了去看。这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和他们会面,和他们长谈,我们认识了他们的家庭,推测他们的亲戚网络。当然一开始,他们不会总是在你敲门的时候开门迎客。但在他们的客厅,我们喝的绿茶,比一个意大利人一辈子喝的都要多。通过和他们的交谈,我们检验了许多在出发的时候只能想象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对中国人一无所知。众人的传言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用来作为本书的标题,它几乎概括了所有我们关于他们的说法,因为对哪里没有认知,对哪里的谣言就会四起。  最后,他们变成了我们的一种“坏良心”,有用的角色,但几乎没有好感。在追踪他们的过程中,我们试着获取他们最后的秘密,那就是保持年轻的秘方,我们意大利人似乎已经遗失很久了。这个秘方跟虎牌清凉油、姜药或蛇汤无关,它是一种偏执狂的生活,掺杂各种不同的才能,再加上巨大的牺牲精神。这道菜苦涩的余味,使人们不愿跟着学。但特别容易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看待世界的那种乐观精神,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只要你有强烈的愿望。包括从遥远的浙江农村,出发时只有一个纸箱子;四十年后,带钱回去买下一座摩天大楼。他们把遇到的困难看做是一时的,就像身体有时会有头疼脑热一样,而不是瘟疫。如歌德所说,强者并不是那些从不跌倒的人,而是那些跌倒了再爬起来的人。在我们国家生活的中国人,几乎个个的膝盖都被磨破。只是这些内容就值得一读。但对于有耐心读下去的读者,还有更多其他的内容。有时候客人的活跃,只要不是无礼,是为了让主人明白,他客居的这个地方是多么美丽富饶,多么令人兴奋。在与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人的交流中,我们得到一些这样的感觉。因为这些,我们感谢他们。

内容概要

《“不死的中国人”》涉及大量中国的民族工业巨头,他们的欧洲据点有很多是在意大利,比如中国远洋、海尔、华为、钱江摩托、中联重科,还有香港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手机公司H3G。他们很富有同时又很谦虚,他们拯救了许多欧洲老字号。
这本书涉及中国人在意大利从事的各行各业,在山区开采大理石的石匠、稻田里的除草工、垃圾处理厂的工人、沙发加工、皮革作坊、服装工厂、酒吧、餐馆、理发店、中国产品的批发生意,等等;还有浙江人的民间信贷体系、海外华人的宗教信仰,还有意大利的工会组织带领中国工人进行的罢工活动。本书还以特别的关注对中国移民的后裔“第二代”做了多方面的调查。

作者简介

意大利最重要报纸《晚邮报》和《共和国报》的两名记者,他们从北到南贯穿整个意大利,追踪中国移民的足迹,做了大量实地考察。
邓京红,1965年生于北京,1993年留学意大利,1996年获得博洛尼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意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工作。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人:他们是谁,他们做什么,他们从哪里来
第1章  谎言和偏见
——对意大利人来说最具神秘色彩的东方移民
过去的日子虽然苦,却更幸福
黄嘴脸,滚回你自己家去!
“你们选择不理解我们”
我们不理解他们?
中国人永远不死?
中国人死的很少
第2章  愿望、饥饿和胆量
——群体的力量和顽强的执著
第一佐料:劳累
“谁让你要那么做呢”
来意大利的价格昂贵
关系,抵挡次贷危机
黄金婚礼
比银行强多了
对他们来说,意大利很小
勇敢的失败
第3章  他们从哪里来
——中国移民家乡的地理位置
浙江人
熙熙攘攘的义乌,便宜商品的中心
中国的地方主义者
混乱的语言
当开路先锋的省份
第二部分 从阿尔卑斯山到马泰拉:中国人的另一个意大利
第4章  中国人在西北,石材工业的新生
——幸亏中国人来到巴纽洛-皮埃蒙特,
当地这一传统工业才得以存活
巴尔杰和巴纽洛的奇迹
露赛娜石材
石匠是个苦差事
老板和工人:四分的利益,一分的好感
父亲出发了,孩子们跟过来
年轻的企业主:400欧元的生活费,梦想着40万
石头摞石头:收入增三倍,中介减半
Maurizio和毛利
第5章  没有中国人,就没有意大利的大米
——田里新来的除草工
除草工回来了,但他们是中国人
从“一把野花”到猎捕河狸鼠
少说了两个Z的水稻专家
中国来的维内蕾稻米
这些中国人是疯子
第6章  米兰,意大利的中国首都
——萨勒匹路著名的中国城
在原先有阿尔法汽车厂的地方
中国人也罢工
中国人干的工作值更高工资
萨勒匹有90岁
庞大的批发生意
从哪儿来的钱?
意大利人赚钱的好生意
“在您这儿做流产要多少钱?”
年轻的中国犯罪团伙在壮大
“不在萨勒匹,在伽里亚酒店见”
第7章  如果老板是中国人
——关系非常重要,这是做生意的秘方
海尔家电,一个无名的巨人
中盛光电也在意大利
那些逆向投资的企业
董事会的孔夫子:不表现在面上的发号施令
跟大海打交道的人,从痰盂到体育比赛
“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地球人!”
特雷蒙蒂,中国龙和温驯的欧洲
复活的贝纳利学说“你好”
第8章  中国人在赌场
——在绿色赌台上跟在工作中一样,从不疲劳,而且乐观
大家都去威尼斯
穿运动鞋,玩21点
什么时候心跳,由赌场主持人决定
一个另类中国人的危险计划
在赌场,总算有人欢迎我们
别说话,由数字说话
自设赌局
第9章  普拉托,中国人最多的意大利城市
——艰难融合的故事
下雨了,中国贼
皮斯托耶泽路,浙江某地
多语种药店的全套服务
工业协会的吉佩尔先生:从底层到宫殿
当普拉托保持和平相处的时候
中国的中国人对抗意大利的中国人
“税?他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意大利人,教逃税的“坏老师”
“利用未成年人?那只是儿女对父母的爱”
手会变紫的工厂,怀念“非典”时期
“未来?只有忧伤,还是不要去想的好”
第10章  第二代的挑战
——班级里的前几名,长杏仁眼,取意大利名
第11章  罗马,权力的剧场
——首都的生意人和其他成功的中国人
第12章  除了工作,还有宗教信仰
——福音派、天主教、耶和华见证派,还有佛教
第13章  那不勒斯,雾中的码头
——宋先生的可疑行当和进出口生意去中国,不需要护照
第14章  为中国人服务的那不勒斯保姆
——太多的活儿要做,孩子就由那不勒斯妈妈带大
第15章  最后一站,马泰拉
——在合法和违法之间
第16章  他们,我们
——最后的面孔和启示
终  点
意大利的中国小姐

章节摘录

  第1章 谎言和偏见——对意大利入来说最具神秘色彩的东方移民  过去的日子虽然苦。却更幸福  对于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来说,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好时候了,老移民们对这一点十分肯定:他们比以前富裕了,子女比父辈生活更好了,那种“疯狂和绝望”地工作的时期已经彻底翻过去了。可是过去的日子虽然苦,却更幸福。(20世纪)90年代,人们欣赏亚洲人的工作态度,愿意(和他们)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友情。今天,有关中国人的新闻里,总会有黑社会的影子;在意大利每一个(中国人的)企业里,都能嗅到仿造的气味。  张先生还清楚记得90年代初那些美好的时光。他取名卢卡(Luca),全家人都喜欢用意大利名。他曾经在姐姐的餐厅里刷盘子,妻子伊拉利亚(Ilaria)在米兰尽可能多地到处打扫楼梯,两个3岁和4岁的孩子整个下午自己待在家里:  “那些年真是可怕,如果没有我们的意大利邻居,我们根本熬不过来。”今天说起来,声音里还带着恐惧。  “我们在瓦格纳广场(Wagner)的家,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妻,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根本熬不过来。每天下午他们上楼,敲开我家的门,给孩子们端来热可可,帮助两个独自在家的小孩”。15年过去了,子女变成了三个:埃莉莎(Elisa)在大学里学经济,恩里克(Enrico)快高中毕业了,萨曼莎(Samantha)在准备考高中。  张家现如今生活在都灵,他们在巴利耶拉地区(Barriera di Milano)买了一套很好的房子,经营一家女性内衣批发店,继续紧张地工作着,但和从前相比,就如同是在度假:  “整个星期天都是自己的自由时间,这还不够吗?”  总之一切都很好,除了意大利人。是的,15年间旋律变了音调,在街上再也没人跟他们打招呼了,一栋楼里住着的老年人。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们。当住在楼上的先生敲门进来的时候,张家以为这是一个友好的访问,没等他们递上咖啡,客人的问话使气氛变得凝重,可见时代的变迁:  “我在院子里捡到这块牛仔布,你们把缝纫机藏哪儿啦?”  想想90年代初那些邻居,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黄嘴脸,滚回你自己家去!  以前多好啊,不仅仅是在米兰的瓦格纳广场。万先生来意大利有27年了,头发花白,嘴角淡淡的一丝微笑,让人想起李安电影里的阴谋家。他是个企业家,据说很成功,当我们问起是否还记得刚来意大利时的情景,他毫不费力地如数家珍:  “帕维亚(Pavia)笼罩在雾中,我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打工的地方。”  今天从安徽的丘陵来到波河流域,旅途不算短,近三十年前就更加遥远了,而且孤身一人,不会说一句意大利语:  “我永远不会忘记,只要随便向一个路人寻求帮助,他就会把我带到要去的工厂。”  许多年过去了,万先生看到他的技术进出口公司开花结果,养大了三个孩子,而且孩子们难以回答哪种语言对他们更容易,意大利语还是中文。同时万先生也悲哀地看到,意大利人的待客态度在转变:  “今天,如果我去佛罗伦萨,询问去韦奇奥宫(Palazzo Vec。chio)的路,我没有语言障碍,但没有人会回答我。”  对于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人,美好时光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淘金胜地快要变成社会和人类的陷阱了。生意还好,其他的都不好:  “去年4月份,”万先生说,“我到米兰的圣保罗(San Paolo)医院做胃镜。本来就紧张,在等医生看病的时候,来了一名护士,用手指着我吼叫道:‘我在电视里看见你了,上个星期你在萨勒匹路叫喊着对抗意大利,现在你到这儿来看病:滚回你家去,你,还有所有跟你一样的黄嘴脸!”’  万先生住在米兰郊区,结交了许多意大利朋友,外出吃时喜欢托斯卡纳食品,萨勒匹路每个月只去一次,买点姜和粉丝。2007年4月12日,当一群中国商人跟米兰市政警察发生暴力冲突时,他在别的地方做他自己的事情。但他的一双杏仁眼,足够点燃一个波河护士的怒火。万先生的胃镜总之是做了,但心情还没有好起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死的中国人” PDF格式下载



写实的让人了解意大利中国移民的生活。读起来毫不枯燥,让人愿意一气呵成的去读它。


写的比较客观的一本书,从意大利的视角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习惯,生活


国人在意大利,不死的,一种好奇与诅咒


海外打拼 一把辛酸泪


好看的书,我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看就被人借走了。


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好玩的书


周五下的单,周一就收到了,很满意!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数不尽的艰辛。


帮朋友买的,到货真的是很快,不错,以后还会继续在当当买书


看了前面部分,很期待看后面


翻譯還是有點生硬


在意大利生活的中国人,写的很真实,从第一代、第二代,到将来可能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两名意大利记者的调查,其实在我们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外国人,义务的中东人,广州的黑人,但是可能很少有记者能够历时一两年对这些群体进行调查,我们总是习惯于流水线的操作。无奈啊。


乍看题目确有些雷人;但是透过两位意大利记者的采访记录能看到我们中国人永远看不到的他人的观点,透露出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互融和误解


这本书从意大利人的视角解决海外中国人的生活,让我惊讶的是,海外华人原来仍然是通过亲属--朋友关系结成一个圈子,而且有民间信贷网络。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中国人可以把工作当成生活,愿意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从这点上说,中国人的确是不死的


海外的中国人,整天地干活,不需要娱乐,不需要社交,甚至家庭生活。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没有怨言。然而勤劳的中国人,到底失去了什么?文化决定了,精神世界的一切,都可以让位于功利主义。从意大利人眼中看到的我们,有种酸楚。难道我们没有一代又一代地继承着这种功利主义吗?


整体来说不错,中国人海外真实的生存以及生活状况。期待读到原文。


一般,确实是“记者”写的东西,觉得里面讲的中国人的生活真的好辛苦啊,辛苦了自己,还辛苦了孩子。


外国人里看中国人,因文化不同等,也说得过道理。


可怜的中国人


许多细节的翻译不好懂 很生涩但是内容特别棒另外 价格跟书的质量不等


特别写实。值得一看的好书。真实的就是最好的


文字很真实。感动。


标题很不错 但内容 不是特别丰富 有点杂记的感觉


沉重、沉重、沉重.........


外国人的视角不行,还是不太懂中国人。


不过不很适应意大利人的文风


  《不死的中国人》这是一本两个意大利记者通过对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的访谈之后而写的一本书,,让更多人了解从欧洲人的视角看中国人,也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首先,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说中国人不死,因为中国人在意大利的死亡率低的可怜,而且很少看到中国人举行葬礼。1.因为中国人的叶落归根的观念,老了还是回到祖国。2.一些身体不好的一般都不会远航。所以,中国人好像真的不死哈。
  
  其实我不赞同书的副标题:他们干活,挣钱,改变着意大利,因此令当地人害怕。干活,赚钱就会令当地人害怕了吗?要知道生活的最初含义是生下来,活下去。不干活、赚钱怎么活。幸好这本书在后面给出了说明。最开始的时候中国人受到当地人的喜欢,他们会帮助中国人,邻里关系也很好。但是几年以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那种内心的渴望,工作,工作,工作,赚钱,赚钱,赚钱,致使他们无法融入意大利。他们宁愿大冬天裹着羽绒衣也不开暖气,他们吃着最便宜的食物,住着最破的房子。他们不关心选票、不关心足球、不关心当地的文化,他们的家庭从不参加守护神节,母亲从不到学校去,孩子们从不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成年人不去学意大利语。但是他们的勤奋,廉价的劳动力,高的工作效率令当地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可以想像既然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还跟当地人抢饭碗,如果我是当地人,我也会害怕。
  
  第一代的中国移民给人的印象就是为了生存,什么都愿意干,文化层次低。石匠、除草工、垃圾处理、沙发加工、服装、酒吧...他们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积攒资本,再利用具有中国温州特色的民间信贷自己做老板,让当地人怀疑他们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让我不禁想起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中的小雨在意大利的情形,里面很多的情况跟这本书里写的一样。)一个当地的企业死了,另一个就活了。让企业主认为能省的都省了,生产成本无法节约的时候,总有浙江人向你证明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就是靠着拼命、吃苦、动脑筋成功。
  
  尽管他们有很多的美德,但他们还赌博、偷税漏税、行贿走私、也有黑社会...很难想像白天工作这么辛苦,还去赌博,这么来之不易的钱多可惜。其中有一点原因,因为文化层次低,又没有什么爱好,赌博是爱好里面最容易学的,这身为浙江人的我很有感触。其他的那些行为也在揭示这中国人爱投机取巧的作风。
  
  第二代的中国移民,很多都是中国人请当地人做保姆养大的,因为实在是太忙了。这也让人想起中国好多的留守儿童,不是父母愿意离开他们而是真的被生活所迫。他们长大以后不是跟父母亲,而是和保姆亲。也真的只有中国人才会发生这种现象:一个移民请一个当地人做保姆。还有很多的孩子会帮着大人一起工作,所以上课时看他们睡觉就很容易理解了。他们被当地的孩子排挤,无法加入他们的活动。他们被说是身上有臭味的不死的中国人。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非常好,这也是中国特色了吧。他们的语言能力比上一代的好得多。他们总是不定时地换学校,因为父母亲的到处搬迁。但是他们的成绩却很优秀。他们也能上当地的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只是想说,其实当地人也应该主动去理解中国人。中国人一定不会令他们失望的。


   描写中国人在意大利的生活现况,描写对象大多是底层劳动者。也有写出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独特的”见解(大部分是偏见)
  
   建议:如果你无法容忍外国人说中国的坏话,请不要轻易阅读此书。
  
  
   此书有一大部分都在写在意大利担任底层劳动者的中国人的艰辛奋斗(但它很少表现中国人成功的那一面= =)这些中国人勤劳、坚忍、沉默、甚至神秘,每天只是不停的工作,尽自己所能的积累财富,然后当个小老板。这是千千万万个踏上意大利领土的中国人必过之路。
   只是中国人拼命的工作方式让意大利人无法理解,当然他们也不想去理解,哪怕中国人再勤奋,他们还是喜欢通过那些流言蜚语或是一些表皮来了解中国人,毕竟比起令人心酸的痛苦生活,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言和充斥着优越感的偏见更适合做咖啡的调料。
   于是悠闲自我的意大利人们,捧起一杯奶香四溢的卡布奇诺,看着橱窗外还在汗流浃背的中国人,嘲笑又怜悯的摇了摇头,继续沉浸在自己的香郁世界⋯⋯


   《不死的中国人》:到底是谁更艰难
  中国人在意大利谋生,两位意大利本地的记者对华人群体做了系列采访,遂成此书,一时在意大利畅销。从书中的信息展示,意大利社会对于华人有一个明显的态度转变,从早年的热情好客转为警惕、厌恶。当地社会上甚至流传着一些荒诞不经的谣言,比如有言论称米兰的中餐厅专门为一个特定顾客圈子烹饪圣伯纳犬,须知圣伯纳犬是一种血脉渊源、体型巨大的名犬。而当地的官方检查人员则已经出面辟谣。意大利人,从早年对房客关怀备至的好房东,到如今对待中国人的态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普遍不守规律,他们以低廉的制造成本仿制意大利产品,冲击意大利人的生意。当某一外来群体,以后起之秀的姿态对本土既有的产业构成威胁,那么,不管这个国家是什么政体,外来者都难以避免本地社会对他们发动的抗议,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轻者只是人群游行、部分媒体鼓吹排外,重者则会在政府坐视不管或火上加油之上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比起华人在其他国家的遭遇,意大利人算是相对宽容了。
  以温州人为主体的华人们成群结队来到意大利,他们省吃俭用,干一切重活、苦活,而且可以兼职干几分工作,不知道休息。这对于会借钱去度假的意大利人来说,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的小强,生存能力如此之强。至于此书书名的由来,是意大利人很少见到中国人的出殡和葬礼,有好奇者随口说中国人永远不死,于是三人成虎。这事实着实是简单不过了,地球上谁见过老头老太,以及身体虚弱多病的人成群出国门打工?而且,中国人等到了六十岁左右年纪时,基本上回家去养老了,带着半辈子在意大利挣来的血汗钱衣锦还乡、显摆一番。
  挣钱、挣钱、再挣钱,任何苦难都在所不惜。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我一方面按照思考惯例感叹儒家文明下勤劳坚毅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则为自己的同胞感到心痛。其实,对于挤住地下室、舍不得烧暖气、买最便宜的食物、夜以继日地干体力活,这样的状态对意大利人而言是前所未见的辛酸,对饱受政治苦难的中国人而言,已经是幸福的生活了。有吃有住,有迁徙自由,可以自由思考说话,没有痛苦的税负和有毒食品,每月收入折成人民币过万不成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是在为自己赚钱,经营着自己的梦想。比起国内依靠钱权关系风光无限的一代人,比起拼爹的又一代人,他们是伟大的。比起在北京艰难度日的蚁族们,他们是幸福的。
  中国人在意大利的发家模式,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干起,先打苦工还清出国的费用,然后依靠几年苦力的积蓄,结合乡土关系为网络的借贷模式,自主创业,做个小老板。这样的发展途径,意大利人总为此感到惊讶不已,世上居然有人可以如此做虐自己、牺牲当前对生活的享受换来事业有成。对传统教育喂出来的中国人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论是读书还是打工,都得吃苦。在中国本土,当前的问题是吃再多的苦、发挥再多的智慧,也难以成功,因为社会板结化日益严重,多数人失去了依靠个人努力在社会中获得上升的渠道。而在意大利,吃苦之后多半能创业成功,这是比中国市面上乌烟瘴气的励志书、心灵鸡汤要灵验一百倍的实例。同时,这样的对比暴露出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财富分配问题,在意大利,你白天除草、晚上缝纫,或者就直接在工厂里一天战斗16小时,这收入便能赶上本地人的平均水准,甚至超过一大截(不算福利保障)。换在中国,这些卑微的体力工作者,永远是生活无望,莫说收入之低无法达到正常生活所需,他们还随时会被城管殴打、被半夜清查暂住证、孩子上学的临时学校又被强拆。
  意大利人对华人的最大印象除了叹服小强般的生命力外,还有中国人的封闭性,中国人一概没融入本地社会,不参加各类活动,当然也不会参与当地的政治治理。缺乏参政意识、对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毫无兴趣,这是多年来国内教育落下的病根,也怪不得这些背井离乡来赚钱的人是如何缺乏公共性。他们中多数人是洗脚上田的农民,不说有多少见识和常识,连语言都不通。所以,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在意华人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一个个个人奋斗史构成的群体经验,至少在意大利比在中国国内要健康,意大利作者本想表现中国侨民比起意大利人来是多么地远离幸福,但在母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讽刺。
  
  成稿于2011-11-05
  
  《“不死的中国人”:他们干活,挣钱,改变着意大利,因此令当地人害怕》
  拉菲尔-欧利阿尼 李卡多-斯达亚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10月版
  
  


  明代时,荷兰人、葡萄牙人已往来中国,他们惊讶地看到,这里的人们温文尔雅,身材高大,穿着得体,不论外国货多么差,他们总是礼貌地表示比中国货好,他们非常尊重外国人的意见,总在倾听。
  
  而到了清代,马噶尔尼在中国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穿着破烂,大声喧哗,像看动物一样围观外国人,他们没有尊严感,身材矮小,面带菜色,可对西洋先进的科技,却一脸不屑……
  
  马噶尔尼的来访,几乎是一个分水岭,此前欧洲对中国充满尊敬,甚至男人一度还流行过梳辫子,而此后中国形象一落千丈,被看成是不开化、愚昧的地方。
  
  不能说乾隆不努力,他特意嘱咐官员,严禁马噶尔尼和平民接触,在庞大的使团到访和离开的几个月间,官兵忠实地完成了隔离工作,他们只让马噶尔尼看好的一面,甚至连接见都安排在最漂亮的宫殿中进行,然而,马噶尔尼还是发现了真相。
  
  越开放,就越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知礼,则尊重不请自来,相反,越封闭,就越落后,国家破败,人民无耻,结果自取其辱。明清两代的教训,令人深思。任何一个民族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中,都必须以外界为镜鉴, 这是获取现实感的重要保证。从这个意义上看,本书不可不读。
  
  本书是意大利人看中国移民,作者是两名资深记者,他们通过大量采访与背景研究,使本书达到了人类学范本的高度。
  
  在作者们眼中,中国人简直是奇迹,是“不死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干活,不需要游戏,不需要社交,甚至不需要家庭生活,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更可怕的是,他们做生意似乎不需要向银行贷款。
  
  两位作者通过深入调查,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移民们深深的紧张感,他们急于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能迅速成功,他们将没有足够的钱留下来,而他们的文化也决定了,精神世界的一切,都可以让位于功利主义。
  
  那种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有如苦行,同样的工资,意大利人要活下来必须四处借钱,而中国人不仅活得很好,还能攒钱当老板。中国移民和意大利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不需要维护虚荣,甚至嘲笑虚荣,并认为虚荣很愚蠢。
  
  然而,人类的一切文化,最终都会指向虚荣,这一代“不死的中国人”成功了,下一代怎么办?他们终究要融入本地文化,当他们的孩子成为社交场所中的重要一员时,他们还会排斥虚荣吗?
  
  然而,这样遥远的问题,移民们暂时还想不到,他们普遍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的传统更优秀,但事实上,他们的利益因此正受到侵害。
  
  本书采访扎实,文笔严谨,生动地描绘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者冷静的笔调,体现出一种尊重与温情。镜子中的我们,是不死的,但这种不死,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苦难。
  
  


  《“不死的”中国人》是意大利两名记者对全意大利从北部到南部华人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后形成的一本书,旨在全面立体反映中国人在意大利的真实生活和创业经历,并纠正意大利人对华人的诸多偏见;也为国人了解中国人在意大利的真实经历提供了一份难得的一手资料。相信国内各界通过这本书能对自己的海外生活与创业规划有所借鉴,并为我国华人华侨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本书出自记者之手,有相当的可读性。


请问村夫哥,这本书在哪里可以看到?我也想去看看这本书。


在中国本土,当前的问题是吃再多的苦、发挥再多的智慧,也难以成功
完全不同意这句话。


我是同意的,来看看金字塔的底层吧!


对于没受过教育的底层来说,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在中国本土,当前的问题是吃再多的苦、发挥再多的智慧,也难以成功 ”


换在中国,这些卑微的体力工作者,永远是生活无望
事实也的确如此


意大利作者本想表现中国侨民比起意大利人来是多么地远离幸福,但在母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讽刺。


挣钱、挣钱、再挣钱,任何苦难都在所不惜。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只会工作不会生活的中国人


i like it.


对于没受过教育的底层来说,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在中国本土,当前的问题是吃再多的苦、发挥再多的智慧,也难以成功 ”
虽然不是完全,因为ZF也需要出几个草根来安慰一下大家,但是整体环境确实是这样


如果三十年前,能吃苦有脑子发财还是很容易。现在很难了,经过几十年的财富积累,财富相对固定了


社会板结化


那里有这么的夸张,到底吃了多少苦,发挥了多少的智慧。
自怨自怜,实在简单。


LS你见过底层人什么样么?


我知道是我的一些没读过什么书的亲戚也能凭自己的勤劳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社会由我们每个人组成,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当代社会状况,怪谁呢?!


分析的真好!尤其是第四段关于国内工作的分析,现实让人心酸啊。。


在中国本土,当前的问题是吃再多的苦、发挥再多的智慧,也难以成功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经济基础+社会地位


是的 这样看来 不单只存在美国梦,还存在欧洲梦。


我是不怎么喜欢意大利的。。很脏恩。。


传统文化的差异


我怎么觉得自己的地位上升啦一些哪?


物质财富,政治权利


美洲梦,欧洲梦,大洋洲梦....至少可以换取后代做人的权力,不用吃得全是毒,呼吸的全是毒,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不会老无所依。。


“生活”与“生存”,一字之差而已。


我怎么觉得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这样的中国人··好可怕··


如果可以,我希望做这样的中国人,至少有成功的机会。真不看好国内。想想那些农民工吧。


觉得那样苦逼的在国外~~还不如回家陪父母~~


挣钱、挣钱、再挣钱,任何苦难都在所不惜。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不是所有但绝对是大部分的中国人.


即使你在国内赚到钱,大脑和生殖器都是被人管理的,还不可能有自己的土地。混到陈书记或是黄老板也还是要做监狱


即使你在国内赚到钱,大脑和生殖器都是被人管理的,还不可能有自己的土地。混到陈书记或是黄老板也还是要做监狱
哈哈,在理儿~


讲得实在,


挣钱、挣钱、再挣钱,任何苦难都在所不惜。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很难从这个思维跳出来,不这么做,会被觉得没追求,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 真实 结论是什么可以讨论 但只是真实的现实


“意大利人对华人的最大印象除了叹服小强般的生命力外,还有中国人的封 闭性,中国人一概没融入本地社会,不参加各类活动,当然也不会参与当地的政治治理。缺乏参政意识、对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毫无兴趣。“


当时没写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国人(并非高级猿类)的福利能向意大利人看齐时,自然有很多人不会只顾着拼命工作了。


中国侨民输出的并不是令人尊敬的文化,但他们无意中却代表了中国的形象。貌似我们对生命和成功的意义往往局限于挣更多的钱,当多大的官,却从未考虑过怎样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和在走着生命的一遭中体会更多能令自己快乐、舒服的体验。在意大利的侨民更是如此,挣钱回来后,回国可以买一栋楼来享受余下的日子。


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才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为什么中国侨民就不能代表,仅仅是因为这种形象不那么光鲜、不那么正面、不那么精英?


你的问题是针对谁?中国的形象包罗万有:国外的侨民、国内的民工、官员、商人、学生,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侨民输出的并不是令人尊敬的文化,但他们无意中却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我知识觉得这么认为的、主观性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所谓中国的形象,而不去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什么形象,并不是一种妥当的做法。


OK,你的问题与我无关。出自另一个人的评论。


嗯嗯,你的书评我非常认同,也因为你的书评而下单买了这本书


我要找这本书的编辑要回扣……他说如果能帮忙写书评推荐可以邮寄送我一本的。结果我没好意思开口,还是自己在网上下的单。


哈。主要是很喜欢这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看待中国的情况。外国人用这种具体的、微观的方式看中国,比咱们自己粗糙的研究方式,要留下了多的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两个意大利记者写的,都生在一个糟糕的国度,中国的记者……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看的凤凰网的一篇软文,网购的这书,一个晚上就看完了,作者和译者都不错


在欧罗巴疯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浙江人,晚年钟意在杭州买一套大房子,打打太极跳跳舞,开始“生活”。=========
想不劳而获?
您是什么二代不成?
粪王二代?


这是书中的说法,请看完书再来喷。
我庆幸自己不必漂洋过海去当苦力。


怀疑明朝时,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能说乾隆不努力,他特意嘱咐官员,严禁马噶尔尼和平民接触,在庞大的使团到访和离开的几个月间,官兵忠实地完成了隔离工作,他们只让马噶尔尼看好的一面,甚至连接见都安排在最漂亮的宫殿中进行,然而,马噶尔尼还是发现了真相。
——————————————
只不过他们没有发现真相,或者他们那时也如清朝那些让人“人们穿着破烂,大声喧哗,像看动物一样围观外国人,他们没有尊严感,身材矮小,面带菜色”——这只是猜测。


明清社会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所谓“明末无白丁,清末无倥子”,明代重文教,有民族主义的因素在,但南明倾颓太快,较南宋差很多,让明代学人转向对文化的激烈批判,反而推崇“实学”、“经世致用”。这和清代统治者不谋而合,文人不谈伦理、立场,只谈技术,则自身合法性就不会遭遇挑战。
此外,明代来华的外国人本身情况也比较差,当时欧洲还是比较贫困的,法国人平均身高似乎才1.55米(也许记错了),所以他们可能会对当是中国人有好感。
总之,历史是个动态过程,没有一以贯之的坏,也没有根子上的好。


相关图书